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用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1135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用保鲜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鱼用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鲜剂,包括过碳酸钠75~85份,维生素C 1~5份,氨基酸1~5份,聚羟基脂肪酸酯8~15份,蜡质材料5~15份。过碳酸钠为运输过程中的鱼提供氧,维生素C和氨基酸提供营养成分,确保在运输过程中鱼的能够及时补充营养损耗。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一种微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抑制细菌性病原,提高鱼类的抗菌能力的效果,降低应激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鱼用保鲜剂,只需要投入适量,即可使鱼类存活2~3天,减少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数量,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用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用保鲜剂
,具体涉及一种鱼用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活鱼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一直存在保鲜问题,导致从鱼塘运输到市场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增氧机增氧的方式进行运输,避免出现死鱼的问题。但使用增氧机需要有专用的增氧机电源,一般的运输车没法实现,严重影响鱼塘自主卖鱼的自由。且在市场销售过程中,也因增氧机电源机成本问题,仅依靠鱼自身的生存能力存活无法避免死鱼,导致无法销售或者销售利润低。
[0003]因此,如有一种可以提供增氧、营养和降低应激性的药物,在运输过程中加入适量,即可以使鱼保持鲜活,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活鱼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存在易死亡,严重影响鱼塘自主卖鱼的自由,销售成本增加,利润降低。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用保鲜剂,包括过碳酸钠75~85份,维生素C 1~5份,氨基酸1~5份,聚羟基脂肪酸酯8~15份,蜡质材料5~15份。过碳酸钠为运输过程中的鱼提供氧,维生素C和氨基酸提供营养成分,确保在运输过程中鱼的能够及时补充营养损耗。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一种微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抑制细菌性病原,提高鱼类的抗菌能力的效果,降低应激性;蜡质材料为缓释材料,使得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鱼用保鲜剂为缓释剂,使过碳酸钠、维生素C、氨基酸、聚羟基脂肪酸酯物质缓慢释放,使水中氧气和营养物质一直保持释放,达到长效保鲜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鱼用保鲜剂,只需要投入适量,即可使鱼类存活2~3天,减少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数量,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0006]优选的,所述氨基酸为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07]优选的,所述蜡质材料为硬脂酸、十六醇、十八酸、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08]优选的,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为聚3-羟基丁酸酯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简写为P34HB)、羟基丁酸己酸共聚物。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鱼用保鲜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0010]S1、过碳酸钠颗粒的制备:将蜡质材料加热至80~100℃溶解为蜡质材料溶液,再将过碳酸钠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然后加入蜡质材料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冷却至低于30℃,接着用颗粒摇摆制粒机20目筛网整粒,得到过碳酸钠颗粒;
[0011]S2、混料颗粒的制备:将蜡质材料加热至80~100℃溶解为蜡质材料溶液,然后将维生素C、氨基酸、聚羟基脂肪酸酯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再加入蜡质材料溶液,并搅拌冷却至低于30℃,接着用颗粒摇摆制粒机20目筛网整粒,得到浅黄色的混料颗粒;
[0012]S3、混料:将过碳酸钠颗粒、混料颗粒混合均匀,制得混合颗粒,即本专利技术的鱼用保鲜剂。
[0013]优选的,所述鱼用保鲜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制片步骤S4:
[0014]将步骤S3得到的混合颗粒用压片设备压制成每片2~3g的片剂。
