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衣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7735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药品、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衣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制粒主原料和辅料,混合,制得混合物料;所述辅料为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和热敏材料;(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料进行滚压制粒,筛选,即制得所述包衣颗粒。采用所述制备方法,能够避免食品、药品、饲料等包衣颗粒中各物料的直接接触,避免其相互影响,可大大缩短物料的高温时间,使其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延长产品保质期;同时也能够让原料缓慢、连续释放,提高利用率;所述制备方法能够应用于食品、药品、饲料的制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衣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药品、饲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包衣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食品、药品或饲料生产中,经常需要添加酶、活菌、氧化物、有机酸、提取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由于其自身稳定性或/和对其它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物料的稳定性都会产生影响,通常采用包衣的方式来提高稳定性。酸、碱、温度等因素也都会对酶、活菌等影响较大,包衣处理是最佳选择。但通常的包衣过程中需要使用水或有机溶剂,其中用水作溶剂时,包衣过程时间长且需要较高温度来干燥,对有效活力的损失很大。如采用研究溶剂,有机溶剂本身对酶活或菌的活力产生影响,使其失活,因此,对酶或活菌,不适合选用有机溶剂。另外,现有的包衣加工方法,一般为把物料制成微丸,然后采用喷涂包衣方法在微丸表面包一层薄膜制备而成,该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特别是对于多种物料的复合配方,不能把多种物料相互隔离,严重影响复合配方中的各物料的活性和稳定性。因此,希望提供有一种包衣颗粒的制备方法,既能把复合配方中的多种物料相互隔离,又能使缩短物料加工中的高温时间,提高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包衣颗粒的制备方法,能够把复合配方中的多种物料相互隔离,又能够使缩短物料加工中的高温时间,提高其稳定性。一种包衣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制粒主原料和辅料,混合,制得混合物料,所述辅料为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热敏材料;(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料进行滚压制粒,筛选,即制得所述包衣颗粒;所述制粒主原料是指用于制备包衣颗粒的功能性成分;优选的,所述制粒主原料选自酶、菌、氧化物、有机酸、氨基酸、动植物提取物、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采用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及其它热敏材料的配合,与制粒主原料混合,只需要通过一定时间滚圆压制,在摩擦生热和压力下,使热敏物质和山俞酸甘油酯处于融熔状态,形成颗粒后,热敏物质和山俞酸甘油酯作为骨架材料,而羟丙甲纤维素作为亲水性的凝胶材料,遇水后立刻形成了凝胶,让原料缓慢释放,且通过不同组合的羟丙纤维素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释放速度,使颗粒起到骨架和凝胶缓释效果。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把复合配方中的各种主原料、主原料与辅料以及各辅料之间相互隔离,又能够使缩短物料加工中的高温时间,避免因高温引起的物料失活,可显著提高颗粒的活性和稳定性。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制粒主原料、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和热敏材料的质量比为(30-70):(1-10):(1-10):(5-5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制粒主原料、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和热敏材料的质量比为(45-65):(3-10):(1-10):(15-50)。优选的,所述热敏材料选自脂肪酸及其酯、植物油及其氢化物、聚乙二醇或蜡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敏材料为脂肪酸与聚乙二醇的混合物;更优选的,所述脂肪酸与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脂肪酸及其酯包括硬脂酸、高度棕榈油、饱和油酸、肉豆蔻酸、月桂酸、单甘脂、单硬脂酸甘油酯等。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聚乙二醇选自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10000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羟丙甲纤维素选自E5、E50、K100LV、E4M、K4M、E15M、K15M或100M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滚压制粒的时间为10-60分钟,步骤(2)中所述滚压制粒的温度为50-90℃;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滚压制粒的时间为20-40分钟,步骤(2)中所述滚压制粒的温度为60-75℃。优选的,所述包衣颗粒的粒径为0.3-1.2mm。所述制备方法在食品、药品、饲料的制备中的应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所述制备方法,在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及其它热敏材料的搭配下,能够避免食品、药品、饲料等包衣颗粒中各物料的直接接触,避免其相互影响,使其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延长产品保质期。(2)采用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及其它热敏材料与制粒主原料混合,通过一定时间滚圆压制,在摩擦生热和压力下,使热敏物质和山俞酸甘油酯处于融熔状态,形成颗粒后,热敏物质和山俞酸甘油酯作为骨架材料,而羟丙甲纤维素作为亲水性的凝胶材料,遇水后立刻形成了凝胶,让原料缓慢、连续释放,提高利用率。(3)所述制备方法采用滚压制粒,在摩擦生热和压力下形成颗粒,速度快,可大大缩短物料的高温时间,提高稳定性。同时,所述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现列举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作用。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衣微量元素颗粒(应用于猪饲料),依据如下工艺制备,具体配方如下:原、辅料名称重量份数一水硫酸亚铁20份五水硫酸铜10份一水硫酸锰10份一水硫酸锌10份亚硒酸钠5%1份碘酸钾5%1份吡啶羧酸铬1.2%1份一水硫酸钴5%2份硬脂酸10份棕榈油25份山俞酸甘油酯5份羟丙甲纤维素(K4M)5份(1)称取上述制粒物料、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热敏材料,置于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得到混合均匀的物料;(2)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滚压制粒,滚压时间40分钟,温度控制为55℃,通过挤压得到缓释型颗粒。过筛选取其中0.3-1.2mm的颗粒,得到筛分颗粒。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衣复合酶颗粒,基于上述制备工艺,具体如下:原、辅料名称重量份数木聚糖酶18份纤维素酶10份蛋白酶10份淀粉酶10份脂肪酶1份甘露聚糖酶1份硬脂酸20份聚乙二醇400015份山俞酸甘油酯10份羟丙甲纤维素(K100M)0.5份羟丙甲纤维素(E5)4.5份(1)称取上述制粒物料、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热敏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衣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称取制粒主原料和辅料,混合,制得混合物料;所述辅料为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和热敏材料;/n(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料进行滚压制粒,筛选,即制得所述包衣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衣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制粒主原料和辅料,混合,制得混合物料;所述辅料为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和热敏材料;
(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料进行滚压制粒,筛选,即制得所述包衣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粒主原料选自酶、菌、有机酸、氨基酸、动植物提取物、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制粒主原料、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和热敏材料的质量比为(30-70):(1-10):(1-10):(5-5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制粒主原料、山俞酸甘油酯、羟丙甲纤维素和热敏材料的质量比为(45-65):(3-10):(1-10):(1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材料选自脂肪酸及其酯、植物油及其氢化物、聚乙二醇或蜡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明周序诚麦耀权张平谭垚婷沈黎江黄家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