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070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其中,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以及泛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化设备的统称,通过所述智慧中台系统实现园区各管理平台与待控制的机器人的解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中台系统包括机器人联接层、数据治理层、聚合数据池、应用算法层以及应用对接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园区管理平台无需对接各种品牌型号、不同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完全不同的数据接口;也降低了不同品牌厂家机器人接入园区的技术门槛和对接成本,大大降低了服务机器人在各场景应用的难度,加快服务机器人落地配置速度,打破机器人之间的信息孤岛,整合各类末端数据,为业务创新服务提供更加聚合有效的数据支撑。加聚合有效的数据支撑。加聚合有效的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属于物联网和大数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机器人在园区、社区等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来频繁,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但机器人往往不是单独完成某些活动,而是集成在管理平台上,配合完成部分重复的劳动。目前机器人往往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的平台集成不同品牌类别机器人都是根据平台管理方的应用需求来采集数据,机器人所上传的数据也是较为随意,数据接口通用性较差,不可移植,重复的数据对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0003]因此,开发聚合式的机器人智慧中台可以系统性地对接各场景服务机器人的通用数据和专用数据,通过数据梳理,建立机器人中台数据池,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各平台应用层根据应用需求提取相应的数据,降低了平台对接不同机器人的技术开发工作量,节约了机器人品牌厂家的接口开发工作量,大大减轻机器人在园区、社区等场景的部署难度和部署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合式的机器人智慧中台。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其中,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以及泛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化设备的统称,通过所述智慧中台系统实现园区各管理平台与待控制的机器人的解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中台系统包括机器人联接层、数据治理层、聚合数据池、应用算法层以及应用对接层,其中:
[0006]应用于不同服务场景、不同品牌型号的机器人通过机器人联接层接入后实现机器人的物联;机器人物联后,机器人数据经过数据治理层后归入聚合数据池中;园区的各类不同管理平台通过所述智慧中台系统连接目标机器人时,通过应用对接层进行用户鉴权后,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结合应用层算法调用聚合数据池里的机器人数据、对目标机器人进行配置、管理和使用目标机器人。
[0007]优选地,所述机器人联接层是联接目标机器人与所述管理平台的桥梁,用于将不同服务场景、不同品牌型号机器人进行集成,实现服务集成、消息集成和数据集成,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封装,实现不同机器人信息的流通和融合。
[0008]优选地,新增机器人时,所述机器人联接层利用接口文件实现连接新增机器人的接口的配置,并将接口文件打包上传,实现机器人在园区的快速部署。
[0009]优选地,所述数据治理层对所有接入的机器人进行分类,分为巡检安防、医疗康复、环境提升、物流配送、信息交互、应急救援、餐饮加工、个人辅助、教育教学和建筑加工十大服务场景机器人;对各服务场景机器人按照室内、室外区分,对不同服务场景下的机器人
数据分为机器人通用数据、场景服务数据和品牌特有数据三大类,由数据治理层对以上三大类非结构化异源异构数据进行梳理后写入聚合数据池。
[0010]优选地,所述聚合数据池包括机器人通用库、场景服务专题库和品牌机器人数据专题库,所述聚合数据池使用园区时空标签对机器人数字化信息进行标注,对各类经过数据治理层的机器人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0011]优选地,所述时空标签是基于园区的GIS地理信息数据和建筑物结构BIM数据,对机器人所在园区的室内外空间数据进行变换,再结合时间数据,形成的园区相对时空标签。
[0012]优选地,所述应用算法层以园区业务视角进行业务开发拓展,沉淀园区各场景业务活动所需的公共服务和数据,根据业务需求对不同机器人同一类场景数据进行封装。
