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回转反吹扁布袋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2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自动回转反吹扁布袋除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动回转臂,以少量的反吹风,即可推动清灰回转臂、风箱、气动回转臂构成的旋转体转动,实现了除尘器的自动回转反吹,省去了机构驱动装置,从而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约能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回转反吹扁布袋除尘器。现有的回转反吹扁布袋除尘器,是由上筒体、中筒体、锥体、花盘、扁布袋、清灰回转臂、回转座、反吹风管等组成。花盘上方设置能回转的清灰回转臂,其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及传动机构组成,且回转座的轴承或滚珠之间还要设置多道密封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耗能大,而且给管理和维修带来了许多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节约能耗、且能自动回转反吹的扁布袋除尘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去除清灰回转臂的机械驱动部分,在清灰回转臂的对称位置,设置气动回转臂,气动回转臂的一端通过风箱与清灰回转臂连通,另一端设置喷气口。且喷气口的气流方面为气动回转臂旋转圆的切线方向。本技术利用少量的反吹风,以喷射口气流的反力,来驱动清灰回转臂旋转,实现了自动回转反吹使反吹风机具有反吹清灰和驱动旋转的双重作用。省去了机械驱动装置,从而降低了成本,使结构紧凑,制造简单,重量减轻,安装运输、调试方便,管理和维修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叙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迷宫式回转座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上筒体;2、锥体;3、花盘;4、扁布袋;5、中筒体;6、清灰回转臂;7、气动回转臂;8、风箱;9、顶盖;10、反吹风管;11、喷气口;12、调整板;13、反吹风口;14、帆布软管;15、回转座;16、进风口;17、出风口;18、阀门;21、轴承;22、下端外盖;23、下端内盖;24、上端外盖;25上端内盖;26、外套;27、内套;28、反吹风道。实施例(参见图1)本技术上筒体1、中筒体5、锥体2连为一体,花盘3的孔口上设置若干个扁布袋4、反吹风管10由花盘3的下方伸入上筒体1内。气动回转臂7为管状,通过风箱8与清灰回转臂6连通,且以风管8底部开设的圆形孔口为中心,对称布置,气动回转臂7的另一端设置喷气口11、喷气口11出口方向为气动回转臂7旋转圆的切线方向(见图2)。装配时,将风箱8底部的圆形孔口正好对准伸出花盘3的反吹风管(10)管口,使其相互连通,间隙很小。为了减少反吹风的漏风量,反吹风咀13的出口上设置帆布软管14,由此而节约的反吹风量足以作为清灰回转臂6旋转的动力,因此布袋反吹清灰的效果并没有降低。为了调整清灰回转臂6的旋转速度,喷气口11上设置调整板12,调整板12上设置两个长条形滑孔,螺钉穿过滑孔可以拧紧在喷气口11上。为了提高清灰回转臂6的回转性能,风箱8底部孔口的下方设置迷宫式回转座15(见图3),回转座15的上端外盖24连接在风箱8底部孔口的法兰上,内套27通过法兰连接在花盘3上。其中,上、下端的内盖与外盖之间均采用凹凸相间的形式相结合,结合缝内涂上黄油,既起润滑作用又起密封作用,且减少摩擦力、使回转座15在很小的风力作用下,就能轻便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回转反吹的扁布袋除尘器,由上筒体1、中筒体5、锥体2、花盘3、扁布袋4、清灰回转臂6、回转座15、反吹风箱10、等组成,其特征是:在清灰回转臂6的对称位置设置气动回转臂7、气动回转臂7一端通过风箱与清灰回转臂6连通,另一端设置喷气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回转反吹的扁布袋除尘器,由上筒体1、中筒体5、锥体2、花盘3、扁布袋4、清灰回转臂6、回转座15、反吹风箱10、等组成,其特征是在清灰回转臂6的对称位置设置气动回转臂7、气动回转臂7一端通过风箱与清灰回转臂6连通,另一端设置喷气口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是气动回转臂7为管状,通过风箱8与清灰回转臂6连通,风箱8底部开设一孔口,与花盘3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圈张登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郊区环保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