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辐射系统及阳光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199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辐射系统及阳光房,热管冷辐射系统包括:蒸发单元、冷凝单元及工质传输组件;蒸发单元设在阳光房内部空间的顶部区域;蒸发单元设有进液口及出气口;冷凝单元设在阳光房外部的背光区域;冷凝单元设有出液口及进气口;工质传输组件包括连接管及管路控制元件,连接管用以分别连通进液口与出液口及出气口与进气口;管路控制元件设在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内外温差,可以实现在无动力驱动的情况下,工质在蒸发单元及冷凝单元之间循环制冷,能耗近乎为零,且无噪音;其次,蒸发单元设在阳光房靠近屋顶的区域,提升了换热效率;再次,冷凝单元设在阳光房的背光区域,避免遮挡阳光,形成阴影。形成阴影。形成阴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辐射系统及阳光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换热
,具体涉及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辐射系统及阳光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占比可高达30~40%,随着低碳的推进,进一步降低空调耗能变得愈加重要。传统空调一般主要包括制冷系统,通过制冷手段提供低于环境温度的冷源,将室内热量与此冷源进行热交换,从而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由于制冷本身需要耗能,系统能效有一定限度,典型家用空调系统一般能效比在3.2左右,好的系统可能略高一些,但也有其极限。
[0003]空调系统的运行与否与室内温度设置有关,如设定在26℃,只要高于此温度,空调就会进入制冷运行,而与室外环境温度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使用中,哪怕是夏季,也有很多时间室内温度是高于室外的。如外部刚下过大雨,如果走出室外,会明显感觉凉爽。或者夜间,室内温度经常会高于室外。这种时候,空调运行仍然开启压缩机,存在较大的耗能。如果能采用低耗能的手段,利用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差,将热量传导给自然环境,则可显著降低室内降温的能耗。阳光房便是一种典型的室外温度通常低于室内温度的休闲场所。
[0004]具体而言,很多家庭花大价钱建的阳光房,当室外环境温度大于 26℃时,阳光房内温度经常会高达40余℃。而通常家庭不会在阳光房设置空调,也不太愿意一直保持阳光房的通风,这样高温就显著降低了阳光房的实际使用价值。就现阶段而言,阳光房中温度较高区域的热量通常会一直留在建筑内,尚无经济性较好的手段排出到室外。
[0005]因此,本
需要一种配置简单、既不影响阳光房的透光型又能够高效节能的排出阳光房内较高区域的热量以实现保持在预定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阳光房的配置简单、既不影响阳光房的透光型又能够高效节能的排出阳光房内的热量以实现保持在预定温度的热管冷辐射系统。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辐射系统,利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的温差,降低阳光房的内部温度,阳光房的顶部设有边梁及支撑骨架梁,热管冷辐射系统包括:蒸发单元、冷凝单元及工质传输组件;所述蒸发单元,设在阳光房内部空间的顶部区域;所述蒸发单元设有进液口及出气口;所述冷凝单元,设在阳光房外部的背光区域;所述冷凝单元设有出液口及进气口;所述工质传输组件,包括连接管及管路控制元件,所述连接管用以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及所述出气口与进气口;所述管路控制元件设在所述连接管上,用以控制所述蒸发单元与所述冷凝单元之间的工质流通。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技术构思时充分考虑了现有技术中阳光房内
温度远高于室外温度,且因房主空调及通风意愿普遍不强导致阳光房实用价值不高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阳光房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设置蒸发单元及冷凝单元,并通过工质传输组件进行连通,可以实现在无动力驱动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工质在蒸发单元及冷凝单元之间循环制冷,能耗近乎为零,且无噪音,在实现室内制冷的情况下,真正做到节能降噪;其次,根据空气垂直分布随温度变化的原理,热空气密度低,会上升;冷空气密度高,会下沉。因此,阳光房中从低到高存在温度的梯度分布,越在空间高处,空气的温度越高,因此,蒸发单元设在阳光房靠近屋顶的区域,在工质与外部阳光房内最高温度的空气进行辐射及对流换热时,尽量扩大了换热的温差,提升换热效率,热空气经冷却后下沉至阳光房的下部人员活动区域,经多次循环能把整个阳光房内的空气温度都降下来,人体身处其中,与传统空调只能降低下层空间温度相比,体感更佳;再次,冷凝单元设在阳光房的背光区域,避免位于阳光房外的冷凝单元对阳光造成遮挡,同时防止冷凝单元在阳光房内形成阴影,影响阳光房的外在观感和日光浴的体验。