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晓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微电机的新型碳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94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电机的新型碳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碳刷由刷体、刷辫、弹簧和刷帽构成,其中弹簧采用细长纺锤形设计,套置在刷辫上。整个碳刷设置在刷架内,由于对刷体提供压力的弹簧设计成细长纺锤形,使得压力均匀而且弹簧不会在刷架内弯曲,电机运行时碳刷和刷架基本上不接触,从而避免了由此带来的电机运转时的噪音现象,使电机运行更加平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电机的新型碳刷
本技术属于电机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微电机部件,具体来讲是一种用于微电机的新型碳刷。
技术介绍
目前微电机行业里为了减小碳刷和刷架配合之间的接触面,在刷架的四边上加上少量的圆弧,碳刷和刷架之间的配合面主要是刷架非圆弧面的四角与碳刷四角面配合。刷体上的压力是由刷体后部的弹簧来提供的,在众多的设计中,弹簧大多是直筒形设计,弹簧的外径是以在刷架里可以自由伸缩,以及确保刷体受力为标准的。此种设计中如果弹簧外径过大,刷体只能是四角与弹簧端面接触,往往致使刷体受力不均匀,增加电机噪音;如果外径过小,可以保证刷体整个端面和弹簧端面接触,但是弹簧却可以在刷架里自由弯曲,也往往会使碳刷受力不均匀,增加电机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微电机的新型碳刷,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是这样的:该碳刷包括刷架和设置在其内的刷体,所述刷体后端的刷辫上套置一弹簧,所述弹簧采用细长纺锤形设计,弹簧中部的直径与端部的直径之比为1.2-1.5,其一端固定在刷体的后端,另一端与碳刷的刷帽相配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给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与刷体相配置的弹簧设计成细长纺锤形,可以使得刷体整个端面和弹簧端面均匀接触。在受到压力时,纺锤形弹簧可以给刷体提供均匀的压力,而且不会在刷架内弯曲,从而避免了由此带来的电机运转时的噪音现象,使电机运行更加平稳。-->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碳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碳刷弹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碳刷刷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碳刷刷架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看图1,本技术的碳刷由刷体4、刷辫3、弹簧2和刷帽1构成,其中弹簧2套置在刷辫3上,其一端固定在刷体4的后端,另一端与碳刷的刷帽1相配置。参看图2,弹簧采用细长纺锤形设计,两端较中部略细,其中部的直径与端部的直径之比为1.2-1.5。参看图3和图4,整个碳刷设置在刷架5内,由于对刷体提供压力的弹簧设计成细长纺锤形,使得压力均匀而且弹簧不会在刷架内弯曲,电机运行时碳刷和刷架基本上不接触,从而避免了由此带来的电机运转时的噪音现象,使电机运行更加平稳。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微电机的新型碳刷,包括刷架和设置在其内的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4)后端的刷辫(3)上套置一弹簧(2),所述弹簧(2)采用细长纺锤形设计,其一端固定在刷体(4)的后端,另一端与碳刷的刷帽(1)相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电机的新型碳刷,包括刷架和设置在其内的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4)后端的刷辫(3)上套置一弹簧(2),所述弹簧(2)采用细长纺锤形设计,其一端固定在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华方广忠
申请(专利权)人:许晓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