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鹏海专利>正文

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78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包括升降板、动力总成和承重支架,升降板由纵向导轨和侧板组成,纵向导轨两侧连接有侧板,动力总成由升降气缸、阻能气缸、高压储气罐和低压储气罐组成,高压储气罐与低压储气罐通过横梁架焊接呈一体结构的槽轨,若干升降气缸、阻能气缸相间排列并均布安装在槽轨内侧的横梁架上,纵向导轨宽度与槽轨槽宽相对应,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纵向导轨,使升降板、动力总成构成气动升降的减速带机械体,槽轨外沿设有边沿支架,以坐落在承重支架上,承重支架嵌入安装在交通道口预设的地槽坑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气缸、双储气罐稳压的气动升降方式,实现了减速平稳通过、超速警示并颠簸受罚的升降减速带目的。减速带目的。减速带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减速带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的减速带都是采用固定的橡胶减速带,这在很大程度减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是交通安全的专用设施,起到了让车辆减速慢行的目的,提高了交通道口的通行安全性,但缺点是集体被动受罚,不管是遵守或不遵守交通规则,减不减速,都会造成机动车颠簸,在一定程度上给通过减速带的司乘人员造成颠簸的不适感,再者,经常过减速带还会给机动车悬挂系统造成损伤,另外,汽车冲击减速带还会形成较大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夜晚,减速带噪音扰民现象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减速带设施的道路安全功能与驾乘舒适诉求以及噪音扰民的矛盾,成为考验着道路交通管理的难题,虽然市面上出现了各种理论上的可升降减速带,如,有电机机械传动的,也有液压机械传动的,但都存在生产及运行成本高、设施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可靠性及稳定性差等缺陷问题,而得不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弥补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即采用多气缸、双储气罐稳压的气动升降方式,以实现减速平稳通过、超速警示并颠簸受罚的升降减速带目的。
[0004]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包括升降板、动力总成和承重支架,所述升降板由纵向导轨和侧板组成,所述纵向导轨顶部两侧分别通过合页轴连接有侧板,所述纵向导轨顶部均布有暗接件,所述暗接件顶部凹陷,中心设有腰型孔,所述动力总成由升降气缸、阻能气缸、高压储气罐和低压储气罐组成,所述高压储气罐、低压储气罐为长方体钢罐结构,所述高压储气罐与低压储气罐以一定间距通过横梁架焊接呈一体结构的槽轨,若干升降气缸、阻能气缸呈一定间距相间排列、并均布安装在槽轨内侧的横梁架上,所述纵向导轨宽度与槽轨槽宽相对应,所述纵向导轨底部设有与升降气缸、阻能气缸位置、大小相对应的气缸孔洞,使升降气缸、阻能气缸嵌入在纵向导轨内,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通过暗接件连接纵向导轨,所述阻能气缸的活塞杆端抵在纵向导轨的内壁上,使升降板、动力总成构成气动升降的减速带机械体,所述高压储气罐与低压储气罐形成的槽轨外沿设有边沿支架,以坐落在承重支架上,所述承重支架为总承重坐落架,嵌入安装在交通道口预设的地槽坑道内。
[0005]作为优选,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所述侧板呈分段设置,按单位车道宽度均分为2

4段,相邻侧板间通过销锁件连接,所述侧板的内侧设有承重支点,所述侧板的驶入侧设有信号指示灯,所述侧板的两侧端部设有限位挡板,所述纵向导轨的顶面、侧板外表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涂设有警戒色,所述纵向导轨顶部设有吊装孔。
[0006]作为优选,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所述合页轴为抽芯合页,合页轴内灌
设有润滑油,所述合页轴结合部的纵向导轨上设有限位螺丝。
[0007]作为优选,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所述升降气缸活塞杆端与纵向导轨的暗接件腰型孔的连接为活动连接,所述腰型孔与减速带垂直方向对应。
[0008]作为优选,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所述高压储气罐与低压储气罐通过调压阀连接,所述低压储气罐通过电磁阀连接升降气缸、阻能气缸,所述高压储气罐通过管路外接打气泵。
[0009]作为优选,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所述纵向导轨嵌入由高压储气罐与低压储气罐形成的槽轨的两侧总接触间隙控制在3mm左右。
[0010]作为优选,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所述升降气缸的布置数量为2

