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50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属于燃煤电站锅炉电站风烟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为所述风箱结构包括上层小风箱、下层小风箱、布风板、二次大风箱、可调挡板门;其中上层小风箱通过中间的布风板与下层小风箱上、下固定安装;所述可调挡板门独立的分别设置在上层小风箱和下层小风箱两侧面,整个上层小风箱和下层小风箱安装在二次大风箱内部,通过可调挡板门与二次大风箱可调节的连通。过可调挡板门与二次大风箱可调节的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站锅炉风烟系统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电站燃煤锅炉,采用对冲燃烧方式,二次风配风都采用大风箱结构,燃烧器包含在风箱里。由于空预器密封不严,二次风经过空预器与烟气换热,导致二次风中携带烟尘。进行低氮燃烧器改造后,由于增加了燃尽风,二次风量减小,燃烧器位置的烟风系统阻力并未降低,导致二次风箱风压降低。现有大部分二次风风箱结构容易导致烟尘因燃烧器阻力和自身重力原因沉积在风箱底部,长时间运行会威胁机组安全,影响燃烧器的性能。目前,为了应对机组二次风箱积灰,电厂一般会在停机检修期间对二次风箱进行清理,该工程工作量大,清理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二次风箱积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二次风箱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二次风箱积灰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具体为所述风箱结构包括上层小风箱、下层小风箱、布风板、二次大风箱、可调挡板门;其中上层小风箱通过中间的布风板与下层小风箱上、下固定安装;所述可调挡板门独立的分别设置在上层小风箱和下层小风箱两侧面,整个上层小风箱和下层小风箱安装在二次大风箱内部,通过可调挡板门与二次大风箱可调节的连通。
[0004]作为改进,所述上层小风箱内部完全安装有燃烧器。
[0005]作为改进,布风板上设置有开孔,孔上有螺纹,用于安装风帽。
[0006]作为改进,下层小风箱的底面设置为中间高,两端部低的斜板结构。
[0007]作为改进,还包括转动机构,设置与可调挡板门连接,用于调整可调挡板门开启的角度。
[0008]作为改进,布风板表面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增加布风板的刚性。
[0009]作为改进,当低负荷时,所需二次风量小,关闭上层小风箱的可调挡板门,开启下层小风箱的可调挡板门,控制二次风从下层小风箱进入上层小风箱。
[0010]作为改进,当高负荷时,所需二次风量大,同时开启上层小风箱和下层小风箱的可调挡板门。
[0011]作为改进,在燃烧器停运时,需要少量二次风对燃烧器进行冷却,开启下层小风箱的可调挡板门,调节一定量的二次风进入燃烧器区域。
[0012]作为改进,其他负荷下,通过调节上下层小风箱的可调挡板门开度,可以控制进入上下层小风箱的风量和风压。
[0013]作为改进,需要的风量可以来自二次大风箱,也可以来自烟气挡板门前的二次风,也可以来自一次风。
[00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中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二次风箱分成上下两层小风箱,并用布风板连接,可以避免上层小风箱的积灰问题。同时,由于下层小风箱容积小,流速高,底部呈斜坡面,不易积灰,从而解决了风箱积灰问题。
[0016]2、本专利技术中所需风量可以来自二次大风箱,也可来自烟气挡板门前的二次风,也可来自一次风,用以抵消下层小风箱流速高带来的阻力增加问题。
[0017]3、本专利技术上层小风箱底部为布风板,利用布风板的流化作用防止积灰。同时,将下层小风箱底部布置为斜坡面,有利于防止积灰。
[0018]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在原风箱基础上改造,成本低,能够有效防止积灰。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燃烧器,2

