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放玻片的细胞培养器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96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放玻片的细胞培养器皿,属于细胞或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包括培养板体、盖体和培养孔,所述培养孔的开口均向上,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培养板体上,所述培养孔由圆柱形孔体和凸槽组成,圆柱形孔体和凸槽呈一体状态,所述培养孔呈非圆柱形,所述凸槽优选地开设在每个培养孔间距最远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容易的从凸槽伸入取片器将盖玻片放入或取出,避免玻片取放困难和碎片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以提高。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放玻片的细胞培养器皿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或微生物培养
,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取放玻片的细胞培养器皿。

技术介绍

[0002]细胞爬片是让玻片放入培养皿或六孔板或12孔板或24孔板等培养器皿中,加入培养基,让细胞在玻片上生长,培养完成后须将玻片取出,主要用于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冰冻切片,细胞涂片,原位杂交等。在细胞培养实验过程中,常常用到12孔板或24孔板进行细胞爬片,其对生命医学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0003]传统的细胞爬片不足之处在于:取玻片时由于玻片与培养孔底部结合较紧,张力较大,且培养孔为圆柱形设置,其底部是垂直于盒体设置的,玻片与培养孔壁之间的缝隙很小,镊子等取片器很难伸入玻片与培养孔底部之间的缝隙中,导致取出玻片较为困难。实验人员一般将注射器针头针尖向背面弄个小钩,这样将爬片轻轻勾起,再用镊子取出,但易出现针尖戳碎玻片或夹取不稳等导致爬片碎裂,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且浪费时间和精力。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创新。
[0005]其一:针对取片器进行创新,如专利号ZL201921157802.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捷取出24孔板中玻片的工具,该工具包括爪片,所述爪片设有尖端和调定端,所述尖端内侧设有卡槽,所述调定端呈圆形结构,包含手柄,所述手柄设有通孔,手柄上端设有按钮,下端设有螺纹帽;所述按钮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于手柄内,所述连接杆下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连接杆之间设有调节槽,所述手柄上设有调节区,所述爪片中上部设有稳固环,所述稳固环环上开设有贯穿的圆孔。
[0006]其二:针对玻片进行创新,如专利号ZL 201320677612.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爬片培养皿的爬片结构,其包括爬片培养皿、爬片,所述爬片嵌装于所述爬片培养皿的小孔内,所述小孔的同一直径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底托,所述爬片支承于所述底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爬片的主体为圆形结构,所述爬片的主体外环面设置有侧上翻的外凸折角,使用状态下的所述外凸折角位于一侧的所述底托上方。其使得爬片可以方便地从爬片培养皿中取出、进行后续观察,确保后续试验的顺利进行。
[0007]其三:针对培养器皿进行创新,如专利号ZL20192221257.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取出玻片的六孔板,该六孔板由培养板体、盖体及六个培养孔组成,所述培养孔的底端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倒圆台形凹槽,显微盖玻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倒圆台形凹槽的底端表面直径,小于所述倒圆台形凹槽的上端开口直径,所述倒圆台形凹槽的侧边缘开设有用于镊子的预留槽,在进行细胞培养时,显微盖玻片置于所述倒圆台形凹槽的内部,通过将镊子插入所述预留槽中可将显微盖玻片夹起取放。
[0008]可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从改进培养皿或改进玻片或改进取片器来实现,而针对取片器或玻片的改进方案复杂,多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胞爬片装置,对
于解决问题的收效甚微,且往往成本较高。针对培养器皿的改进,目前通常都是在培养孔底部设置凹槽或者支撑柱,使玻片与培养孔底不直接接触,减少玻片与培养孔底之间的接触力,但这种改良后的培养器皿只能专用于细胞爬片,其他场合却不再使用,且玻片与培养孔底部接触力减弱后,加入细胞培养基,玻片易悬浮,不利于爬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细胞培养器皿,该细胞培养器皿结构简单、使用该细胞培养器皿可以容易的将盖玻片放入或从培养孔中取出,避免玻片取放困难,碎片现象的发生,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0]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1]一种便于取放玻片的细胞培养器皿,包括培养板体(1)、盖体(2)和培养孔(3),所述培养孔(3)数目优选地为24孔,所述培养孔(3)的开口均向上,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培养板体上,所述培养孔(3)由圆柱形孔体(4)和凸槽(5)组成,圆柱形孔体(4)和凸槽(5)呈一体状态,培养孔(3)呈非圆柱形,所述凸槽(5)优选地开设在每个培养孔间距最远的位置。
[0012]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镊子或取片器夹起盖玻片,从凸槽(5)位置伸入镊子或取片器将盖玻片置于培养板体(1)的培养孔(3)中,然后将细胞放置于该培养孔(3)中进行培养,待培养完成后,可以使用常用的镊子或取片器从凸槽(5)伸入,快速夹起玻片,简化了操作,使实验人员省时省力,且有效避免了用力不当或取片困难造成的碎片,且本技术适用于目前市面上通用的细胞爬片用盖玻片,无需实用专配盖玻片。另外,本技术也可用于常规细胞培养,不受限于细胞爬片专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培养板体俯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培养板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培养孔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培养板体长边侧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盖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一种便于取放玻片的细胞培养器皿,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细胞培养器皿形状可与现有技术一致,如24孔板或12孔板或六孔板等,培养板体(1)上有培养孔(3),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在培养孔(3)由圆柱形孔体(4)和凸槽(5)组成,呈非圆柱形,所述凸槽(5)优选地开设在每个培养孔间距最远的位置。所述圆柱形孔体(4)和凸槽(5)呈一体状态。
[0020]实验时,使用镊子或取片器从凸槽(5)伸入便捷的放入或取出玻片,保证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放玻片的细胞培养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器皿包括培养板体(1)、盖体(2)和培养孔(3),所述培养孔(3)的开口均向上,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培养板体上,所述培养孔(3)由圆柱形孔体(4)和凸槽(5)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取放玻片的细胞培养器皿,其特征是:所述培养孔(3)的圆柱形孔体(4)和凸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樊慧吴敏林纯卿钟沛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暨大基因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