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43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密封设置有半球培养观察箱,底座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架,支撑板架上端设置有培养网板,培养网板底端设置有湿气管,湿气管进气端与加湿器出气端连接,半球培养观察箱与支撑板架上分别设置有电热丝棒和温湿度传感器,半球培养观察箱内外壁上分别接触连接有清洁块和保护垫块,清洁块与保护垫块外侧分别设置有主磁块和副磁块,底座与副磁块之间设置有旋转组件。通过旋转杆、副磁块、主磁块和清洁块对凝结水滴进行清洁,便于对半球培养观察箱进行观察记录,且通过加湿器将湿气通过湿气管上的排气管口均匀排出,便于对半球培养观察箱内的湿度进行控制。对半球培养观察箱内的湿度进行控制。对半球培养观察箱内的湿度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培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豆灰斑病菌孢子萌发温度是基础,湿度是关键,孢子萌发最低温度为12℃,以21—26℃为最适,超过35℃萌发率明显降低,萌发的最低湿度为65%—75%,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021833050.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百合病原菌回接的简易培养箱,包括箱体、箱盖、隔板及温控器,所述隔板置于箱体内,将箱体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温控器的加热管置于箱体下部空间,隔板上带有放置百合球的半圆形孔托,在隔板上还开有多个通透孔,箱体顶部设置箱盖,使用时,在箱体下部盛装纯净水,加热管置于水中加热,百合球摆放在隔板的半圆形孔托内。
[0004]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0005]1、通过加热管对箱体下部的纯净水进行加热过程中,蒸发的水汽能够对箱体内进行加湿处理,但是水汽蒸发取决于纯净水的温度,为了保持箱体内的温度平衡,加热管并不是长时间工作,对于箱体内的湿度不好控制;
[0006]2、纯净水蒸发后产生的湿气接触箱体内壁后会凝结成小水滴,影响视野,不便于对箱体内部情况进行观察。
[0007]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密封设置有半球培养观察箱,且底座上端位于半球培养观察箱内设置有支撑板架,支撑板架上端设置有培养网板,培养网板底端设置有湿气管,湿气管进气端与加湿器出气端连接,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与支撑板架上分别设置有电热丝棒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内外壁上分别接触连接有清洁块和保护垫块,清洁块与保护垫块外侧分别设置有主磁块和副磁块,底座与副磁块之间设置有旋转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端设有环槽,环槽内壁底端设有密封圈槽,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底端设置有环块,环块底端设置有密封圈,环块与密封圈分别插设在所述环槽和密封圈槽内,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为透明材料,半球培养观察箱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底座与固定块之间为螺栓连接固定。
[0011]通过换块、密封圈、环槽、固定块和密封圈槽的配合,便于对底座和半球培养观察
箱之间的密封连接,并通过透明设计的半球培养观察箱,便于对其内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状况进行观察记录。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架上端面为漏斗型结构,支撑板架上端面两侧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培养网板底端两侧相应设置有定位块,定位槽内插设有定位块。
[0013]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的配合,便于对培养网板进行安拆。
[0014]优选的,所述湿气管底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架上端面,湿气管底部布设有排气管口,所述湿气管进气端与加湿器之间设置有导气管,加湿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0015]通过加湿器向湿气管内注入加湿气体,便于对其上方的培养网板进行接触式加湿。
[001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端面位于半球培养观察箱下方设有漏液框槽,漏液框槽内壁底端为斜边设置,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内壁下部设置有导水斜环块,且漏液框槽位于所述导水斜环块正下方,所述漏液框槽底端设有排液管口,所述底座上位于排液管口下方设置有集液盒。
[0017]通过导水斜环块能够将半球培养观察箱内壁上滴落的水滴汇集到漏液框槽内,并通过排液管口收集到集液盒内。
