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MS治疗用自动定位及固定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TMS治疗
,特别是一种TMS治疗用自动定位及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磁刺激技术。
[0003]根据TMS刺激脉冲不同,可以将TMS分为三种刺激模式:单脉冲TMS(sTMS)、双脉冲TMS(pTMS)以及重复性TMS(rTMS)。sTMS由手动控制无节律脉冲输出,也可以激发多个刺激,但是刺激间隔较长(例如10秒),多用于常规电生理检查。pTMS以极短的间隔在同一个刺激部位连续给予两个不同强度的刺激,或者在两个不同的部位套用两个刺激仪(又称作double
‑
coil TMS,dTMS),多用于研究神经的易化和抑制作用。rTMS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则需要设备在同一个刺激部位给出慢节律低频或快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MS治疗用自动定位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头部固定结构和颈部固定结构;所述座椅包括靠背结构;所述头部固定结构的端部和所述颈部固定结构的端部分别与所述靠背结构的背面连接;所述靠背结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结构和所述颈部固定结构电连接;当使用者坐在所述座椅上时,所述头部固定结构的活动端对应于所述使用者的头部上方,并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沿所述靠背结构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头部固定结构的活动端还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使用者的头部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所述颈部固定结构的活动端对应于所述使用者的头部下方,并可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沿所述靠背结构的长度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位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导轨、第一推杆、第一连杆、头盔支架、治疗头盔和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靠背结构的背面;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靠背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的端部;所述第一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内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推杆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头盔支架连接;所述治疗头盔和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头盔支架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所述治疗头盔和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定位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头盔包括头盔壳体和若干磁场发生器;所述头盔壳体设置在所述头盔支架上;若干所述磁场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头盔壳体的内表面;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若干所述磁场发生器电连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栖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