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探针组件的构造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489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讯探针组件的构造改良,由一筒状壳体、一柱状顶针、一弹性组件及一封盖共同组成四件式组件的结构,其中,筒状壳体的中空内腔,设成两端均呈开口端的构造,在进行电镀作业时,电解液可均匀分布到中空内腔的内壁表面及底部表面,使得筒状壳体的电镀品质相当优异。由于通讯探针组件的各个组件,都没有电镀品质不佳或不良的问题,所以,通讯探针组件使用在手机上作为充电针或天线讯号针时,都可以正常发挥功能,不会发生电性传导不佳或电性接触不良的问题,可保持手机顺利充电或收讯品质良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讯探针组件的构造改良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讯探针组件的构造改良,尤指手机用充电针或天线讯号针的构造改良。
技术介绍
按图1所示的常用通讯探针组件10,为目前可使用在手机上作为充电针或天线讯号针的其中一种类型。而这种通讯探针组件10的结构,为三件式结构,大体上由一筒状壳体11、一柱状顶针12及一弹性组件13共同组成。其中,筒状壳体11的内部,设成一端呈开口而另一端呈封闭的中空内腔11a,使弹性组件13的一端端部置入中空内腔11a后,可依靠在中空内腔11a的底部,并构成弹性组件13的固定端,使功能类同滑块的柱状顶针12经套进入筒状壳体11的内部后,就会受到弹性组件13的弹力作用,能够在中空内腔11a内上下滑动。而柱状顶针12的内部,同样设成一端呈开口而另一端呈封闭的中空内腔12a,所以弹性组件13的另一端为构成活动端的端部,可置入中空内腔12a的内部和依靠在中空内腔11a的顶部,当柱状顶针12及弹性组件13一起套进筒状壳体11的中空内腔12a内后弹性组件13的固定端及活动端,即分别设置在筒状壳体11的内部及柱状顶针12的内部,使得柱状顶针12因此成为弹性组件13能够操纵上下滑动的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讯探针组件的构造改良,包括一筒状壳体、一柱状顶针、一弹性组件及一封盖;其中,该筒状壳体的内部,具有两端均呈开口端的中空内腔,且中空内腔的内壁,形成阶段状断面,在较粗内径和较细内径相交的衔接区域,构成其内壁的颈部;该柱状 顶针的外径上,设有断面呈台阶状且口径较粗的肩部,柱状顶针由筒状壳体的底部置入筒状壳体的中空内腔后,柱状顶针的肩部会碰触到筒状壳体的内壁所形成的颈部;该弹性组件的活动端,它是与柱状顶针构成相互接触,且对柱状顶针产生向上顶推的力量;及   该封盖,它是紧迫结合在筒状壳体的中空内腔的下方开口端,且构成筒状壳体的底部,并与弹性组件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探针组件的构造改良,包括一筒状壳体、一柱状顶针、一弹性组件及一封盖;其中,该筒状壳体的内部,具有两端均呈开口端的中空内腔,且中空内腔的内壁,形成阶段状断面,在较粗内径和较细内径相交的衔接区域,构成其内壁的颈部;该柱状顶针的外径上,设有断面呈台阶状且口径较粗的肩部,柱状顶针由筒状壳体的底部置入筒状壳体的中空内腔后,柱状顶针的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伟成
申请(专利权)人: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