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10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内置电路板及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而出的“D”形对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基部前表面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而罩盖绝缘本体对接部的中空D形罩体,所述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一和第二导电垫片,第二导电端子通过第二导电垫片与对应第一导电垫片的电性连接而与对应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该电连接器内置了电路板,整合了主电路板上的部分电气功能,节约了主电路板的空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D-SUB接口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公告第5,797,769号揭示了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一“D”形对接部。所述美国专利所揭示的电连接器,为常见的15针D-SUB接口的电连接器。该种电连接器所对应的线缆内线路较多,传输信号过程中易产生串扰(cross talk)。随着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视频信号传输要求日益提高,当这类电连接器应用于传输视频信号时,为了消除串扰,通常会在安装该电连接器的主电路板上设置滤波元件。然而,由于主电路板已整合大量功能元件,其上空间非常宝贵,如何减小电连接器及其附属元件占用的主板空间,一直是业界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内部安装有电路板,节约主电路板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而出的“D”形对接部、贯穿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及基部形成有若干第一端子通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基部前表面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而罩盖绝缘本体对接部的中空D形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设置于基部后方的内置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一和第二导电垫片,于绝缘本体基部的下部形成有若干第二端子通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上述第一端子通道内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第一端子通道外并与电路板的第一导电垫片相连接的连接脚,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上述第二端子通道内的固持部、延伸出第二端子通道外的尾部及与电路板的第二导电垫片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通过第二导电垫片与对应第一导电垫片的电性连接而与对应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连接器,特别指D形接口电连接器,由于内置了电路板,整合了主电路板上的部分电气功能,节约了主电路板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电连接器1为一种安装在电路板(未图示)上的D-SUB接口电连接器,本实施方式中其为视频图形阵列(VideoGraphics Array,VGA)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1包括有绝缘本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内置电路板30、挡板40、前、后遮蔽壳体50、60及扣持装置70。绝缘本体10包括长方体状的基部11、自基部11向前延伸出的D形对接部12及自基部11水平两端向后延伸出的一对定位架13。绝缘本体10内设有若干第一、第二端子通道14、15,其中第一端子通道14前后延伸贯穿基部11及对接部12,第二端子通道15自基部11的后端面延伸贯穿基部11的底面。每一定位架13包括自基部11的顶、底端分别向后水平延伸的一对横梁131及位于两横梁131间且与两横梁131相连接的竖梁130。该对横梁131、竖梁130前部与基部11间形成一卡持区16,该对横梁131后端与竖梁130间形成有卡持槽17。基部11水平两端设有一对定位孔18,基部11的后端面与底面还分别设有一对定位柱19a、19b。导电端子20包括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叉形接触部211及自接触部211向后延伸的“L”形连接脚212,于连接脚212后端形成有连接面2120,该连接面2120为第一端子21冲压成型时的落料面。第二导电端子22为“L”形,包括直板状连接部221、自连接部221向前延伸的固持部223及自固持部223向下延伸的尾部222。第二端子22的连接部221后端设有连接面2210,该连接面2210为第二端子22冲压成型时的落料面。内置电路板30为平板状,其朝向第一、第二导电端子21、22的一侧设有对应第一、第二导电端子21、22的导电垫片31、32。该内置电路板30两端各设有一凸部33,凸部33两侧各设有一缺口35。该内置电路板30还设有对应绝缘本体10后端面所设的定位柱19a的开孔34。挡板40呈矩形平板状,其两端各设有一凸部41,凸部41两侧各设有一缺口42。前遮蔽壳体50设有平板状主体部51及自主体部51向前延伸而出的“D”形中空罩体52。主体部51两端设有定位孔53。后遮蔽壳体60固定于定位架13上且包覆除电连接器1前端及底面以外的所有部分。锁扣装置70包括锁扣体71和定位体72。其中定位体72为圆柱状,两端凸设有两定位部721、722。锁扣体71中部设有定位孔711,其一侧设有向内弯折的弹性臂712,其下部则设有锁扣脚713。组装时,前遮蔽壳体50组装于绝缘本体10前端,罩体52包覆于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2外。一对锁扣体71自后向前分别组入绝缘本体10基部11后端两侧。定位体72依次穿过锁扣体71、绝缘本体10及前遮蔽壳体的定位孔711、18、53,定位部722将锁扣体71定位于绝缘本体10上,定位部721将前遮蔽壳体50铆合于绝缘本体10上。第一、第二导电端子21、22自后向前分别组入绝缘本体10的第一、第二端子通道14、15。第一导电端子21的叉形接触部211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2内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第一导电端子21的连接脚212及第二导电端子22的连接部221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10,且连接面2120、2210基本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导电端子22的尾部222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10。内置电路板30自后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其凸部33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卡持区-->16中并由锁扣体71的弹性臂712将该内置电路板30固定,其缺口35与横梁131相配合,开孔34收容绝缘本体10的定位柱19a。导电垫片31、32第一导电端子21的连接脚212及第二导电端子22的连接部221进行表面焊接(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连接面2120、2210直接贴置且焊接于对应的导电垫片31、32上。挡板40自后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0的定位架13上,其凸部41收容于卡持槽17中且抵靠竖梁130,其缺口42与横梁131相配合。后遮蔽壳体60组装于绝缘本体10后端。当将电连接器1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第二导电端子22的尾部222与外部电路板的电路相连,借助绝缘本体10的定位柱19b及锁扣装置70的锁扣脚713将电连接器1固定于外部电路板上。本技术电连接器1,特别是本实施方式中的D形接口电连接器,由于内置了电路板30,整合了主电路板上的部分电气功能,节约了主电路板的空间。同时,导电端子21、22与电路板30相连接的连接面2120、2210均为端子冲压成型时的落料面,节约了原材料,进一步地减少了端子焊脚(本实施方式中的端子21的连接脚212及端子22的连接部221)占用内置电路板30上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而出的“D”形对接部、贯穿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及基部形成有若干第一端子通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基部前表面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而罩盖绝缘本体对接部的中空D形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设置于基部后方的内置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一和第二导电垫片,于绝缘本体基部的下部形成有若干第二端子通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上述第一端子通道内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第一端子通道外并与电路板的第一导电垫片相连接的连接脚,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上述第二端子通道内的固持部、延伸出第二端子通道外的尾部及与电路板的第二导电垫片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通过第二导电垫片与对应第一导电垫片的电性连接而与对应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而出的“D”形对接部、贯穿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及基部形成有若干第一端子通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基部前表面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而罩盖绝缘本体对接部的中空D形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有设置于基部后方的内置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若干第一和第二导电垫片,于绝缘本体基部的下部形成有若干第二端子通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上述第一端子通道内的接触部及延伸出第一端子通道外并与电路板的第一导电垫片相连接的连接脚,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上述第二端子通道内的固持部、延伸出第二端子通道外的尾部及与电路板的第二导电垫片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通过第二导电垫片与对应第一导电垫片的电性连接而与对应第一导电端子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基部两端延伸出的两对定位架,每一定位架包括自基部向后延伸的一对横梁及位于两横梁间且与两横梁相连接的竖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竖梁前部与基部间形成一卡持区,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和升张国华朱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