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027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包括:车架、以及能放置于横卧的压力筒内的前后滑移结构,车架能通过前后滑移结构在压力筒内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在车架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摆放的前部竖向安装板和后部竖向安装板,固定架放入前部竖向安装板和后部竖向安装板之间后,固定架前端铰接于前部竖向安装板上,固定架后端铰接于后部竖向安装板上;夹持机构安装座通过轴向滑移结构安装于固定架上。上述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结构简单、操作实用性强、省时省力,且无需人工搬运夹持机构,也无需借助传统滚轮架转动压力筒方位。借助传统滚轮架转动压力筒方位。借助传统滚轮架转动压力筒方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筒加工用辅助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压力筒11的筒壁上需要安装多个夹持机构12,各夹持机构12沿压力筒圆周方向分布在圆周的四个方位上:45
°
方位、135
°
方位、225
°
方位、315
°
方位,参见图1所示,且每个方位上的各夹持机构12位于压力筒11长度方向的深度也不相同。安装夹持机构12存在如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夹持机构12的外轴径由顶端向底端呈台阶状每段逐渐增大,且安装于压力筒11的筒壁上的夹持机构12的底端位于压力筒11内,夹持机构12的顶端则穿过压力筒11上对应的通孔13伸出压力筒11外,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因而夹持机构12需要从压力筒11的内部安装;而夹持机构12整体重量较重,大约为500kg,压力筒11内又无法实现起吊,因而夹持机构12只能依靠人力搬运,各夹持机构12位于压力筒11长度方向的深度不一,有的甚至约为8米左右,人力搬运非常困难、耗时耗力且存在的安全隐患较高。
[0003]第二,由于压力筒11重量较重且体积庞大,压力筒11重量约70吨,压力筒11的内径约为2米,压力筒11的长度约为10米,而各夹持机构12沿压力筒11圆周方向分布在圆周的四个方位上:45
°
方位、135
°
方位、225
°
方位、315
°
方位,在安装不同方位的夹持机构12时只能依靠传统滚轮架转动压力筒11方位,但依靠传统滚轮架转动压力筒11方位非常困难、耗时耗力且存在的安全隐患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实用性强、省时省力的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采用该工装无需人工搬运夹持机构,也无需借助传统滚轮架转动压力筒方位。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包括:车架、以及能放置于横卧的压力筒内的前后滑移结构,车架能通过前后滑移结构在压力筒内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从而使车架移动至压力筒的不同深度位置;在车架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摆放的前部竖向安装板和后部竖向安装板,固定架放入前部竖向安装板和后部竖向安装板之间后,固定架前端铰接于前部竖向安装板上,固定架后端铰接于后部竖向安装板上,从而使固定架能在外力推动下绕二个铰接点摆动;夹持机构安装座通过轴向滑移结构安装于固定架上。使用时,推动车架,使车架通过前后滑移结构移动至压力筒内需要安装夹持机构的深度位置,然后推动固定架,固定架在外力推动下绕二个铰接点摆动至压力筒上对应通孔所处角度后,夹持机构安装座能通过轴向滑移结构沿放置于夹持机构安装座内的夹持机构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放置于夹持机构安装座内的夹持机构伸入压力筒上对应的通孔中,此时就可以着手进行夹持机构的安装作业了。
[0006]本方案中前后滑移结构优先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的前后滑移结构包括:能放置于
横卧的压力筒内的导轨结构、以及设置于车架底部的滚轮组;导轨结构中的二条导轨与压力筒的轴线平行,车架通过滚轮组放置于导轨结构的二条导轨上且车架能通过滚轮组沿二条导轨向前或向后移动。
[0007]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其中,所述的固定架由前部固定架和后部固定架构成,前部固定架前端铰接于前部竖向安装板上,后部固定架后端铰接于后部竖向安装板上;所述的轴向滑移结构由前部滑移结构和后部滑移结构构成,夹持机构安装座的前端通过前部滑移结构安装于前部固定架上,夹持机构安装座的后端通过后部滑移结构安装于后部固定架上。
[0008]本方案中前部滑移结构和后部滑移结构优先采用螺旋结构,具体为:所述的前部滑移结构为:在前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螺杆安装架,第一螺杆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支撑于前部固定架上,第一螺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轴承支撑于第一螺杆安装架顶部,且第一螺杆的轴线与固定架的二个铰接点连线垂直,第一安装块通过其上的螺纹孔旋于第一螺杆上后与夹持机构安装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后部滑移结构为:在后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螺杆安装架,第二螺杆的底端通过第三轴承支撑于后部固定架上,第二螺杆的顶端通过第四轴承支撑于第二螺杆安装架顶部,且第二螺杆的轴线与固定架的二个铰接点连线垂直,第二安装块通过其上的螺纹孔旋于第二螺杆上后与夹持机构安装座的后端固定连接。需要调整夹持机构安装座位置时,同时旋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从而使整个夹持机构安装座相对于第一螺杆的轴线方向平稳地移动。