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单元呈扁平状,并沿阳光房的屋顶与背向阳光的后墙交接处的边梁布设。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阳光房内部空间高度普遍不高的特点,蒸发单元设置为扁平状,可实现尽量少占用阳光房高度方向空间的目的;另外,具体设置蒸发单元沿阳光房的屋顶与背向阳光的后墙交接处的边布设,则可做到尽可能减少对顶部光线的遮挡。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单元设有一个以上送风口,所述送风口设在所述蒸发单元的侧面,所述热管冷辐射系统还包括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并沿所述支撑骨架梁的走向布设在所述支撑骨架梁的下方,所述送风管道的底部设有多个出风口。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送风管道的设置,便于把冷风输送到距离蒸发单元较远处,实现阳光房内多个出风口同时送出冷风,使得高处区域的空气温度能够快速下降至预定温度,提升了室内温度的冷却效率及温度分布均匀性。另外,如果送风口设置在蒸发单元的下面,要么就这一个送风口,直接向下送风,由此会出现阳光房内水平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要么再拐个方向输送到其它位置,但这样势必造成对阳光房高度方向的空间更大的占用,因此,送风口设在蒸发单元的侧面,便于后期通过送风管输送至不同的区域,且可有效减少对阳光房内部高度方向空间的占用。
[00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口处设有动力送风元件。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动力送风元件的设置,可以加速冷风的流出,且在蒸发单元的内部形成低压区,从而也加速了热风进入蒸发单元的速率,从而提升了整体的换热效率,也进一步加速了阳光房内空气温度的冷却。
[001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单元包括蒸发换热管,所述蒸发换热管与阳光房屋顶的支撑骨架梁配合布设,不单独占用阳光房的顶部透光区域。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蒸发单元的蒸发换热管与阳光房屋顶的支撑骨架梁配合布设,可避免出现蒸发换热管单独占用阳光房的顶部透光区域,有效防止蒸发换热管遮挡光线并在下面形成投影,减少对阳光房外部观感及内部体验的影响。
[001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液口的
高度,所述出气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气口的高度。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气口与出气口在高度方向的位置关系,利用重力作用驱动冷凝后的液态工质从冷凝单元向下流回蒸发单元,蒸发后的气态工质向上流回冷凝单元,形成制冷循环,从而把热量从阳光房内搬运至阳光房外,实现降温的目的,能耗极低且无噪声。
[002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工质传输组件还包括储液器及泵送元件,所述储液器设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连接管上,所述泵送元件设在所述储液器与所述进液口之间的连接管上。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储液器及泵送元件的设置,降低了冷凝单元与蒸发单元上下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的温差,降低阳光房的内部温度,阳光房的顶部设有边梁及支撑骨架梁,热管冷辐射系统包括:蒸发单元、冷凝单元及工质传输组件;所述蒸发单元,设在阳光房内部空间的顶部区域;所述蒸发单元设有进液口及出气口;所述冷凝单元,设在阳光房外部的背光区域;所述冷凝单元设有出液口及进气口;所述工质传输组件,包括连接管及管路控制元件,所述连接管用以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及所述出气口与进气口;所述管路控制元件设在所述连接管上,用以控制所述蒸发单元与所述冷凝单元之间的工质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单元呈扁平状,并沿阳光房的屋顶与背向阳光的后墙交接处的边梁布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单元设有一个以上送风口,所述送风口设在所述蒸发单元的侧面,所述热管冷辐射系统还包括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并沿所述支撑骨架梁的走向布设在所述支撑骨架梁的下方,所述送风管道的底部设有多个出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辐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处设有动力送风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光房的热管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珂陆菊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