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56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该连廊结构在Y方向设有Y向钢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廊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连廊作为连接两栋建筑的人行通道,在医院、学校等建筑中大量使用。连廊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其柱平面布置通常由建筑确定,且大多为单跨框架结构。单跨框架结构由于具有较少的冗余度,在地震作用下容易震损倒塌,故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于重点设防类建筑或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而连廊由于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其在垂直人行方向基本均为单跨结构,且由于行人净高要求,在垂直人行方向的框架柱间不得设置交叉支撑。高层连廊的特殊性使得常规结构布置不能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该连廊结构在Y方向设有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在X方向设有钢框架、大跨桁架和悬挑桁架,大跨桁架和悬挑桁架斜腹杆首尾相连形成竖向桁架,高层建筑的各楼层平面内设置直梁、斜梁形成水平桁架,所述水平桁架与所述竖向桁架组成空间整体桁架,所述空间整体桁架设于所述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上。
[0006]优选地,所述竖向桁架包括置于顶部的竖向桁架上弦杆、置于底部的竖向桁架下弦杆以及设于竖向桁架上弦杆与竖向桁架下弦杆之间的竖向桁架竖腹杆和竖向桁架斜腹杆,所述竖向桁架上弦杆、所述竖向桁架下弦杆为水平桁架结构,二者之间同一竖直平面安装有多层水平桁架。
[0007]优选地,所述竖向桁架上弦杆与所述竖向桁架下弦杆之间等间隔竖向连接有多根竖向桁架竖腹杆,相邻竖向桁架竖腹杆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连接有竖向桁架斜腹杆,相邻竖向桁架斜腹杆呈V字型结构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水平桁架包括水平桁架弦杆、水平桁架斜腹杆和水平桁架竖腹杆,两个水平桁架弦杆平行设置,二者之间等间隔设置有多根水平桁架竖腹杆,各水平桁架竖腹杆之间连接有水平桁架斜腹杆,相邻水平桁架斜腹杆呈V字型结构设置。
[0009]优选地,各层水平桁架等间隔上、下设置在竖向桁架上弦杆与竖向桁架下弦杆之间,且各层水平桁架的两侧边缘处连接竖向桁架竖腹杆及竖向桁架斜腹杆。
[0010]优选地,所述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框架

支撑子结构,每一个框架

支撑子结构包括两根钢管混凝土柱,两根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下方位置设有柱间支撑结构,两根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上方位置设有多层水平桁架的水平桁架斜腹杆,钢管混凝土柱的上
方柱体与其对应的水平桁架斜腹杆构成竖向框架,并设于所述竖向桁架上弦杆与所述竖向桁架下弦杆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柱间支撑结构采用双层人字形支撑、变角度交叉支撑或中心

偏心组合支撑。
[0012]优选地,所述变角度交叉支撑包括上、下连接的上半段倒人字形支撑结构和下半段人字形支撑结构,各结构的两侧与两根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上半段倒人字形支撑结构的两端与上方的两根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水平桁架斜腹杆紧密衔接。
[0013]优选地,所述双层人字形支撑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人字形支撑结构和第二人字形支撑结构,各结构的两侧与两根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第二人字形支撑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设于两根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横向钢管,第一人字形支撑结构的人字形夹角处的底部通过拉链柱与横向钢管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中心

偏心组合支撑包括上、下设置的偏心支撑结构和中心支撑结构,各结构的两侧与两根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偏心支撑结构和中心支撑结构之间设有横向钢管,所述偏心支撑结构为八字形支撑结构,所述中心支撑结构为人字形结构,该结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横向钢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包括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和设置在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上的空间整体桁架,空间整体桁架与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组成钢结构连廊,可确保高层建筑的抗震安全支撑,连廊使用安全、稳定。
[0017]2)连廊结构安全度高,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的支撑为地震作用下的第一道耗能构件,支撑屈曲后,X向和Y向的框架作为第二道耗能构件,使得整个连廊具有多道抗震设防防线,计算分析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连廊杆件损伤整体控制在轻度损伤范围内,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连廊杆件损伤整体控制在中度损伤范围内,也即连廊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倒塌。
[0018]3)连廊受力性能良好,计算分析表明桁架受压斜腹杆、底层框架柱突然失效后,结构不会发生连续性倒塌。
[0019]4)框架

支撑子结构的柱间支撑结构为分段结构,能够满足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的柱间人行净空要求,且框架

支撑子结构的柱间支撑结构可采用的形式有双人字形支撑、变角度交叉支撑以及中心

偏心组合支撑等,可避免框架

支撑子结构在竖向不平衡力作用下发生破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中采用变角度交叉支撑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三维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中采用双人字撑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0022]图3为实施例中采用偏心

中心组合支撑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0023]图4为实施例中框架

交叉支撑子结构立面图;
[0024]图5为实施例中框架

双人字撑子结构立面图;
[0025]图6为实施例中框架

偏心中心组合支撑子结构立面图;
[0026]图7为实施例中竖向桁架立面图;
[0027]图中标号所示:
[0028]1、框架

支撑子结构;11、钢管混凝土柱;12、变角度交叉支撑;13、双层人字形支撑;14、拉链柱;15、中心

偏心组合支撑;16、横向钢管;2、竖向桁架;21、竖向桁架上弦杆;22、竖向桁架下弦杆;23、竖向桁架竖腹杆;24、竖向桁架斜腹杆;3、水平桁架;31、水平桁架弦杆;32、水平桁架斜腹杆;33、水平桁架竖腹杆;121、上半段倒人字形支撑结构,122、下半段人字形支撑结构,131、第一人字形支撑结构,132、第二人字形支撑结构;151、偏心支撑结构;152、中心支撑结构,A、悬挑拉杆,B、跨中桁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廊结构在Y方向设有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在X方向设有钢框架、大跨桁架和悬挑桁架,大跨桁架和悬挑桁架斜腹杆首尾相连形成竖向桁架(2),高层建筑的各楼层平面内设置直梁、斜梁形成水平桁架(3),所述水平桁架(3)与所述竖向桁架(2)组成空间整体桁架,所述空间整体桁架设于所述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桁架(2)包括置于顶部的竖向桁架上弦杆(21)、置于底部的竖向桁架下弦杆(22)以及设于竖向桁架上弦杆(21)与竖向桁架下弦杆(22)之间的竖向桁架竖腹杆(23)和竖向桁架斜腹杆(24),所述竖向桁架上弦杆(21)、所述竖向桁架下弦杆(22)为水平桁架结构,二者之间同一竖直平面安装有多层水平桁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桁架上弦杆(21)与所述竖向桁架下弦杆(22)之间等间隔竖向连接有多根竖向桁架竖腹杆(23),相邻竖向桁架竖腹杆(23)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连接有竖向桁架斜腹杆(24),相邻竖向桁架斜腹杆(24)呈V字型结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桁架(3)包括水平桁架弦杆(31)、水平桁架斜腹杆(32)和水平桁架竖腹杆(33),两个水平桁架弦杆(31)平行设置,二者之间等间隔设置有多根水平桁架竖腹杆(33),各水平桁架竖腹杆(33)之间连接有水平桁架斜腹杆(32),相邻水平桁架斜腹杆(32)呈V字型结构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层水平桁架(3)等间隔上、下设置在竖向桁架上弦杆(21)与竖向桁架下弦杆(22)之间,且各层水平桁架(3)的两侧边缘处连接竖向桁架竖腹杆(23)及竖向桁架斜腹杆(2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钢框架

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框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能伟阮永辉郁冰泉李端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