4个,优选为3个,阻能气缸与升降气缸相间排列,相邻升降气缸之间的阻能气缸布置数量不低于1个。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采用高压储气罐与低压储气罐的双储气罐结构,以及升降气缸、阻能气缸相间排列的组合气缸动力结构,确保了升降减速带动力的稳定性,使动力输出以及能量的缓释达到最佳结合应用状态,在车辆高速冲击时可稳定阻遏,在车辆低速压过时可平稳缓冲。
[0013]2、本技术可通过接入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智能化自动升降,如,在接入感应测速装置的控制系统下,能实现减速慢行可平稳通过,超速通过将颠簸受罚,进而被迫减速的功能;又如,在接入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系统下,绿灯亮时可平稳通过,黄灯或红灯亮时通过将颠簸受罚,可有效遏制抢灯行驶的行为;在大大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性的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固定式减速带遵守不遵守交通规则、减不减速,都会集体被动受罚的情况。
[0014]3、本技术通过在升降板侧板的驶入侧设信号指示灯,以及外设警戒色的橡胶垫结构,将交通信号警示与地标警示结合,提升了道路安全警示功能,橡胶垫在长期的使用中如果出现破损,可在定期维护中更换新的橡胶垫,更换后,减速带即可焕然一新。
[0015]4、本技术采用纵向导轨与槽轨的垂直引导升降装置,是减少摩擦的一种装置,安全性及稳定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沙尘、雨水的灌入不会对运行带来影响,占地体积小,生产成本相对于现有理论层面的升降减速带较低,安装及维护成本小,使用寿命长。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运行稳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作为交通减速带,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的升起状态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的平面状态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的组装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其中,1、升降板;2、纵向导轨;3、侧板;4、合页轴;5、暗接件;6、腰型孔;7、升降气缸;8、阻能气缸;9、高压储气罐;10、低压储气罐;11、横梁架;12、气缸孔洞;13、边沿支架;14、限位螺丝;15、限位挡板;16、吊环;17、承重支点;18、信号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作进一步的说明和阐述。
[0023]参见图1

图4,本技术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包括升降板1、动力总成和承重支架,所述升降板1由纵向导轨2和侧板3组成,所述纵向导轨2顶部两侧分别通过合页轴4连接有侧板3,所述纵向导轨2顶部均布有暗接件5,所述暗接件5顶部凹陷,中心设有腰型孔6,连接时以确保螺母不超过纵向导轨2的表面,所述动力总成由升降气缸7、阻能气缸8、高压储气罐9和低压储气罐10组成,所述高压储气罐9、低压储气罐10为长方体钢罐结构,所述高压储气罐9与低压储气罐10以一定间距通过横梁架11焊接呈一体结构的槽轨,若干升降气缸7、阻能气缸8呈一定间距相间排列、并均布安装在槽轨内侧的横梁架11上,所述纵向导轨2宽度与槽轨槽宽相对应,以作垂直引导升降,所述纵向导轨2底部设有与升降气缸7、阻能气缸8位置、大小相对应的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包括升降板(1)、动力总成和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由纵向导轨(2)和侧板(3)组成,所述纵向导轨(2)顶部两侧分别通过合页轴(4)连接有侧板(3),所述纵向导轨(2)顶部均布有暗接件(5),所述暗接件(5)顶部凹陷,中心设有腰型孔(6),所述动力总成由升降气缸(7)、阻能气缸(8)、高压储气罐(9)和低压储气罐(10)组成,所述高压储气罐(9)、低压储气罐(10)为长方体钢罐结构,所述高压储气罐(9)与低压储气罐(10)以一定间距通过横梁架(11)焊接呈一体结构的槽轨,若干升降气缸(7)、阻能气缸(8)呈一定间距相间排列、并均布安装在槽轨内侧的横梁架(11)上,所述纵向导轨(2)宽度与槽轨槽宽相对应,所述纵向导轨(2)底部设有与升降气缸(7)、阻能气缸(8)位置、大小相对应的气缸孔洞(12),使升降气缸(7)、阻能气缸(8)嵌入在纵向导轨(2)内,所述升降气缸(7)的活塞杆端通过暗接件(5)连接纵向导轨(2),所述阻能气缸(8)的活塞杆端抵在纵向导轨(2)的内壁上,所述高压储气罐(9)与低压储气罐(10)形成的槽轨外沿设有边沿支架(13),以坐落在承重支架上,所述承重支架为总承重坐落架,嵌入安装在交通道口预设的地槽坑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呈分段设置,按单位车道宽度均分为2

4段,相邻侧板(3)间通过销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国杨华鹏海
申请(专利权)人:华鹏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