[0013]优选地,所述应用对接层将各类机器人应用数据、控制指令、用户权限制定为统一的标准接口,在与园区管理平台对接时,对管理平台提供标准接口供调,仅需对接机器人智慧中台系统,便能够对接行业内的各类服务机器人。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机器人智慧中台系统,实现了园区管理平台与机器人解耦,使园区管理平台无需对接各种品牌型号、不同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完全不同的数据接口;也降低了不同品牌厂家机器人接入园区的技术门槛和对接成本,大大降低了服务机器人在各场景应用的难度,加快服务机器人落地配置速度,打破机器人之间的信息孤岛,整合各类末端数据,为业务创新服务提供更加聚合有效的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机器人智慧中台在园区管理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机器人智慧中台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机器人为机器人、泛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的统称。基于上述定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包括机器人联接层、数据治理层、聚合数据池、应用算法层以及应用对接层,实现园区管理平台与园区内机器人的解耦,提高智能化设备的集成效率,降低园区管理平台的集成难度,提高园区数字化水平。
[0020]应用于不同服务场景、不同品牌型号的机器人通过机器人联接层接入到智慧中台系统中,实现机器人的物联。机器人物联后,机器人数据经过数据治理层后归入聚合数据池中。园区的各类不同管理平台通过智慧中台系统连接机器人时,首先通过应用对接层进行用户鉴权,随后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结合应用层算法调用聚合数据池里的机器人数据、对机器人进行配置、管理和使用机器人。
[0021]机器人联接层是联接机器人与管理平台的桥梁,包括对不同服务场景、不同品牌型号机器人的集成联接能力,将不同服务场景、不同品牌型号机器人进行集成,并按照一定
的标准进行封装,实现不同机器人数据、服务、消息和报警等信息的流通和融合。机器人联接层实现服务集成、消息集成和数据集成等全连接,支持跨网络、跨平台机器人连接和协同,对不同机器人数据、服务、消息和报警等传输方式进行标准化,实现接口配置化、配置打包化,实现接口配置打包上传,以便于简化机器人设备的对接难度,园区新增机器人时可通过接口文件的配置打包上传,实现机器人在园区的快速部署,实现园区管理平台在机器人方面的可扩展性。
[0022]数据治理层对所有接入的机器人进行分类,分为巡检安防、医疗康复、环境提升、物流配送、信息交互、应急救援、餐饮加工、个人辅助、教育教学和建筑加工十大服务场景机器人。对各服务场景机器人按照室内、室外区分,对不同服务场景下的机器人数据分为机器人通用数据、场景服务数据和品牌特有数据三大类,由数据治理层对以上非结构化异源异构数据进行梳理后写入聚合数据池。
[0023]聚合数据池包括必要的机器人通用库、场景服务专题库和品牌机器人数据专题库,使用园区时空标签对机器人数据、事件等数字化信息进行标注,对各类经过数据治理层的机器人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打破原有各机器人的“信息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其中,所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以及泛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化设备的统称,通过所述智慧中台系统实现园区各管理平台与待控制的机器人的解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中台系统包括机器人联接层、数据治理层、聚合数据池、应用算法层以及应用对接层,其中:应用于不同服务场景、不同品牌型号的机器人通过机器人联接层接入后实现机器人的物联;机器人物联后,机器人数据经过数据治理层后归入聚合数据池中;园区的各类不同管理平台通过所述智慧中台系统连接目标机器人时,通过应用对接层进行用户鉴权后,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结合应用层算法调用聚合数据池里的机器人数据、对目标机器人进行配置、管理和使用目标机器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联接层是联接目标机器人与所述管理平台的桥梁,用于将不同服务场景、不同品牌型号机器人进行集成,实现服务集成、消息集成和数据集成,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封装,实现不同机器人信息的流通和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新增机器人时,所述机器人联接层利用接口文件实现连接新增机器人的接口的配置,并将接口文件打包上传,实现机器人在园区的快速部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机器人应用的智慧中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治理层对所有接入的机器人进行分类,分为巡检安防、医疗康复、环境提升、物流配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华清郑凯宇郑军奇袁建军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