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放气的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22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注放气的控制阀,包括管体、阀体、第一限位部、堵头及弹性件;第一限位部设置在通道与管体相连通的端部内壁上;堵头设置在通道内并位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堵头可相对于阀体沿通道延伸方向移动并开放通道,堵头可选择性的抵持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上并封闭通道;弹性件设置在堵头与第一限位部之间,弹性件抵持堵头并使堵头抵持在第二限位部上;设计堵头在两个限位部之间移动,限制了弹簧的压缩强度,同时堵头选择性的抵持任意一个限位部均会封闭通道,从而避免了注气或放气过程中气流流速较快或气压较大,可能对阀体及其内部元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放气的控制阀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放气的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车辆普遍采用气动制动系统实现刹车制动,其原理是通过空压机产生大量高压气体,并将高压气体输入制动系统从而完成刹车制动作业。为了避免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气体输入发生阻塞,以及为了方便使用外部设备连通制动系统进行注气或放气作业,一般会在输气系统与制动系统的连接部之间安装用于注放气阀。
[0003]其中,常见的注放气阀多为弹簧式阀门结构,通过弹簧的弹性压缩或者复位来实现堵头封闭或开放阀门通路的目的。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由于通过注放气阀向系统内注气或放气作业时,气体输入或输出阀门的速率及气流压力通常较大,不会对制动系统本身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对弹簧或堵头造成损伤,造成弹簧或堵头松脱或卡死,直接导致阀门失去控制注放气的能力;同时,注放气过程中均需要强力压缩弹簧,容易造成弹簧弹性损耗严重,甚至失去弹性应力,进而导致阀门失去弹性封闭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放气的控制阀,包括管体(1)及设置在管体(1)上的阀体(2),阀体(2)内开设通道(201),通道(201)两端分别连通管体(1)内部与外界环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部(3)、堵头(5)及弹性件(6);所述第一限位部(3)设置在通道(201)与管体(1)相连通的端部内壁上;所述堵头(5)设置在通道(201)内并位于第一限位部(3)与管体(1)之间,所述堵头(5)可相对于阀体(2)沿通道(201)延伸方向移动并开放通道(201),所述堵头(5)可选择性的抵持第一限位部(3)或第二限位部(4)上并封闭通道(201);所述弹性件(6)设置在堵头(5)与第一限位部(3)之间,所述弹性件(6)抵持堵头(5)并使堵头(5)抵持在第二限位部(4)上,所述弹性件(6)随堵头(5)在通道(201)内移动而压缩或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放气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部(4),所述第二限位部(4)设置在通道(201)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部(4)与第一限位部(3)间隔设置;所述通道(201)内开设空腔(202),所述空腔(202)内径大于通道(201)内径,所述第一限位部(3)与第二限位部(4)分别设置在空腔(202)延伸方向两端,所述堵头(5)径向断面的内径大于通道(201)内径且小于空腔(202)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注放气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筒(7),所述滑筒(7)设置在通道(201)内,所述滑筒(7)可相对于阀体(2)沿通道(201)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筒(7)一端插入空腔(202)内并与堵头(5)相连接,所述滑筒(7)另一端向远离管体(1)的方向延伸并延伸至通道(201)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注放气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泽钦易泽绛曾梦杨王作田吴亚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艾派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