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上板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90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上板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壁上的凹槽,凹槽设有托板承载台,凹槽设置平面结构,平面结构设置导向销,导向销上配合有楔形压块,楔形压块和平面结构之间插设有薄片。托板装配在凹槽中,且位于托板承载台上,上板放置在托板的电池上,位于一对楔形压块之间。在楔形压块和平面结构之间插设薄片,楔形压块向上板方向位移,楔形压块的倾斜面作用于上板的边缘,将上板压紧在电池顶部。如此,上板底部的金属条能够很好地与电池的导电柱接触。能够很好地与电池的导电柱接触。能够很好地与电池的导电柱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上板的定位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授权公告号为CN 20696190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外壳体1,该外壳体1内设有多层相互平行的托板8,该托板8与外壳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托板8能够滑出外壳体1的口部。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托板8配合的凹槽。托板8上设有多个电池10。每层托板上8的电池10顶部设有上板7,上板7可滑动地安装于外壳体1内,上板7底部设有与电池10的导电柱接触配合的金属条。
[0003]上板7的安装高度可调,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与上板7配合的安装部,上板7能够安装在任意一个安装部内,用于调节上板7底部与电池10上端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安装部为多条开设在外壳体1内壁上的凹槽,上板7能够插入任意一条凹槽内,以便其底部的金属条更好地与电池10的导电柱接触。
[0004]申请人认为,由于外壳体1内壁上的凹槽位置固定,因此,即使凹槽的数量较多,且上下分布,上板7插入任意一条凹槽,也难以保证上板底部的金属条能够很好地与电池10的导电柱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将上板底部的金属条能够很好地与电池的导电柱接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上板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壁上的凹槽,凹槽设有托板承载台,凹槽设置平面结构,平面结构设置导向销,导向销上配合有楔形压块,楔形压块和平面结构之间插设有薄片。
[0007]托板装配在凹槽中,且位于托板承载台上,上板放置在托板的电池上,位于一对楔形压块之间。在楔形压块和平面结构之间插设薄片,楔形压块向上板方向位移,楔形压块的倾斜面作用于上板的边缘,将上板压紧在电池顶部。如此,上板底部的金属条能够很好地与电池的导电柱接触。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9]图1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外壳体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局部结构示意图上设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上板的定位结构;
[0010]图2为图1中A向示意图;
[0011]图3为图1中外壳体1中装配托板8、电池10和上板7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3中B向示意图;
[0013]图5为图3中C处放大图;
[0014]图6为图5中薄片40的示意图;
[0015]图7为图6的右视图。
[0016]图中符号说明:
[0017]1、外壳体;101、凹槽;102、托板承载台;103、平面结构;
[0018]7、上板;8、托板;10、电池;
[0019]20、导向销;
[0020]30、楔形压块;31、条形豁口;
[0021]40、薄片;41、导向槽;42、孔洞;43、导向凸部;44、导向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对授权公告号为CN 206961907U的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外壳体1的内壁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出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上板的定位结构,结合图1至图5,该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1内壁上的凹槽101,凹槽分布在外壳体1两侧内壁,外壳体每侧内壁按上下次序分布若干凹槽。该凹槽呈锯齿开关,每一凹槽101底部设有托板承载台102,用于承担插入外壳体1的托板8。凹槽设置平面结构103,平面结构设置导向销20,导向销上配合有楔形压块30,楔形压块和平面结构之间插设有薄片40。所述楔形压块30相当于从原凹槽结构上砍下的一角,凹槽结构与该一角配合的一面为所述平面结构103,该平面结构即是凹槽结构与楔形压块30的分离平面。由于导向销20的设置,楔形压块30能够沿导向销位移,远离或接近所述平面结构103。
[0023]实际操作中,结合图3至图5,首先将装载有电池10的托板8装配入外壳体1两侧内壁相对应的凹槽101中,设外壳体两侧内壁分别为左内壁和右内壁。之后,操作者将上板7插入左内壁和右侧壁的凹槽101中,上板盖在电池10的顶部。之后,操作者在左内壁的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插入薄片40,以及,在右内壁的楔形压块和平面结构之间插入薄片40。左内壁的薄片数量应该与右内壁的薄片数量相等,使上板7底部的金属条与电池10的导电柱上下对齐。由于薄片40的存在,左内壁的楔形压块30的倾斜面作用于上板7的左边缘,右内壁的楔形压块的倾斜面作用于上板7的右边缘,如此,左右的一对楔形压块将上板7压紧在电池10顶部,使上板底部的金属条能够很好地与电池的导电柱接触。
[0024]如图2、图4,每一平面结构103上设有四根导向销20,平面结构的前方位置设有上下两根导向销,平面结构的后方位置设有上下两根导向销,一共四根导向销。如图7,薄片40设有导向槽41,导向槽能够与导向销20配合。导向槽位于薄片的后方位置,分上下两个导向槽,能够分别与平面结构103前方位置的上下两根导向销20配合。实际操作中,薄片40较窄的前部首先插入平面结构103前方位置的上下两根导向销之间,向前继续插入,薄片较宽后部上的导向槽41开始与平面结构103前方位置的上下两根导向销配合,向前继续插入,薄片的前部插入平面结构103后方位置的上下两根导向销之间,由于导向槽41与平面结构前方位置的上下两根导向销配合,因此,薄片的前部能够准确地插入平面结构103后方位置的上下两根导向销之间。薄片40向前继续插入,直到导向槽41的根部,即封闭端与平面结构103前方位置的上下两根导向销20相抵。该相抵能够控制薄片40插入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的深度,便于后续薄片40的拔出。
[0025]如图2,楔形压块30设有条形豁口31,条形豁口位于楔形压块面向上板7的倾斜上,
条形豁口的开口向后。如图7,薄片40设有能够与条形豁口对齐的孔洞42。薄片插入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的过程,孔洞42沿条形豁口31位移,如图4所示。需要从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取出薄片时,操作者将柱类工具从条形豁口31插入孔洞42,沿条形豁口向后方移动工具,将薄片40从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拨出。孔洞42与条形豁口31的配合设计,能够使薄片完全插入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薄片的尾部不外露,在需要取出薄片时,也能够将其从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顺利取出。薄片尾部不外露,对授权公告号为CN 206961907U的专利文件中的挡板3插入卡槽2不妨碍。作为进一步的说明,楔形压块30倾斜面的上半部分与上板7的边缘相抵,而条形豁口31开设楔形压块倾斜面的下半部分,对楔形压块与上板边缘的相抵不妨碍。
[0026]任一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的间隙中,薄片40数量若干,结合图6、图7,每一薄片一侧设有导向凸部43,薄片另一侧设有导向凹部44,薄片的前端呈刀锋状,便于薄片插入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在楔形压块30和平面结构103之间插入单片薄片或若干薄片后,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上板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1)内壁上的凹槽(101),凹槽设有托板承载台(102),其特征在于:凹槽设置平面结构(103),平面结构设置导向销(20),导向销上配合有楔形压块(30),楔形压块和平面结构之间插设有薄片(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上板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薄片(40)设有导向槽(41),导向槽能够与导向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丹雷
申请(专利权)人:亚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