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25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遮蔽构件及压入件等,其中绝缘本体上凹设有具若干个端子的插槽,其插槽两相对端部的导引槽内壁设有扣持部;而遮蔽构件则罩覆于绝缘本体外,设有第一表面和具有接地片的第二表面;压入件设有主体部及设于主体部两相对端部的连接部,该连接部设有弹性臂,其上一体凸设有导引部及卡扣部,且于卡扣部一侧设有一斜坡状肋板体,可借助它增强卡扣部的刚性,并利于与导引槽的扣持部相组扣。(*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本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以电性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与其他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器。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4218005号案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如图6所示,其包括有绝缘本体61、导电端子62及驱动板6 3等构造,其中绝缘本体61内设有纵长状插槽611以收容插置于其中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未图示),若干个导电端子62固置于绝缘本体61内,而驱动板63上则设有与绝缘本体61结合的嵌合部631,嵌合部631的端部设J形卡钩632,驱动板63滑进嵌孔612后,嵌合部631借助自身弹性力,使其上的J形卡钩632扣接于绝缘本体上的卡孔613,进而使驱动板固定在插槽611内,故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导电端子62电性连接。只因J形卡钩632向外凸出,在满足装配精度与嵌合部631的刚性的前提下,其装配效率较低,且经多次插拔,J形卡钩632易被磨损或被罩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构件(未图示)刮伤,甚至在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后,造成J形卡钩632断裂而丧失固定功能,无法实现电性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其他电子装置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简化装配流程,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且使它与绝缘本体紧密接合。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遮蔽构件及压入件等构造,其中绝缘本体向内一体凹设有插槽,且于绝缘本体两相对端部各设有导引槽,并于导引槽内壁设有扣持部,遮蔽构件罩覆于绝缘本体外面,而压入件具有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两相对端部的连接部,其中连接部包括有呈柱状的弹性臂,该弹性臂可容设于前述导引槽中并可沿该导引槽适当滑动,其中弹性臂外侧表面上凸出延伸呈一斜坡状的导引部,而自导引部的一侧缘一体凸设有朝弹性臂外侧表面斜向延伸的肋板体,卡扣部则设于肋板体与导引部背面之间。在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插槽中后,再将该压入件压入所述插槽中,并借助卡扣部与导引槽内的扣持部相-->配合,实现印刷电路板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提高组装效率,增强连接部的刚性,延长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且能使本技术电连接器紧密地电性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其他电子装置。下面结合图示和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在未接合柔性印刷电路板时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沿图2上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电连接器在接合柔性印刷电路板后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沿图4上V-V线的剖视图。图6是具J形卡钩的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请参阅图1,本技术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遮蔽构件3及压入件4组成,其中绝缘本体1设有与互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面11,而在该对接面1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接合面12,自该接合面12向绝缘本体1内一体凹设具一定宽度的纵长状插槽13,该插槽13于其两纵长内壁面上贯穿设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131。绝缘本体1的插槽13两相对侧贯穿设有具一定宽度的导引槽14,并于导引槽14的内侧壁上凸出设有扣持部141,且该绝缘本体1的两纵长端外侧表面上凹设有具一定宽度的凹槽15,而于其上表面17的中部设有凹陷面16。