一种用于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的生物暴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271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间生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的生物暴露装置,包括:盖子(1)、盖子传动机构(11)、盖子锁紧机构、电控单元(9)、箱体中段(2)和箱体底段(3),生物暴露装置还包括:样品安装板(8)、样品容器、若干个温控单元和电子学测控与通信单元;样品容器包括:用于装载有活性固体生物样品的若干个灌注式培养盒(6)和用于装载休眠生物样品的若干个芯片型培养盒(5);若干个温控单元分别与灌注式培养盒(6)底部紧密连接,用于检测对应的灌注式培养盒(6)的内部温度;若干个温控单元还基于电子学测控与通信单元的控制,分别调节对应的灌注式培养盒(6)的内部温度。分别调节对应的灌注式培养盒(6)的内部温度。分别调节对应的灌注式培养盒(6)的内部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的生物暴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生物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的生物暴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近空间是指距地面20

100公里的空域,处于地球生物圈边缘,因素受地球大气环流和太空辐射共同影响,其主要的环境与火星环境类似。随着空间生命科学的发展,临近空间生物学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0003]国际上,暴露实验技术发展已有多年,在国际空间站、返回式卫星(光子号)以及临近空间生物实验方面都有相关生物实验设备在使用。在低温条件下,固定液可能面临结冰或饱和析出结晶等问题,所以在电磁阀气液界面控制处理、固定液多路输送控制、固定液防结冰及防结晶处理和样品盒排气处理等方面,需要多方面的考虑与设计。
[0004]论文“MARSBOx:Fungal and Bacterial Endurance From a Balloon

FlownAnalog Mission in the Stratosphere”中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的生物暴露装置,包括:盖子(1)、盖子传动机构(11)、盖子锁紧机构、电控单元(9)、箱体中段(2)和箱体底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暴露装置还包括:样品安装板(8)、样品容器、若干个温控单元和电子学测控与通信单元;其中,所述样品安装板(8)与所述箱体底段(3)的底端平行,并固定在所述箱体中段(2),所述样品安装板(8)设置有若干个工位开孔;所述样品容器包括:用于装载有活性固体生物样品的若干个灌注式培养盒(6)和用于装载休眠生物样品的若干个芯片型培养盒(5);其中,若干个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分别与所述样品安装板(8)的若干个工位开孔的位置对应,并固定在所述样品安装板(8)上方;若干个所述芯片型培养盒(5)安装在所述盖子(1)内表面上;若干个所述温控单元分别穿过所述工位开孔,并分别与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底部紧密连接,用于检测对应的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的内部温度;若干个所述温控单元还基于所述电子学测控与通信单元的控制,分别调节对应的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的内部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的生物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包括:电阻式加热膜(18)、均热板(16)、温度传感器、支架(19)和散热风扇(20);其中,所述均热板(16)固定在支架(19)的顶端,并由所述电阻式加热膜(18)覆盖;所述散热风扇(20)固定在所述支架(19)的底端;所述温控单元通过导热硅胶与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底部粘贴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埋设在所述均热板(16)内部,用于检测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的内部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还与所述电子学测控与通信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的内部温度传输至上位机;所述电子学测控与通信单元还与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发送驱动数据;所述电阻式加热膜(18)和散热风扇(20)通过所述驱动电路驱动,并基于驱动数据运行,以控制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的内部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的生物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通过螺钉紧压固定在所述样品安装板(8)上方;每个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与样品安装板(8)之间和所述样品安装板(8)与箱体中段(2)之间均设有O型密封圈(7),以保证所述样品安装板(8)与所述盖子(1)之间的箱体内部为1大气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的生物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为气密型培养盒,并由内外两层透紫外线玻璃盒组成;所述有活性固体生物样品放置于内层透紫外线玻璃盒中;其中,两层透紫外线玻璃盒的紫外线透过率≥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的生物暴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式培养盒(6)为气密型培养盒,采用单层透紫外线玻璃盒;所述有活性固体生物样品放置于透紫外线玻璃盒中;其中,单层透紫外线玻璃盒的紫外线透过率≥90%。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王超王艳秋李维宁蒋远大林巍张文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