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癌抗原CA9蛋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1959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肾癌抗原CA9蛋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制备方法,属于免疫细胞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携带抑制免疫负调控基因siSOCS1及CA9目的基因的rAAV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肾癌抗原CA9蛋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细胞治疗
,具体涉及一种肾癌抗原CA9蛋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由经携带免疫负调控基因SOCS1基因及碳酸酐酶IX基因的rAAV2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激活的,具有CA9肿瘤抗原特异性,可用于抗肾细胞癌的免疫细胞治疗。

技术介绍

[0002]成人肾脏中最常见的占位性病变—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约占所有肿瘤2%,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以1.5

5.9%增长。部分患者首诊时已是晚期或发生远端转移,且肾癌具有多重耐药基因对放疗、化疗不敏感,愈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5年生存率<10%。目前,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棘手的是,微小和转移病灶难以手术切除,术后患者复发率高达20%

40%;此外,部分患者采用IL

2,IFN

α等细胞因子治疗有效,但药物的毒性作用十分明显。
[0003]RCC的发生、发展与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有关。特别是RCC患者到了晚期,患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RCC细胞无法被T细胞识别、杀伤。由于荷瘤宿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数量少,无法有效递呈RCC抗原,且RCC细胞分泌VEGF、IL

10、TGF

β、PGE2等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使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分化停留在幼稚阶段或向其他内皮细胞转化,MHC

II类分子及某些共刺激分子的低表达,从而使得 DC严重降低甚至失去其抗原递呈及激活T细胞的能力。
[0004]目前体外实验证实,分离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对多种外来抗原具有很好的反应能力。因此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DC/CTL)有望成为较好的RCC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是DC体外荷载RCC抗原,并通过MHC/抗原肽

TCR的相互作用激活特异性CTL,回输机体启动抗RCC免疫应答,清除RCC。目前常采用肿瘤细胞裂解物负载DC,但其有不足,非肿瘤相关抗原种类多,易诱发自身免疫病,且多抗原亦导致免疫原性低;另一种刺激诱导物采用肿瘤抗原肽致敏DC,其特异性好,可多次免疫,但也存在不足,抗原肽价格一般较贵、半衰期短,需多次免疫才能获得良好的CTL。
[0005]对于负载DC的研究日渐深入,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制备转基因DC并体外诱导CTL,可促进CTL充分发挥抗肿瘤作用。与肿瘤全抗原、抗原裂解物相比,肿瘤转基因制备的DC/CTL特异性更好,抗肿瘤免疫反应更强;与肿瘤抗原肽相比,肿瘤转基因可持续表达,有效降低DC/CTL制备成本。目前rAAV因具有感染能力强、安全性好、免疫源性低和体内长时间表达外源基因等特点,被视为最有前途的基因转移载体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的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DC的肿瘤细胞靶向治疗技术(anti

cancer cellular immunotherapy, ACTL)是通过基因重组改建为携带特定肿瘤相关抗原决定簇基因的rAAV转导DC,刺激产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CTL。研究表明,CTL反应能力方面,带抗原的rAAV优于蛋白质负荷,其转染DC效率高达90%以上,且具有上调DC的功能。
[0006]肿瘤转基因制备DC/CTL方法安全且副作用少,对微小和转移病灶的RCC更有传统
手段无可比拟的高度靶向性。但实际运用中,仅通过抗原负载的DC/CTL往往不能激发足够强大的抗瘤免疫应答,所以治疗效果不如预期理想。这是由于为躲避宿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发展出多种多样的逃逸机制,在抗原提呈阶段,就可能存在肿瘤抗原免疫原性低下、MHC分子表达减少、协调刺激分子缺失、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因素。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来修饰、处理DC,增强其抗原提呈、启动T细胞免疫的能力。
[0007]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

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 SOCS1)是JAK

STAT信号传导途径的负调节蛋白,负反馈调节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和TLR信号通路,能够抑制IL、IFN等多种因子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过沉默或干扰SOCS1基因的表达,可促进DC成熟,改变肿瘤耐受状态。Chen等提出了通过抑制免疫负调控因子(inhibition of antigen
‑ꢀ
presentation attenuator, iAPA)来增强DC功能。iAPA是一种新型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其核心是采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特异性阻断DC中关键的负调控因子,使其基因表达沉默,诱导机体突破自身对肿瘤的免疫耐受,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0008]此外,碳酸酐酶IX(CAIX或CA9)是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核膜上的糖蛋白。Oosterwi JK等首先获得鼠源的CA9单抗,利用单抗对多数类型的RCC进行免疫组化,88%有该抗原表达,而多数组织不表达。该基因位于9p12

13,共10898bp,与MN及G250基因同源且基因构象相同,其表达的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核膜上,成熟体是由459个氨基酸编码的糖蛋白,其中38个氨基酸(aal

37)构成N末端信号肽(SP),377个氨基酸(aa38

414)构成细胞外区,20个氨基酸(aa415

434)构成跨膜区,25个氨基酸(aa435

459)构成细胞内的C末端。细胞外区又分两个部分:蛋白多糖区(PG)和碳酸酐酶区(CA)。其中CA区位于细胞膜,含有257个氨基酸(aal35

391),在SP和CA之间的59个氨基酸(aa53

111)与人类角质素黏附区有38%的同源性。因此,肿瘤相关抗原CA9可作为RCC肿瘤标志物。
[0009]基于以上技术研究成果,免疫杀灭RCC细胞应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手段,其关键在于对刺激DC抗原的选择及方法的优化,从而实现增强DC,启动T细胞特异性免疫。ACTL技术赋予DC/CTL高度靶向性,iAPA技术可有效解决机体自身耐受问题,显著提高DC抗原提呈能力,二者若能联合运用,有望显著增强DC/CTL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本研究采用rAAV2介导RNAi下调SOCS1基因表达,联合CA9及S

Flagellin刺激DC细胞成熟,诱导特异性的DC/CTL特异性杀伤抗CA9阳性RCC。其意义在于,有效的增强CTL对RCC的靶向性,避免对自体细胞的损伤,在临床上,应用iAPA技术,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避免细胞发生远端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肾癌抗原CA9蛋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携带siSOCS1及CA9目的基因的rAAV2

siSOCS1

CA9重组病毒载体的制备;(2)rAAV2

siSOCS1

CA9重组病毒载体感染、分化、诱导DC细胞成熟,得iAPA

CA9

DC细胞;(3)iAPA

CA9

DC细胞与T细胞混合培养,获得iAPA

CA9

DC/CTL细胞,即肾癌抗原CA9蛋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携带目siSOCS1及CA9的目的基因序列依次为:U6启动子序列、SOCS1 siRNA序列、SOCS1 siRNA反向序列、CMV启动子序列、CA9蛋白基因序列、IRES序列、Flagellin鞭毛蛋白基因序列;所述SOCS1 siR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OCS1 siRNA反向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SOCS1 siRNA序列和SOCS1 siRNA反向序列,两段序列反向互补;目的基因与2型腺相关病毒载体AAV2组装获得rAAV2

siSOCS1

CA9重组病毒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训威肖桂清杨槟煌王礼兴陈怀宇吴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