[0009]为便于旋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本方案还设置有方便操作人员握持的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的具体安装方式如下:第一螺杆的底端穿过第一轴承后从前部固定架下方伸出、与第一手轮固定连接;第二螺杆的底端穿过第三轴承后从后部固定架下方伸出、与第二手轮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其中,所述的前部固定架为由第一水平固定板和与前部竖向安装板平行的第一竖向固定板构成的L形固定架结构,前部滑移结构位于第一水平固定板上且夹持机构安装座通过前部滑移结构滑移的方向与第一水平固定板垂直,第一竖向固定板铰接于前部竖向安装板上;在前部竖向安装板上、环绕于第一竖向固定板与前部竖向安装板的铰接点的四周开设有五个前部定位孔:第一前部定位孔、第二前部定位孔、第三前部定位孔、第四前部定位孔和第五前部定位孔,五个前部定位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线上,且该圆周线的中心线和第一竖向固定板与前部竖向安装板的铰接点中心重叠,第一前部定位孔位于该圆周线的最下端位置,其余四个前部定位孔以第一前部定位孔为起点,沿该圆周线顺时针方向依次间隔45
°
、90
°
、90
°
、90
°
分布,即:第二前部定位孔与第一前部定位孔的夹角为45
°
,第三前部定位孔与第二前部定位孔的夹角为90
°
,第四前部定位孔与第三前部定位孔的夹角为90
°
,第五前部定位孔与第四前部定位孔的夹角为90
°
。在第一竖向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水平固定板处于水平位置时,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前部定位孔相对。所述的后部固定架为由第二水平固定板和与后部竖向安装板平行的第二竖向固定板构成的L形固定架结构,后部滑移结构位于第二水平固定板上且夹持机构安装座通过后部滑移结构滑移的方向与第二水平固定板垂直,第二竖向固定板铰接于前部竖向安装板上;在后部竖向安装板上、环绕于第二竖向固定板与后部竖向安装板的铰接点的四周开设有五个后部定位孔:第一后部定位孔、第二后部定位孔、第三后部
定位孔、第四后部定位孔和第五后部定位孔,五个后部定位孔位置分别与五个前部定位孔位置一一对应;在第二竖向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位置与第一定位孔位置对应。当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前部定位孔位置对应时,第二定位孔同样与相对应的后部定位孔位置对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以及能放置于横卧的压力筒内的前后滑移结构,车架能通过前后滑移结构在压力筒内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从而使车架移动至压力筒的不同深度位置;在车架上固定设置有竖向摆放的前部竖向安装板和后部竖向安装板,固定架放入前部竖向安装板和后部竖向安装板之间后,固定架前端铰接于前部竖向安装板上,固定架后端铰接于后部竖向安装板上,固定架能在外力推动下绕二个铰接点摆动;夹持机构安装座通过轴向滑移结构安装于固定架上,固定架在外力推动下绕二个铰接点摆动至压力筒上对应通孔所处角度后,夹持机构安装座能通过轴向滑移结构沿放置于夹持机构安装座内的夹持机构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放置于夹持机构安装座内的夹持机构伸入压力筒上对应的通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滑移结构包括:能放置于横卧的压力筒内的导轨结构、以及设置于车架底部的滚轮组;导轨结构中的二条导轨与压力筒的轴线平行,车架通过滚轮组放置于导轨结构的二条导轨上且车架能通过滚轮组沿二条导轨向前或向后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由前部固定架和后部固定架构成,前部固定架前端铰接于前部竖向安装板上,后部固定架后端铰接于后部竖向安装板上;所述的轴向滑移结构由前部滑移结构和后部滑移结构构成,夹持机构安装座的前端通过前部滑移结构安装于前部固定架上,夹持机构安装座的后端通过后部滑移结构安装于后部固定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部滑移结构为:在前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螺杆安装架,第一螺杆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支撑于前部固定架上,第一螺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轴承支撑于第一螺杆安装架顶部,且第一螺杆的轴线与固定架的二个铰接点连线垂直,第一安装块通过其上的螺纹孔旋于第一螺杆上后与夹持机构安装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后部滑移结构为:在后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螺杆安装架,第二螺杆的底端通过第三轴承支撑于后部固定架上,第二螺杆的顶端通过第四轴承支撑于第二螺杆安装架顶部,且第二螺杆的轴线与第一螺杆的轴线平行,第二安装块通过其上的螺纹孔旋于第二螺杆上后与夹持机构安装座的后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筒夹持机构安装工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振贤周叶红陈卫国朱鼎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海陆沙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