[0018]优选的,所述清洁块为弧形结构,且清洁块贴合连接在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内壁一侧,所述主磁块磁吸附连接于副磁块,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副磁块上端的主连接架,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副连接架,主连接架与副连接架均为L型结构,且副连接架上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圈上过盈贯穿有旋转杆,旋转杆底端设置在所述主连接架上,旋转杆与半球培养观察箱球轴中心位置相同。
[0019]通过主磁块和副磁块的配合,通过旋转杆对副连接架上副磁块进行转动,副磁块带动清洁块绕着半球培养观察箱内壁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对半球培养观察箱内壁上产生的凝结水滴进行清理,便于观察。
[0020]优选的,所述副连接架上设置有照明灯,为半球培养观察箱内提供照明。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杆经主连接架带动副磁块绕着半球培养观察箱进行转动,从而使清洁块对半球培养观察箱内壁凝结水滴进行清洁,清洁后的水滴经漏液框槽流入到集液盒内进行收集,便于对半球培养观察箱进行观察记录,且通过加湿器将湿气通过导气管排入到湿气管上,湿气从湿气管上的排气管口均匀排出,在温湿度传感器和电热丝棒的辅助下,便于对半球培养观察箱内的湿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5]图4为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1、底座;2、半球培养观察箱;3、支撑板架;4、培养网板;5、湿气管;6、加湿器;7、电热丝棒;8、温湿度传感器;9、清洁块;10、保护垫块;11、主磁块;12、副磁块;13、环槽;14、密封圈槽;15、环块;16、密封圈;17、固定块;18、定位槽;19、定位块;20、排气管口;21、导气管;22、漏液框槽;23、导水斜环块;24、排液管口;25、集液盒;26、主连接架;27、副连接架;
28、轴承孔;29、旋转杆;30、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密封设置有半球培养观察箱2,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环槽13,环槽13内壁底端设有密封圈槽14,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2底端密封焊接有环块15,环块15底端粘接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为硅橡胶材质,环块15与密封圈16分别插入在所述环槽13和密封圈槽14内,环块15能够使半球培养观察箱2定位安装在底座1上,密封圈16对环块15与环槽13间空隙进行临时密封处理,防止外界细菌的进入,且为了营造更好的生产环境,在环槽13内壁外侧涂抹有一圈酒精和杀菌膏,有效防止外界细菌的进入。
[0029]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2为透明材料,透明材料可以为亚克力和玻璃中的任意一种,便于外界试验人员的观察,半球培养观察箱2两侧均粘接固定有固定块17,底座1与固定块17之间为螺栓连接固定,且底座1与固定块17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扣件进行固定。
[0030]且底座1上端位于半球培养观察箱2内焊接有支撑板架3,支撑板架3上端设置有培养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密封设置有半球培养观察箱(2),且底座(1)上端位于半球培养观察箱(2)内设置有支撑板架(3),支撑板架(3)上端设置有培养网板(4),培养网板(4)底端设置有湿气管(5),湿气管(5)进气端与加湿器(6)出气端连接,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2)与支撑板架(3)上分别设置有电热丝棒(7)和温湿度传感器(8),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2)内外壁上分别接触连接有清洁块(9)和保护垫块(10),清洁块(9)与保护垫块(10)外侧分别设置有主磁块(11)和副磁块(12),底座(1)与副磁块(12)之间设置有旋转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环槽(13),环槽(13)内壁底端设有密封圈槽(14),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2)底端设置有环块(15),环块(15)底端设置有密封圈(16),环块(15)与密封圈(16)分别插设在所述环槽(13)和密封圈槽(1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培养观察箱(2)为透明材料,半球培养观察箱(2)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17),底座(1)与固定块(17)之间为螺栓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培养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架(3)上端面为漏斗型结构,支撑板架(3)上端面两侧均设有定位槽(18),所述培养网板(4)底端两侧相应设置有定位块(19),定位槽(18)内插设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军李进荣张必弦高明杰刘秀林张瑞萍王雪扬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