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919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包括:风量均匀分配组件,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设置于锅炉风道处,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用于对炉膛前后墙二次风道内风流量和炉膛前后墙燃尽风角风箱风道内风流量的均匀分配;无需采用风门差异化调整的方式,达到锅炉二次风道均匀配风的效果,减小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风门节流损失。降低了风门节流损失。降低了风门节流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具体涉及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百万机组双切圆锅炉冷二次风经空预器加热成热二次风从炉膛后墙方向经二次风箱系统进入到炉膛参与煤粉燃烧。双切圆锅炉热二次风道以及前后墙二次风箱原始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前后墙热二次风道阻力偏差非常大,进而导致炉膛前后墙及风箱各角入口二次风进风量存在显著的偏差。
[0003]当前常规的技术方案是在各角风箱入口处加装二次风调节门,该方法对于调节前后墙二次风量偏差有一定的作用,其缺点也非常突出。第一,大部分工况下,即使后墙二次风门开度很小,同时前墙二次风门全开时,后墙风量仍明显大于前墙,尤其是低负荷时现象更为突出;第二,机组变负荷过程中,风箱入口二次风门调节明显滞后,因此机组大部分运行工况下,前后墙二次风量偏差非常大,锅炉配风均匀性差,燃烧工况恶劣;第三,通过风箱入口二次风门进行调节,风门关小必然会有节流损失,增加了二次风道阻力,运行方式不节能。
[0004]由于布置空间限制,国内1000MW双切圆锅炉二次风系统原始结构在设计存在缺陷,炉后二次风道阻力远远小于前墙,造成炉膛后墙二次风道进风量远大于炉膛前墙,炉膛前后墙二次风量存在显著偏差。国内电厂对于该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在大风门入口加装二次风调节门,其缺点是风门差异化调整后,炉膛后墙风量仍明显大于炉膛前墙,尤其是低负荷时现象更为突出,并且机组变负荷过程中,风箱入口二次风门调节明显滞后,大部分运行工况下,前后墙二次风量偏差非常大,锅炉配风均匀性差,燃烧工况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无需采用风门差异化调整的方式,达到锅炉二次风道均匀配风的效果,减小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风门节流损失。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包括:风量均匀分配组件,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设置于锅炉风道处,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用于对炉膛前后墙二次风道内风流量和炉膛前后墙燃尽风角风箱风道内风流量的均匀分配。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无需采用风门差异化调整的方式,达到锅炉二次风道均匀配风的效果,减小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风门节流损失。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包括:气流分配器,所述气流分配器设置在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的三通位置处,所述气流分配器用于降低炉膛前墙二次风道的阻
力。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流分配器通过至少三组气流分配器叶片组成。
[00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包括:节流件,所述节流件设置于炉膛前墙燃尽风第一角风箱风道处,所述节流件用于增加炉膛前墙燃尽风第一角风箱风道的阻力。
[00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节流件为多孔板件,所述多孔板件的开孔率反比于炉膛前墙燃尽风第一角风箱与第二角风箱压差大小。
[00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于炉膛前墙燃尽风第二角风箱风道处,所述导向板用于降低炉膛前墙燃尽风第二角风箱风道的阻力。
[001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板由至少两组弧形导流组件构成。
[001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包括:导流板组,所述导流板组设置于炉膛前墙的二次风道转向弯头的风道处,所述导流板组用于降低炉膛前墙二次风道阻力。
[001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组通过多块弯头导流板构成。
[0017]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包括:锅炉风道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所述锅炉风道包括:炉膛前后墙二次风道和炉膛前后墙燃尽风角风箱风道,所述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炉膛前后墙二次风道处和炉膛前后墙燃尽风角风箱风道处。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提供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能够实现锅炉全负荷动态调整过程中二次风均匀性配风,从源头上实现锅炉自动均匀性配风。无需采用风箱入口二次风门差异化调整,节约了机组设备投资,并避免了风门节流损失;
[0020]2)本技术提供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炉膛前后墙二次风道风量实现基本调平后,消除了炉膛燃烧局部恶化区域,提高整个炉膛热负荷的均匀性,尤其是低负荷下的均匀性,为良好的组织锅炉燃烧工况奠定基础,有效降低锅炉高温腐蚀的风险,减少锅炉两侧气温偏差,为良好的锅炉动态气温调节特性提供了基础,保证了锅炉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0021]3)本技术提供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 1000MW双切圆锅炉的水冷壁为垂直水冷壁,对炉膛热负荷均匀性要求更高。前后墙二次风量及各角燃尽风量调平后,锅炉炉膛热负荷均匀性显著提升,可有效提升炉膛水冷壁温度分布均匀性,降低水冷壁超温频次和幅值,极大改善壁温超温情况;
[0022]4)本技术提供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炉膛前后墙二次风道的风量及炉膛前后墙燃尽风角风箱风道的风量调平后,极大提升了锅炉配风均匀性,消除锅炉燃烧恶劣区域,锅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浓度大幅降低,并降低锅炉灰渣可燃物含量,有效提升锅炉热效率;
[0023]5)本技术提供一种百万双切圆锅炉及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实现锅炉均匀配风后,炉膛热负荷均匀性显著提升,可有效降低燃烧生成的NOx浓度,同时燃尽风配风均匀性提升,可有效提升燃尽风还原性作用,从而降低锅炉出口NOx浓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结构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图;
[0029]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图;
[0030]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图;
[0031]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图;
[0032]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的局部区域放大结构图;
[0035]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量均匀分配组件(1、2、3、4),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1、2、3、4)设置于锅炉风道处,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用于对炉膛前后墙二次风道内风流量和炉膛前后墙燃尽风角风箱(6、7、9、10)风道内风流量的均匀分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1、2、3、4)包括:气流分配器(1),所述气流分配器(1)设置在炉膛后墙二次风道的三通位置处,所述气流分配器(1)用于降低炉膛前墙二次风道的阻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配器(1)通过至少三组气流分配器叶片(11、12、13)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均匀分配组件(1、2、3、4)包括:节流件(2),所述节流件(2)设置于炉膛前墙燃尽风第一角风箱(6)风道处,所述节流件(2)用于增加炉膛前墙燃尽风第一角风箱(6)风道的阻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风道均匀配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件(2)为多孔板件,所述多孔板件的开孔率反比于炉膛前墙燃尽风第一角风箱(6)与第二角风箱(7)压差大小。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敏陈敏陈宝康王小华梅振锋薛晓垒刘瑞鹏丁奕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