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44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侧胶、耐磨胶、填充胶、尼龙包布、钢丝包布、胎体钢帘线、增强钢丝包布、上三角胶、下三角胶、钢丝圈缠绕布和钢丝圈,将尼龙包布、钢丝包布、胎体钢帘线、增强钢丝包布、上三角胶、下三角胶各端点高度值采用错差级配置,能分散各部件材料的应力集中问题,其中增强钢丝包布内侧端点位于钢丝圈底部中心位置,不仅可以达到增强轮胎胎圈的目的,还能有效防止胎体钢帘线与钢丝圈之间的剪切,减少轮胎抽丝爆的风险。减少轮胎抽丝爆的风险。减少轮胎抽丝爆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逐步普及,轮胎的胎圈结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轮胎的胎圈位置随着载荷的增加变形量逐步增大,胎体钢帘布的反包部位与橡胶的剪切力增加,目前,多数轮胎的胎圈部位结构设计采用的是耐磨胶包裹钢丝包布并过度到胎体钢帘线的方式,胎体钢帘线的反包部位直接与胎圈内部的三角胶芯接触且胎体钢帘线与钢丝圈底部间接触过于紧密,造成相当一部分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损坏位置集中在轮胎的胎体反包端点及钢丝圈底部位置。现阶段是采用橡胶隔离胶片的方式填充钢丝圈底部与胎体钢帘线的间隙,实现胎体钢帘布与钢圈部位的应力过度。
[0003]采用橡胶填充的方式过度胎体钢帘线与钢丝圈底部位置,胶料的变形量大,制造过程中受挤压容易产生厚薄分布不均匀,同时橡胶模量与钢帘线的模量差异较大,胎圈部位的整体强度提升有限。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侧胶、耐磨胶、填充胶、尼龙包布、钢丝包布、胎体钢帘线、增强钢丝包布、上三角胶、下三角胶、钢丝圈缠绕布和钢丝圈;
[0007]所述三角胶包括位于靠近胎圈结构端面部的上三角胶和位于胎圈结构内部的下三角胶;
[0008]在下三角胶底部设置有缠绕有钢丝圈缠绕布的钢丝圈;
[0009]所述三角胶在其外侧方位的外部包裹有增强钢丝包布;
[0010]所述增强钢丝包布和三角胶的外部包裹有胎体钢帘线;
[0011]所述胎体钢帘线在其外侧方位的外部包裹有钢丝包布;
[0012]所述钢丝包布在其外侧方位的外部包裹有尼龙包布;
[0013]所述胎圈结构外侧方位还设置有填充胶和外层的胎侧胶,填充胶和胎侧胶之间的相交处设置有耐磨胶;
[0014]所述内衬层和耐磨胶包裹在尼龙包布的外围。
[0015]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16]所述尼龙包布反包端点的高度>钢丝包布反包端点的高度>胎体钢帘线反包端点的高度>增强钢丝包布反包端点的高度。
[0017]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18]所述胎侧胶、耐磨胶及填充胶通过三复合挤出机组合成一块整体部件。
[0019]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20]所述尼龙包布为1870dtex/2V2尼龙帘子布,尼龙包布裁断角度45
°
,尼龙包布宽度120mm,尼龙包布为两层结构,两层叠加差级约10mm。
[0021]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22]所述钢丝包布采用3+9+15
×
0.175+0.15钢帘线,钢丝包布压延密度55根/100mm,裁断角度30
°
,裁断宽度130mm;钢丝包布反包端点距离胎体钢帘线反包端点位置约17mm。
[0023]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24]所述胎体钢帘线采用3+9+15
×
0.22+0.15规格,压延密度48根/100mm,90
°
裁断,宽度值为890mm,中心对称贴合。
[0025]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26]所述增强钢丝包布反包端点的高度低于胎体钢帘线反包端点的高度,两者距离差级13mm到18mm。
[0027]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28]所述胎体钢帘线反包端点与内侧端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29]所述上三角胶高度值低于轮胎水平轴位置15mm到20mm。
[0030]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31]所述钢丝圈缠绕布采用1400dtex/2V2双层式缠绕方式。
[0032]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33]所述钢丝圈包括八排钢丝绳组,八排钢丝绳组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线上,八排钢丝绳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数量为9、10、11、12、11、10、9、8的钢丝绳。
[0034]本技术胎圈结构采用钢帘线隔离胎体钢帘线与钢丝圈底部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隔离胎体钢帘布与钢圈底部的接触,还能增强胎圈部位强度。通过调整钢帘线的反包高度,形成错差级分布,可以有效解决应力分散的目的
[0035]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技术优势为:
[0036]本技术对全钢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强度进行提升,减小重载条件下轮胎胎圈部位的变形,减少胎体钢帘线与钢丝圈的受力摩擦,分散胎圈部位各种材料的应力,降低轮胎胎圈部位使用故障率。
[0037]本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工艺简单,现有设备即可满足生产需求。
[0038]将尼龙包布、钢丝包布、胎体钢帘线、增强钢丝包布、上三角胶、下三角胶各端点高度值采用错差级配置,能分散各部件材料的应力集中问题,其中增强钢丝包布内侧端点位于钢丝圈底部中心位置,不仅可以达到增强轮胎胎圈的目的,还能有效防止胎体钢帘线与钢丝圈之间的剪切,减少轮胎抽丝爆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1

胎侧胶;2

耐磨胶;3

填充胶;4

尼龙包布;5

钢丝包布;6

胎体钢帘线;7

增强钢丝包布;8

上三角胶;9

内衬层;10

下三角胶;11

钢丝圈缠绕布;12

钢丝圈;
[0042]H1

胎体反包高度;H2

钢丝包布5外侧反包高度;H3

1#尼龙包布4外侧反包高度;H4

2#尼龙包布4外侧反包高度;H5

增强钢丝包布7外侧反包高度;H6

钢丝包布5内侧反包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44]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侧胶(1)、耐磨胶(2)、填充胶(3)、尼龙包布(4)、钢丝包布(5)、胎体钢帘线(6)、增强钢丝包布(7)、上三角胶(8)、下三角胶(10)、钢丝圈缠绕布(11)和钢丝圈(12);所述三角胶包括位于靠近胎圈结构端面部的上三角胶(8)和位于胎圈结构内部的下三角胶(10);在下三角胶(10)底部设置有缠绕有钢丝圈缠绕布(11)的钢丝圈(12);所述三角胶在其外侧方位的外部包裹有增强钢丝包布(7);所述增强钢丝包布(7)和三角胶的外部包裹有胎体钢帘线(6);所述胎体钢帘线(6)在其外侧方位的外部包裹有钢丝包布(5);所述钢丝包布(5)在其外侧方位的外部包裹有尼龙包布(4);所述胎圈结构外侧方位还设置有填充胶(3)和外层的胎侧胶(1),填充胶(3)和胎侧胶(1)之间的相交处设置有耐磨胶(2);内衬层(9)和耐磨胶(2)包裹在尼龙包布(4)的外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包布(4)反包端点的高度>钢丝包布(5)反包端点的高度>胎体钢帘线(6)反包端点的高度>增强钢丝包布(7)反包端点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胶(1)、耐磨胶(2)及填充胶(3)通过三复合挤出机组合成一块整体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重载胎圈结构充气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包布(4)为1870dtex/2V2尼龙帘子布,尼龙包布(4)裁断角度45
°
,尼龙包布(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盛辉阳晓岚丁琳王胜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