[0015]优选的,所述片剂的形状为橄榄状,片的高度为0.8~1.2cm、长度为2.2~2.5cm、中间宽度为1.1~1.2cm。
[0016]优选的,所述片剂的硬度为40~80N,脆碎度不大于1.0%。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的鱼用保鲜剂,通过过碳酸钠为运输过程中的鱼提供氧,维生素C和氨基酸提供营养成分,确保在运输过程中鱼的能够及时补充营养损耗。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一种微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抑制细菌性病原,提高鱼类的抗菌能力的效果,降低应激性;只需要投入适量,即可使鱼类存活2~3天,减少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数量,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9]2、本专利技术的鱼用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将过碳酸钠和其他组分分别用蜡质材料溶液制成颗粒后再混合,蜡质材料能够将过碳酸钠和四种其他组分的混合物分别包裹,避免过碳酸钠产生的氧气或者其他四种组分分解的产物在不使用时彼此造成影响,使得鱼用保鲜剂只有在使用时才会缓慢释放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用保鲜剂,包括过碳酸钠76.0kg,维生素C2.0kg,蛋氨酸2.0kg,赖氨酸2.0kg,聚羟基脂肪酸酯10.0kg,硬脂酸11kg。
[0022]按照如下步骤将实施例1的鱼用保鲜剂组分制备成鱼用保鲜剂:
[0023]S1、过碳酸钠颗粒的制备:将9kg硬脂酸加热至80~90℃溶解为硬脂酸溶液,再将过碳酸钠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然后加入硬脂酸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冷却至25~30℃,接着用颗粒摇摆制粒机造粒,20目筛网整粒,得到过碳酸钠颗粒;
[0024]S2、混料颗粒的制备:将2kg硬脂酸加热溶至80~90℃解为硬脂酸溶液,然后将维生素C、蛋氨酸、赖氨酸、聚羟基脂肪酸酯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再加入硬脂酸溶液,并搅拌冷却至25~30℃,接着用颗粒摇摆制粒机造粒,20目筛网整粒,得到浅黄色的混料颗粒;
[0025]S3、混料:将过碳酸钠颗粒、混料颗粒混合均匀,制得混合颗粒;
[0026]S4、再用压片机将混合颗粒压片,制成片剂,每片重2~3g,即本专利技术的鱼用保鲜剂。所述片剂的形状为橄榄状,片的高度为0.8~1.2cm、长度为2.2~2.5cm、中间宽度为1.1~1.2cm,所述片剂的硬度为40~80N,脆碎度不大于1.0%。
[0027]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用保鲜剂,包括过碳酸钠80.0kg,维生素C3.0kg,精氨酸1.5kg,色氨酸1.5kg,聚羟基脂肪酸酯12.0kg,硬脂酸甘油酯12kg。
[0028]按照如下步骤将实施例2的鱼用保鲜剂组分制备成鱼用保鲜剂:
[0029]S1、过碳酸钠颗粒的制备:将10kg硬脂酸甘油酯加热至85~90℃溶解为硬脂酸甘油酯溶液,再将过碳酸钠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然后加入硬脂酸甘油酯溶液,在搅拌过程
中冷却至25~30℃,接着用颗粒摇摆制粒机造粒,20目筛网整粒,得到过碳酸钠颗粒;
[0030]S2、混料颗粒的制备:将2kg硬脂酸甘油酯加热至85~90℃溶解为硬脂酸甘油酯溶液,然后将维生素C、精氨酸、色氨酸、聚羟基脂肪酸酯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再加入硬脂酸甘油酯溶液,并搅拌冷却至25~30℃,接着用颗粒摇摆制粒机造粒,20目筛网整粒,得到浅黄色的混料颗粒;
[0031]S3、混料:将过碳酸钠颗粒、混料颗粒混合均匀,制得混合颗粒;
[0032]S4、再用压片机将混合颗粒压片,制成片剂,每片重2~3g,即本专利技术的鱼用保鲜剂。所述片剂的形状为橄榄状,片的高度为0.8~1.2cm、长度为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用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碳酸钠75~85份,维生素C 1~5份,氨基酸1~5份,聚羟基脂肪酸酯8~15份,蜡质材料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用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为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用保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蜡质材料为硬脂酸、十六醇、十八酸、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为聚3-羟基丁酸酯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5.一种鱼用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过碳酸钠颗粒的制备:将蜡质材料加热至80~100℃溶解为蜡质材料溶液,再将过碳酸钠放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然后加入蜡质材料溶液,在搅拌过程中冷却至低于30℃,接着用颗粒摇摆制粒机20目筛网整粒,得到过碳酸钠颗粒;S2、混料颗粒的制备:将蜡质材料加热至80~100℃溶解为蜡质材料溶液,然后将维生素C、氨基酸、聚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耀权沈黎江谭垚婷黄家俊张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