导电端子2由金属片体一体弯折成型制成,它包括有对接部21、插接部22及用以固接端子2于绝缘本体1内的干涉部23,其中对接部21用以与对接的电子元件端子(未图示)对接导通。而插接部22则由上、下两片彼此相对的弹片221及222所构成,以与柔性印刷电路板5上相应元件电性连接。遮蔽构件3一体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侧,它包括有第一表面31及第二表面32,其中第一表面31沿对接方向一体凸伸有干涉面311,干涉面311可与设置在绝缘本体1上表面17的凹陷面16配合,以组接绝缘本体1与遮蔽构件3,且在该干涉面311上冲设有三个成一线布置的干涉片312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固持。其中第一表面31与第二表面32由连接片36连接,且可借助连接片36与压入件4上相应构造接合,以简化装配(容后述)。遮蔽构件3于它两纵长端侧表面上相对于绝缘本体1的两纵长端例的凹槽15位置-->处冲设有抵止片35,抵止片35与绝缘本体1上的凹槽15相抵止。又,该遮蔽构件3于第二表面32一边侧向上进一步一体弯折延伸设有一呈平板体状的接地片34,其中接地片34靠适当大小的挡片33连接第二表面32。压入件4则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而成,它包括有主体部41及设于主体部41两相对端部的连接部45,其中主体部41呈一平板体状,其相对于遮蔽构件3的挡片33处向内凹设有与挡片33约略等宽的缺口43,以收容挡片33。其中主体部41于接合方向外侧边缘向下一体凸伸设有具一定厚度的垫高部42。主体部41于缺口43的外侧边上一体凸伸设有挡块44,借助它阻挡压入件4插入绝缘本体1后的进一步前向运动。连接部45设置于主体部41的两纵长端部外侧,其包括自该端部外侧弯折延伸设置的弹性臂453,且弹性臂453上适当位置处设有一体成型的导引部452、卡扣部451及肋板体454,其中导引部452自弹性臂453的外侧表面上凸出延伸呈一斜坡,而自导引部452的上边缘一体凸伸适当长度设置有具一定厚度的肋板体454,卡扣部451则设置于肋板体454与斜坡状导引部451背面之间。弹性臂453与主体部41的间具有间隙46,它可以保持弹性臂453的良好弹性,且先后借助于导引部452及肋板体454,以导引绝缘本体1组接压入件4。连接部45滑入绝缘本体1内对应的导引槽14后,借助弹性臂453的弹性力,使卡扣部451与绝缘本体1内的扣持部141作用,进而固持压入件4于绝缘本体1中。再请结合参阅图2,组装时,将压入件4沿着对接方向组固于遮蔽构件3内,并使遮蔽构件3上的挡片33紧贴收容于压入件4上的缺口43内。再依次借助压入件4的导引部452及肋板体454,弹性臂453的前端滑过连接片36且凸出于遮蔽构件3外,并使遮蔽构件3的接地片34紧贴于压入件4的主体部41的一例表面上,再将已组有压入件4的遮蔽构件3沿对接方向进一步与绝缘本体1组接,使遮蔽构件3包覆固持于绝缘本体1外侧,并使遮蔽构件3两端侧所设的抵止片35与绝缘本体1上的凹槽15相抵止。请参阅图3,当柔性印刷电路板在未插入本技术电连接器内时,压入件4处于开合位置,再请参阅图4及图5,当将柔性印刷电路板组入本技术电连接器内时,先将柔性印刷电路板5沿对接方向插入由接地片34及插槽13的上壁面所形成的狭逢内。再沿对接方向推动压入件4,其先后借助弹性臂453上肋板体454和导引部451的导引,使压入件4在遮蔽构件-->3的第二表面32及接地片34间所形成的楔形空间内移向绝缘本体1内,移动一段距离后,压入件4上的挡块44抵接绝缘本体1的外侧边缘,并借助压入件4的卡扣部452与绝缘本体1内导引槽14的扣持部141相扣持,固接压入件4于绝缘本体1内,且借助垫高部42以撑开接地片34,使柔性印刷电路板5上所设的接地线路51与接地片34紧密接触,形成接地插路,而其另一侧面上所设的导电线路52则与本技术电连接器所设的导电端子2相接触,形成电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于其纵长表面上向内凹设有一插槽,以及插置于绝缘体的插槽内的压入件,其特征在于:该压入件设有纵长平板状主体部及设于其两端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呈纵长柱状的弹性臂,其中弹性臂外侧表面上凸出延伸呈一斜坡状的导引部,而自导引部的一侧缘一体凸设有朝弹性臂外侧表面斜向延伸的肋板体,卡扣部则设于肋板体与导引部背面之间,且绝缘本体的插槽两相对端部各设有具一定宽度的导引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于其纵长表面上向内凹设有一插槽,以及插置于绝缘体的插槽内的压入件,其特征在于:该压入件设有纵长平板状主体部及设于其两端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呈纵长柱状的弹性臂,其中弹性臂外侧表面上凸出延伸呈一斜坡状的导引部,而自导引部的一侧缘一体凸设有朝弹性臂外侧表面斜向延伸的肋板体,卡扣部则设于肋板体与导引部背面之间,且绝缘本体的插槽两相对端部各设有具一定宽度的导引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收容槽是成排设置于该插槽至少一纵长内壁面上,且沿对接方向贯穿绝缘本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体部沿接合方向的外侧成边缘一体向下凸出设有一垫高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引槽的内侧壁凸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川李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