可调挡板门,3

风帽螺纹口,4

加强筋,5

上层小风箱,6

下层小风箱,7

布风板,8

转动机构,9

二次大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结构;结构包括上下两层小二次风箱,两侧通过可调挡板门与二次大风箱连接。上下两层二次小风箱通过二次风箱布风板连接。上层小风箱包含了燃烧器,下层小风箱体积小,流速高。布风板上开孔,孔上有螺纹,可以安装风帽也可以不安装。低负荷下,二次风量小,上层风箱两侧的可调挡板门关闭,二次风从下层风箱进入,通过布风板进入上层风箱,然后再进入燃烧器二次风门。二次风由下部风箱进入上部风箱时,二次风中的灰尘始终处于流态化状态,不容易沉积下来,通过燃烧器二次风门送人炉内,解决了二次风箱积灰的问题。高负荷下,二次风量大,仅通过下层风箱的风量不够,此时打开上层风箱两侧的风门挡板。二次风从上下两层风箱同时进入燃烧器,由于下层风箱的存在,布风板上不容易沉积灰尘。其他负荷下,通过调节上下层小风箱的可调挡板门,可以控制进入上下层小风箱的风量和风压。该层磨组停运时,需要一定量二次风冷却燃烧器,此时调节下层小风箱的可调挡板门,控制风量进入下层小风箱,对布风板的灰尘起到清理作用。下层小风箱容积小,流速高,底部为斜坡面,不容易积灰。该结构解决了二次风箱积灰的问题。下面对风箱结构进行具体的说明。
[0023]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具体为所述风箱结构包括上层小风箱5、下层小风箱6、布风板7、二次大风箱9、可调挡板门2;其中上层小风箱5通过中间的布风板7与下层小风箱6上、下固定安装;所述可调挡板门2独立的分别设置在上层小风箱5和下层小风箱6两侧面,整个上层小风箱5和下层小风箱6安装在二次大风箱9内部,通过可调挡板门2与二次大风箱9可调节的连通。
[0024]所述上层小风箱5内部完全安装有燃烧器。布风板7上设置有开孔,孔上有螺纹,用于安装风帽。布风板7表面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增加布风板的刚性。上下两层小风箱通过布风板连接,布风板7上开孔,孔上有螺纹用以安装风帽,也可不安装。
[0025]其中下层小风箱6容积小,流速高,下层小风箱6的底面设置为中间高,两端部低的斜板结构,灰尘不易沉积。
[0026]还包括转动机构8,设置与可调挡板门2连接,用于调整可调挡板门2开启的角度,通过可调挡板门的开关来控制二次风流动通道,从而减少二次风箱的积灰风箱。
[0027]二次风箱分为上下两层小风箱,每层小风箱与二次大风箱通过可调挡板门连接。上下层小风箱有独立的可调挡板门2,可调挡板门2能够单独控制。
[0028]当低负荷时,所需二次风量小,关闭上层小风箱5的可调挡板门2,开启下层小风箱6的可调挡板门2,控制二次风从下层小风箱6进入上层小风箱5。
[0029]当高负荷时,所需二次风量大,同时开启上层小风箱5和下层小风箱6的可调挡板门2。二次风从上下两层小风箱同时进入。
[0030]其他负荷下,通过调节上下层小风箱的可调挡板门,可以控制进入上下层小风箱的风量和风压。
[0031]在燃烧器停运时,需要少量二次风对燃烧器进行冷却,开启下层小风箱6的可调挡板门2,调节一定量的二次风进入燃烧器区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结构包括上层小风箱(5)、下层小风箱(6)、布风板(7)、二次大风箱(9)、可调挡板门(2);其中上层小风箱(5)通过中间的布风板(7)与下层小风箱(6)上、下固定安装;所述可调挡板门(2)独立的分别设置在上层小风箱(5)和下层小风箱(6)两侧面,整个上层小风箱(5)和下层小风箱(6)安装在二次大风箱(9)内部,通过可调挡板门(2)与二次大风箱(9)可调节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小风箱(5)内部完全安装有燃烧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布风板(7)上设置有开孔,孔上有螺纹,用于安装风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层小风箱(6)的底面设置为中间高,两端部低的斜板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二次风箱积灰的风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8),设置与可调挡板门(2)连接,用于调整可调挡板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珺田绍钢周传明骆宏飞葛铭刘晓东何陆灿陈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