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94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包括进烟管道和二次供氧管道,所述进烟管道位于锅炉本体内,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物料燃烧室和热量利用室;所述物料燃烧室为生物质物料燃烧的工作室;所述热量利用室位于物料燃烧室的上方,其包括蒸汽发生室和烟气热量收集室;烟气热量收集室位于蒸汽发生室内部,能充分收集烟气的热量,其顶部设有供烟气排除的烟气管道,其底部安装有进烟管道,进烟管道将物料燃烧室中的烟气引入至烟气热量收集室内;所述二次供氧管道位于进烟管道的入口处,其内供有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让烟气进行二次充分燃烧的优点。烟气进行二次充分燃烧的优点。烟气进行二次充分燃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质锅炉设备
,尤其涉及为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量减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热点关注的问题。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总量丰富等特点,可部分替代化石能源供给人类使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质锅炉主要是以生物质能源作为燃料的锅炉,具体的,其燃料可以是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
[0003]现有的传统的生物质锅炉在燃烧时,存在燃烧不充分的情况,特别是烟气中含有未被充分燃烧的一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既会降低生物质锅炉的热效率利用率,又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物质充分燃烧,同时对烟气进行再一次充分燃烧,大幅提高锅炉热效率的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包括进烟管道和二次供氧管道,所述进烟管道位于锅炉本体内,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物料燃烧室和热量利用室;所述物料燃烧室为生物质物料燃烧的工作室;所述热量利用室位于物料燃烧室的上方,其包括蒸汽发生室和烟气热量收集室;烟气热量收集室位于蒸汽发生室内部,能充分收集烟气的热量,其顶部设有供烟气排除的烟气管道,其底部安装有进烟管道,进烟管道将物料燃烧室中的烟气引入至烟气热量收集室内;所述二次供氧管道位于进烟管道的入口处,其内供有空气。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烟管道整体如蜂窝煤状,设有复数个进烟通道,所述每个进烟通道与水平面成γ夹角。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烟通道为偶数个,按如下设置:进烟管道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进烟通道,其余奇数个进烟通道围着中间进烟通道一圈均匀布置。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γ夹角为30
°
~75
°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二次供氧管道设置在进烟通道入口处的前方,绕城环形,环形的内径与进烟通道的外径相匹配。
[0010]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二次供氧管道的环形段内壁设有径向通气孔。
[0011]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奇数个进烟通道围成圆周,其与水平的夹角在圆周上成螺旋设置。
[0012]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物料燃烧室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进料
口与进烟管道分别位于物料燃烧室的两端。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0014]1、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进烟管道整体成蜂窝煤状,即整个进烟管道设有复数个进烟通道,且外周进烟通道围成圆形,每个进烟通道与水平面成γ夹角,且在圆周上成螺旋设置,这样烟气经过进烟管道后在进烟管道上方,即烟气热量收集室内螺旋状燃烧,烟气在经过这种特殊设计的进烟通道后,混合得更加充分,同时由于提供的二次供氧,使烟气燃烧得更加充分,热利用率更高。
[0015]2、由于本专利技术设有二次供氧管道,二次供氧管道设置在进烟通道入口处的前方,绕城环形,且在二次供氧管道的环形段内壁设有径向通气孔,在二次供氧管道中通入空气,这样便能对进烟管道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经过进烟通道的烟气跟新鲜的空气再次混合,让烟气燃烧的更加充分。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安装在锅炉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19]图3为图2的B

B剖视图;
[0020]图4为图3的C

C剖视图,即二次供氧管道环形段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的E

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包括进烟管道1322和二次供氧管道1325,所述进烟管道1322位于锅炉本体内。
[0024]所述锅炉本体内设有物料燃烧室11、灰渣收集室12和热量利用室13;
[0025]灰渣收集室12位于锅炉本体内侧底部,其上为物料燃烧室11,物料燃烧室11与灰渣收集室12设有往复炉排2,往复炉排2能将物料输送至物料燃烧室11中燃烧;物料燃烧室11中物料燃烧后的灰渣落入灰渣收集室12,在通过排灰机构排出锅炉,当然在灰渣收集室12设有空气进风口121,通过进风口121给锅炉供入氧气,这样便于物料燃烧室11中的物料充分燃烧。
[0026]物料燃烧室11设有进料口111,该进料口111位于往复炉排2一端的上方,这样物料通过进料口111进入锅炉内的往复炉排2上,通过往复炉排2将物料输送至物料燃烧室11中燃烧,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物料燃烧室11中的温度和进风口121的氧气吹送,会逐步将物料的水分蒸发,同时对逐步提升物料的温度,便于后续的充分燃烧。
[0027]热量利用室13位于物料燃烧室11的上方,即整改个锅炉本体分为三层,从上至下一次为热量利用室13,物料燃烧室11和灰渣收集室12。
[0028]热量利用室13包括蒸汽发生室131和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烟气热量收集室132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密闭箱形结构,即由顶部、底部和四个侧壁围成,其位于蒸汽发生室131内部,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外部的蒸汽发生室131内装有用于产生蒸汽的水,蒸汽发生室131顶
部设有输送蒸汽的蒸汽管道1311。
[0029]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部设有竖向多排(如图2所所示,本实施例为六排)可供蒸汽发生室131中的水通过的热交换管1323,即热交换管1323上下端分别连接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的顶部和底部,蒸汽发生室131底部中的水可从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外围底部经过热交换管1323的内部孔到达蒸汽发生室131的上部,这样蒸汽发生室131中的水在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循环,可以吸收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烟气经过的热量。
[0030]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底部安装有进烟管道1322,进烟管道1322穿过蒸汽发生室131与物料燃烧室11相连,即进烟管道1322位于物料燃烧室11的顶部,进烟管道1322与进料口111分别位于物料燃烧室11的两端,如图1所示,一个位于左端,另一个位于右端,这样便于物料充分燃烧,同时有利于热量利用室13的蒸汽发生室131充分吸收物料充分燃烧的热量。
[0031]所述进烟管道1322整体如蜂窝煤状,其设有偶数个进烟通道13221,本实施例中,设有6个进烟通道13221,6个进烟通道13221,按如下设置:进烟管道1322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进烟通道13221,其余5个进烟通道13221围着中间进烟通道13221一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烟管道(1322)和二次供氧管道(135),所述进烟管道(1322)位于锅炉本体内,所述锅炉本体包括物料燃烧室(11)和热量利用室(13);所述物料燃烧室(11)为生物质物料燃烧的工作室;所述热量利用室(13)位于物料燃烧室(11)的上方,其包括蒸汽发生室(131)和烟气热量收集室(132);烟气热量收集室(132)位于蒸汽发生室(131)内部,能充分收集烟气的热量,其顶部设有供烟气排除的烟气管道(1321),其底部安装有进烟管道(1322),进烟管道(1322)将物料燃烧室(11)中的烟气引入至烟气热量收集室(132)内;所述二次供氧管道(135)位于进烟管道(1322)的入口处,其内供有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管道(1322)整体如蜂窝煤状,设有复数个进烟通道(13221),所述每个进烟通道(13221)与水平面成γ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燃秸秆类生物质锅炉高效二次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通道(13221)为偶数个,按如下设置:进烟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宏大锅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