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142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培养皿体的底部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含蓄液池和引流槽的引流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横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转动手轮调节加液漏斗的高度,可以适配多种尺寸的培养皿体,适用范围广,防滑垫和支撑底座的设置保证了装置不会轻易移动,利用加液漏斗加液至培养皿的引流体后,顺引流槽流下,实现添加培养液的操作,避免了人工手抖将培养液直接滴在培养皿体的内部,对贴壁不稳的组织造成冲击,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增加了原代细胞的爬出率,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


[0001]本技术涉及培养皿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

技术介绍

[0002]普通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普通培养皿在原代培养的前期加液时,培养液滴落的冲击力易使组织块脱落,尤其是脐带等片状组织,从而使原代培养的细胞不易从组织块中爬出,而贴壁加液虽然可以一定减少液体的冲击力,但因枪头与培养皿有接触容易造成污染,每次更换又会造成耗材的浪费,并且人工手动加液,工作量大,容易出现手抖的情况,所以我们提出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调节螺纹块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横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液漏斗,所述加液漏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横板的顶部上方和底部下方,所述培养皿体放置于加液漏斗的正下方,所述培养皿体的底部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引流体,所述培养皿体的顶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培养皿盖。
[0007]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槽内的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贯穿螺纹块,所述丝杆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引流体包括蓄液池和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共五条并均匀分布在引流体的外壁。
[0011]优选地,所述引流体的高度小于培养皿体的深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组织块贴壁培养法是用PBS将组织冲洗干净,将组织切割成小块,然后,将剪切好的组织块用眼科镊均匀铺于事先准备好的培养皿体内,将培养皿体放置在加液漏斗的正下方;
[0014]2、本技术中,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螺纹块竖直向下移动,螺纹块带动横板竖直向下移动,横板带动加液漏斗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加液漏斗移动至引流体的正上方1

2cm处为止,可以适配多种尺寸的培养皿体,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防滑垫和支撑底座的设置保证了装置不会轻易移动,进而可以避免培养液直接滴落在组织上,培养液滴落的冲击力易使组织块脱落,尤其是脐带等片状组织,从而使原代培养的细胞不易从组织块中爬出;
[0015]3、本技术中,向加液漏斗内加入适量的培养液,培养液经加液漏斗的底部悬空滴至蓄液池内,再从多个引流槽流入培养皿体内,减少对培养皿体底部贴附组织块的冲击力,避免原代培养前期贴附不牢的组织块脱落,增加原代细胞的爬出率,以组织块不在培养液内漂浮为宜,然后把培养皿体放置在37℃培养箱内,待细胞由组织中爬出后,摘掉组织块并用PBS清洗培养皿体去除死细胞和组织残留物,加入培养液继续培养。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转动手轮,进而可以调节加液漏斗的高度,可以适配多种尺寸的培养皿体,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防滑垫和支撑底座的设置保证了装置不会轻易移动,利用加液漏斗加液至培养皿的引流体后,顺引流槽流下,实现添加培养液的操作,避免了人工手抖将培养液直接滴在培养皿体的内部,对贴壁不稳的组织造成冲击,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增加了原代细胞的爬出率,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的三维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引流体的三维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固定板和横板的三维图。
[0022]图中:1、培养皿体;2、引流体;201、蓄液池;202、引流槽;3、培养皿盖;4、螺纹块;5、丝杆;6、加液漏斗;7、横板;8、第一安装槽;9、第一固定板;10、滑块;11、滑轨;12、支撑底座;13、防滑垫;14、第一伞齿轮;15、第二伞齿轮;16、转杆;17、手轮;18、第二固定板;19、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照图1

5,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1、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8,第一固定板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8,第一安装槽8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横板7,横板7远离第一固定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4,第二固定板18靠近第一固定板9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9,第二安装槽19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调节螺纹块4高度的调节组件,横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液漏斗6,加液漏斗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横板7的顶部上方和底部下方,培养皿体1放置于加液漏斗6的正下方,培养皿体1的底部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引流体2,培养皿体1的顶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培养皿盖3。
[0026]实施例二
[0027]参照图1

5,本技术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1、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8,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12,支撑底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保证了装置不会轻易移动,进而可以避免培养液直接滴落在组织上,第一固定板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8,第一安装槽8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横板7,第一安装槽8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11,横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与滑轨11滑动连接,横板7远离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1)、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8),所述第一安装槽(8)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横板(7),所述横板(7)远离第一固定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4),所述第二固定板(18)靠近第一固定板(9)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9),所述第二安装槽(19)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调节螺纹块(4)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横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液漏斗(6),所述加液漏斗(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横板(7)的顶部上方和底部下方,所述培养皿体(1)放置于加液漏斗(6)的正下方,所述培养皿体(1)的底部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引流体(2),所述培养皿体(1)的顶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培养皿盖(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引流型原代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槽(19)内的丝杆(5),所述丝杆(5)螺纹贯穿螺纹块(4),所述丝杆(5)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14),所述第二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俊松屈家阳鲁陈邹征伟李林材何正义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