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驱四转的机器人轮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02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1
一种四驱四转的机器人轮系结构,当底盘需要转向时,转向舵机的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转动通过连接件驱动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带动轮毂法兰转动,实现驱动车轮转动,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起到行走时减震作用,提高了底盘运行时的平稳度,通过四个轮毂电机驱动运动,四个转向舵机转向控制,转向和驱动灵活,控制技术比较简单,驱动和转向动力强劲,拓展了复杂路况下机器人的适用场景,从而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从而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从而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驱四转的机器人轮系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驱四转的机器人轮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化、无人化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任务都由无人智能机器人来实施。机器人从单一的车间环境工作逐渐扩展到复杂的野外环境,轮式移动机器人以移动方便、定位准确、控制方便等优点,使得移动式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国内使用最为频繁的四轮式机器人为双驱动电机驱动型、四电机麦克纳姆轮型、阿克曼前转后驱型以及四驱四转型,前两者都会出现转向里程偏差问题,阿克曼前转后驱型则是在转向时需要的转向半径较大,难以在小空间环境下使用,而四转四驱型相比于上述三种结构,具有高效的传动能力以及全向全运动学状态,且不会出现里程偏差。
[0004]但目前的四驱移动底盘还存在以下的不足:四驱移动底盘的整体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一方面不方便进行组装,造成四驱移动底盘的成本高,一方面复杂的结构造成驱移动底盘的体积大,从而造成机器人整体显得笨重,造成机器人工作范围受限。而且对于野外的复杂环境适应性较差,尤其是无悬挂无独立转向的机器人,在原地转时的差速运动会严重磨损车轮,甚至出现转向动力不足。当路面凹凸不平时,机器人的四个轮子无法全部接触地面,这导致机器人的控制出现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对室外复杂环境适应性高、可靠性及稳定性均得以提高的四驱四转的机器人轮系结构。
[0006]本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四驱四转的机器人轮系结构,包括底盘,其下端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轮系,所述轮系包括:
[0008]支架,其安装于定轴上,转向舵机安装于支架上;
[0009]定轴,安装于底盘的下端,定轴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通过轴承Ⅱ转动安装有转轴,转向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
[0010]连接架,安装于转轴的下端;
[0011]轮毂法兰,位于连接架的下端,轮毂电机的转轴安装于轮毂法兰上,轮毂电机的外圈安装有车轮;以及
[0012]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沿前后方向排布,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的上端固定于连接架上,其下端安装于轮毂法兰上。
[0013]进一步的,上述传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Ⅰ转动安装于底盘上的同步带轮Ⅰ以及同轴安装于转轴上的同步带轮Ⅱ,所述同步带轮Ⅰ与同步带轮Ⅱ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同步带轮Ⅰ的直径小于同步带轮Ⅱ的直径。
[0014]为了提高纵向稳定性,还包括稳定杆,其呈U字形结构,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
与稳定杆相固定,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底盘需要转向时,转向舵机的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连接件驱动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带动轮毂法兰转动,实现驱动车轮转动,通过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支撑车身重量,并吸收路面颠簸产生的振动,保持机器人的平稳运行,悬架系统与通过底盘连接,承载底盘负载及外部负载,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使车轮通过凹凸路面时能够均匀着地,保持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通过四个轮毂电机驱动运动,四个转向舵机转向控制,转向和驱动灵活,控制技术比较简单,驱动和转向动力强劲,拓展了复杂路况下机器人的适用场景,从而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四驱四转的机器人的底盘部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转向舵机部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转向舵机部位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盘 2.转向舵机 3.轮毂电机 4.车轮 5.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 6.支架 7.同步带轮
Ⅰꢀ
8.同步带轮
Ⅱꢀ
9.同步带 10.定轴 11.连接架 12.轴承
Ⅰꢀ
13.转轴 14.轴承
Ⅱꢀ
15.轮毂法兰 16.稳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2]一种四驱四转的机器人轮系结构,包括底盘1,其下端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轮系,轮系包括:支架6,其安装于定轴10上,转向舵机2安装于支架6上;定轴10,安装于底盘1的下端,定轴10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通过轴承
Ⅱꢀ
14转动安装有转轴13,转向舵机2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轴13转动;连接架11,安装于转轴13的下端;轮毂法兰15,位于连接架11的下端,轮毂电机3的转轴安装于轮毂法兰15上,轮毂电机3的外圈安装有车轮4;以及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沿前后方向排布,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的上端固定于连接架11上,其下端安装于轮毂法兰15上。轮毂电机3通电后驱动车轮4转动,从而实现底盘1的前行或倒退,当底盘1需要转向时,转向舵机2的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其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轴13转动,转轴13通过连接件11驱动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带动轮毂法兰15转动,实现驱动车轮4转动,通过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支撑车身重量,并吸收路面颠簸产生的振动,保持机器人的平稳运行,悬架系统与通过底盘连接,承载底盘负载及外部负载,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使车轮4通过凹凸路面时能够均匀着地,保持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通过四个轮毂电机3驱动运动,四个转向舵机2转向控制,转向和驱动灵活,控制技术比较简单,驱动和转向动力强劲,拓展了复杂路况下机器人的适用场景,从而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0023]传动机构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通过轴承
Ⅰꢀ
12转动安装于底盘1上的同步带轮
Ⅰꢀ
7以及同轴安装于转轴13上的同步带轮
Ⅱꢀ
8,同步带轮
Ⅰꢀ
7与同步带轮
Ⅱꢀ
8之间通过同步带9传动连接,同步带轮
Ⅰꢀ
7的直径小于同步带轮
Ⅱꢀ
8的直径。转向舵机2驱动同步带轮
Ⅰꢀ
7转动一定角度,同步带轮
Ⅰꢀ
7通过同步带9驱动同步带轮
Ⅱꢀ
8转动,从而实现驱动转轴13转动,
由于同步带轮
Ⅰꢀ
7的直径小于同步带轮
Ⅱꢀ
8,因此同步带轮
Ⅰꢀ
7与同步带轮
Ⅱꢀ
8的传动连接起到减速放大扭矩作用,可以轻松驱动车轮4转动。
[0024]优选的,还包括稳定杆16,其呈U字形结构,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与稳定杆16相固定,稳定杆16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悬架系统采用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稳定杆16将底盘1和车轮4连接到一起。悬架系统的稳定杆16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驱四转的机器人轮系结构,包括底盘(1),其下端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系包括:支架(6),其安装于定轴(10)上,转向舵机(2)安装于支架(6)上;定轴(10),安装于底盘(1)的下端,定轴(10)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通过轴承Ⅱ(14)转动安装有转轴(13),转向舵机(2)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轴(13)转动;连接架(11),安装于转轴(13)的下端;轮毂法兰(15),位于连接架(11)的下端,轮毂电机(3)的转轴安装于轮毂法兰(15)上,轮毂电机(3)的外圈安装有车轮(4);以及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液压阻尼弹簧减震器(5)沿前后方向排布,液压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强王建华高明李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