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85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元件、枢接于绝缘本体上的门构件、用以驱动门构件的弹性元件及用以固持光元件的固持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光元件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扣持块,所述固持体设有抵压于光元件后端的基部,自所述基部朝扣持块方向延伸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用以与所述扣持块相扣持的扣持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固持体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连接器中,通常会增设固持体或定位装置来防止导电端子尾部的错位现象发生,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考中国专利公告第2554640Y号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扣持在绝缘本体前端的对接部、门构件、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元件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后端的固持体,该固持体抵压于光元件后端而将光元件稳固于绝缘本体内,然而,固持体通过其外侧的卡健与绝缘本体内侧的卡健卡扣配合,由于两卡健是硬干涉配合,组装时卡健受力较大,组装难度高,且容易刮伤卡健塑胶,随着电连接器的多次使用,固持体与绝缘本体之间难免会产生松动,以至影响电连接器的使用功能。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方便的电连接器。为达成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元件、枢接于绝缘本体上的门构件、用以驱动门构件的弹性元件及用以固持光元件的固持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光元件的容置槽,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扣持块,所述固持体设有抵压于光元件后端的基部,自所述基部朝扣持块方向延伸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用以与所述扣持块相扣持的扣持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固持体组装容易、方便,该电连接器多次使用后,固持体仍可通过其弹性部与绝缘本体紧密卡扣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与对接插头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与对接插头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固持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用以供对接插头200插接,其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绝缘本体1内的光元件2、弹性元件3、枢接于绝缘本体1上的门构件4、固持体5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部的遮蔽壳体6。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0及自主体部10一体向前延伸并突伸出主体部10外表面的矩形对接部11,对接部11前表面110为该电连接器100供对接插头200对接的对接面110,主体部10后表面101为该电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的安装面101,安装面101与对接面110相互平行设置,主体部10包括顶部12、底部13及连接顶部12、底部13的两侧部14,对接部11中间设有贯穿对接部11至主体部10内的插接孔15,该插接孔15用以收容对接插头200,插接孔15的两侧中部分别凹设有向外延伸出对接面110的方形凹槽150,该方形凹槽150用以与对接插头200两侧部的半圆形凸块201配合,插接孔15的底部凹设有与对接插头200底部的第一凸部204配合的扣合部152,在插接孔13前缘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向内侧凸伸的三角形阻挡部151,其与对接插头200底部的倾斜部203相对应,可防止对接插头200误插,该阻挡部151位于门构件4底部可阻止门构件4向外翻转;主体部10后端设有安装固持体5的收容空间16,收容空间16的两内侧分别设有卡扣部160,收容空间16与插接孔15之间设有隔板17相隔开,隔板17上凹设有用以收容光元件2的容置槽170,容置槽170内壁设有若干凸伸入容置槽170内的用以固定光元件的凸肋171,容置槽170与插接孔15之间设有圆形通孔172,以便于光元件2的光线透射,隔板17的顶部还凸设有扣持块173,扣持块173后端具有倾斜的导引面174;主体部10内还设有位于插接孔15、隔板17及插接孔15上方的中空部18,该中空部18向后延伸而与收容空间16相连通,中空部18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固持槽180,固持槽180的前端设有圆弧形的容置孔181;主体部10顶端的右侧向后延伸有一圆形第一定位柱19,第一定位柱19内设有第一圆孔190,该第一圆孔190向前延伸并贯穿主体部10至主体部10前表面,主体部10的两侧部14凸设有位于上下位置的两卡块140,两侧部14还凹设有位于两卡块140之间的导引槽141,该导引槽141向前延伸至主体部10前表面,主体部10底部13内侧凹设有位于收容空间16下方的收容槽130。光元件2包括接收部20及固持于接收部20上的连接端子21,连接端子21包括竖直设置的舆接收部20相连接的连接部22及自连接部22沿对接插头200插入方向而向后延伸的尾部23,该尾部23用以与电路板(未图示)相连接。弹性元件3为一扭簧,其包括位于两侧的圆弧状本体部31、连接于两圆弧状本体部31之间的固定部32及分别自两本体部31向外弯折延伸的抵持部33。门构件4顶端向外侧延伸有一对转轴40,于转轴40的下方凸设有横向设置的凸条41,该凸条41可对接插头200顶部的第二凸部202相扣持而促使对接插头200进入插接孔15内。固持体5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基部50、自基部50水平向前延伸的水平部51、一对延伸臂52、弹性部53及自基部50后表面向后水平延伸的第二定位柱54,基部50的前端具有向外侧凸出的卡块500,基部50底部设有沿对接插头200插入方向延伸的抵接壁501,抵接壁501向下凸设有与绝缘本体1收容空间16下方的收容槽130相配合的压接部502,延伸臂52设于水平部51的下方两侧,两延伸臂52的末端设有弧形凹陷520,而弹性部53设于两延伸臂52之间,弹性部53的前端设有向下凸出的扣持部530,扣持部530前部具有倾斜面531,第二定位柱54上设有第二圆孔540。遮蔽壳体6由一金属板材弯折而成,其包括前壁61及连接前壁61的左、右两侧壁62,前壁61上设有供绝缘本体1对接部11穿过的开口610及与绝缘本体1定位柱19内的圆孔190相对应的固持孔611,两侧壁62上分别开设有与绝缘本体1侧部14卡块140配合的卡孔620,及向内侧凸设有与绝缘本体1侧部14的导引槽141配合的凸部621,两侧壁62还分-->别向后延伸有交错设置的两第一固持脚622、第二固持脚623,第一固持脚622末端设有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6220,而第二固持脚623上设有凸肋6230,如此设计,可增加固持脚622、623与电路板(未图示)的固持效果。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组装时,首先,将弹性元件3套设于门构件4转轴40上,再将门构件4自后向前穿过中空部18,而将门构件4安装于对接部11前部,门构件4的转轴40枢接于中空部18两侧固持槽180的前端的容置孔181内,抵持部33抵持于固持槽180内壁,门构件4在弹性元件3固定部32的驱动下而向外翻转抵靠于插接孔15前部的阻挡部151上;其次,将光元件2收容于插接孔15后方的容置槽170内,其连接端子2尾部23收容于绝缘本体1收容空间16下方的收容槽130内而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1安装面101,再将固持体6向前组设于绝缘本体1内,固持体5基部50固持于绝缘本体1后端的收容空间16内并抵压于光元件2接收部20上,与绝缘本体1共同夹持固定,其水平部51、延伸臂52及弹性部53收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元件、枢接于绝缘本体上的门构件、用以驱动门构件的弹性元件及用以固持光元件的固持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光元件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扣持块,所述固持体设有抵压于光元件后端的基部,自所述基部朝扣持块方向延伸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用以与所述扣持块相扣持的扣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元件、枢接于绝缘本体上的门构件、用以驱动门构件的弹性元件及用以固持光元件的固持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光元件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扣持块,所述固持体设有抵压于光元件后端的基部,自所述基部朝扣持块方向延伸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用以与所述扣持块相扣持的扣持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块上设有导引扣持部插入的导引面,所述扣持部设有与导引面配合的倾斜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侧部,所述侧部内侧凸设有卡扣部,所述固持体上设有与卡扣部扣持的卡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元件包括接收部及固持于接收部上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连接接收部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延伸的尾部,所述绝缘本体凹设有收容尾部的收容槽,所述固持体设有与收容槽配合的压接部,所述压接部抵压于尾部上而将尾部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自连接部沿对接插头插入方向延伸而成,所述固持体设有自基部沿对接插头插入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闻尧中华郑启升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