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24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电路板与另一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个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为一槽体,其内设有一长方体对接部,该对接部上凹设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以收容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中间固定部、斜角部及尾端固定部,其中斜角部设于中间固定部与尾端固定部之间,且与二者的夹角均大于90度,在端子受力时可提供支撑及分散受力的功能,且使这种端子具有良好的插拔性能并可承受较大的插接力。(*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与另一电路板的增高型电连接器。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美国专利申请第5,277,597、5,310,597、5,667,357号及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6202873、86206353号等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般增高型板对板电连接器3的构造主要包括绝缘本体4和若干个导电端子5。其中绝缘本体4主要包括有纵长延伸的底部(未图示)及设于底部两侧互相平行的板状侧壁41、42,在两侧壁41、42之间设置有中心阻隔部43,于该中心阻隔部43平行于侧壁41、42的两个侧表面44、45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46并于相应位置处贯穿中心阻隔部43,每一侧表面上的端子收容通道46之间设有细长板条状隔栏(未图示)相隔离。若干个导电端子5收容并固持于相应收容通道内,其包括有固持部51、弹性接触臂52和焊接脚53,其中弹性接触臂52与焊接脚53从固持部51的两相对端分别向外延伸并以直角弯折而成,而弹性接触臂52的另一端弯曲形成一接触部54,以与对接电连接器的接触元件相电性接合。固持部51与弹性接触臂52上设置有小倒刺55,靠小倒刺55与中心阻隔部43的隔栏相嵌合以达到稳固导电端子的目的。但是,现有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只靠小倒刺镶嵌于绝缘本体隔栏处,由于电连接器较高而导电端子具有较长的长度,易受外力碰触而使导电端子内缩,并造成导电端子尾部总长不易稳定及平面度、位置度不良。且现有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组装方式是先插入后再行弯折,容易使导电端子焊接脚的共面度不易控制,且这种导电端子直角弯折处需控制精准以配合治具压入。另外,绝缘本体的隔栏相对于导电端子固持部而言较长、较窄且又较薄,不易加工,且在制造时充填困难不易饱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增高型导电端子,这种端子具有稳固的结构,易于组装、定位并能保持良好的共平面度,且具有较-->佳插拔性能,可承受较大的插接力。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个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为一槽体,包括纵长延伸的底部及设于底部两侧的纵向侧壁,自底部向槽中凸设有长方体状的对接部,并于该对接部两相对侧面上凹设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并贯穿至底部。并且于底部下方两纵向侧壁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T形槽,以收容并固持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中间固定部、斜角部及尾端固定部,其中斜角部设于中间固定部与尾端固定部之间,且该斜角部与中间固定部及尾端固定部之间均呈大于90度的夹角,可在导电端子受力时提供支撑及分散受力的功能,从而使该等端子具有良好的共平面度、插拔性能并可承受较大的插接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导电端子由于设有斜角部,其与中间固定部与尾端固定部之间均呈大于90度的夹角,因而在导电端子受力时可提供支撑及分散受力的功能,使端子具有较好的共平面度且不易被破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导电端子侧面图。图2为现有电连接器的剖视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纵剖视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局部剖视的电连接器的对接一侧放大剖视图。图6为图4所示局部剖视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接合的一侧放大剖视图。请参阅图3和图4,本技术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和若干个导电端子20等构件。其中绝缘本体10为一槽体,包括有纵长延伸的底部14及设于该底部14侧边上的板状纵向侧壁12a、12b与横向侧壁12c、12d,自底部14向槽中凸设有长方体状的对接部13,且该对接部13与纵向侧壁12a、12b间凹设有对接槽15,以与对接电连接器相电性接合时收容对接电连接器,而底部14下方及两纵向侧壁12a、12b间则设置有组装空间16,以易于导电端子20组入绝缘本体10中。另,于绝缘本体10的两纵向侧壁12a、12b任一个的内侧面上凸设有台阶17,而于其两横向侧壁12c、12d的顶端则均设置有凹口18,以在对接电连接器插入时,提供良好的导引、防呆及稳固对接电连接器的效果。-->请参阅图5,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3两侧端面上凹设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130并于相应位置处贯穿底部14,以收容并固持若干个导电端子20,且这些端子收容槽130间设有板条状的隔栏131以将导电端子20相隔离,而避免发生导电端子20电讯短路的现象。并且在对接部13的顶面对应于每一端子收容槽130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一收容口132,以防止导电端子20组入绝缘本体10时发生外弹现象。续请参阅图6,在绝缘本体10的底部14下方两侧纵向侧壁12a、12b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横截面呈T形的T形槽19,用于收容并固持导电端子20。请再参阅图4,若干个导电端子20包括有中间固定部21、弹性接触臂28、斜角部23及尾端固定部24,其中斜角部23从中间固定部21的一端向外延伸并弯折而成,而尾端固定部24则从斜角部23的末端沿平行于中间固定部21的方向向外延伸而成,且该斜角部23与中间固定部21及尾端固定部24间均形成一大90度的夹角,以在导电端子受力时提供支撑及分散受力的功能,从而使该等端子具有良好的插拔性能并可承受较大的插接力。另外,该尾端固定部24的末端还弯曲延伸有焊接部25,以将电连接器20焊接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而弹性接触臂28则自中间固定部21向上延伸并略为弯折,以具有良好的弹性,其末端还延伸有接触部22,该接触部22呈U形结构并具有顶端26,以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收容口132中而达成防止导电端子20发生外弹的现象,而中间固定部21上还设置有两段倒刺27,以与绝缘本体10的隔栏131(图5示)相嵌合,而达成固持导电端子20的目的。请同时参阅图4、图5及图6,当导电端子20组装至绝缘本体10时,其中间固定部21及接触部22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3上所设置的端子收容槽130中,中间固定部21上所设置的两段倒刺27与对接部13的隔栏131相干涉嵌合,而接触部22的顶端26则收容于对接部13上的收容口132中,借助倒刺27与隔栏131的嵌合及收容口132对接触部顶端26的收容限制,而达成稳固导电端子20及防止接触部22外弹的目的。此外,导电端子20的斜角部23收容于组装空间16中,由于焊接部25在组入前已弯折成型,因此组入时仅需治具压入即可,具有良好的共面度;且斜角部23可将导电端子20的中间固定部21以灵活的角度串接导电端子20尾端固定部24收容并固持至绝缘本体10的T形槽19中,因此当导电端子20的焊接部25受到外力干挠时,由于T形尾端固定部24被固定,且斜角部23可稳固-->支撑中间固定部21及焊接部25并具有分散受力功能,可避免因外力造成电连接器结构的变化,且既可确保导电端子20的共面度不受影响,又可提供良好的稳固效果及插拔性能,而使导电端子可承受较大的插接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个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为一槽体,包括底部及设于底部两侧的纵向侧壁,自底部向槽中凸设有具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的对接部,每一端子包括有弹性接触臂、接触部和焊接部;其特征在于:端子具有中间固定部和尾端固定部,且二者之间设置有斜角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个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为一槽体,包括底部及设于底部两侧的纵向侧壁,自底部向槽中凸设有具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的对接部,每一端子包括有弹性接触臂、接触部和焊接部;其特征在于:端子具有中间固定部和尾端固定部,且二者之间设置有斜角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底部下方两纵向侧壁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T形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底部下方两纵向侧壁间设置有组装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圣鸿黄冠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