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82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涉及卧式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内腔固定套装有炉胆,所述炉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锅炉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柱,所述炉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内腔活动套装有封堵塞。该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通过在炉胆左端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送气管,在送气管的后端固定安装气泵,使送气管的内腔固定套装有支板,在支板的左侧通过弹簧套和支撑弹簧连接有封堵片,使封堵环固定套装在送气管的内腔,在使用时方便使气泵向炉胆的内部加气,使炉胆的内腔出与高压状态,能将所有煤渣压碎。能将所有煤渣压碎。能将所有煤渣压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卧式锅炉
,具体为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卧式蒸汽锅炉是指卧式设计的蒸汽锅炉,按照燃料分为卧式电蒸汽锅炉、卧式燃油蒸汽锅炉、卧式燃气蒸汽锅炉和卧式燃煤蒸汽锅炉等,卧式蒸汽锅炉由于烟气流程长、排烟速度慢、热效率高,所以十分节能,选用新型耐火材料,无预热负荷,热效率高、气压稳定,在短时间内便可产生高品质的蒸汽,燃烧时噪音低、燃料消耗量低、烟气排放量小、无污染、燃烧完全,从而节约了燃料费,提高了经济性,是环保型节能产品,精巧美观因产品的不断革新和改进加强了实用性,造型新颖、结构紧凑、立式小巧,特别是体积小、无需基础、安装方便、外型美观、色彩柔和,与环境协调一致,富有艺术感,安全可靠采用全自动微电脑控制系统,锅炉运行自动控制,功能齐全,可设定准确时间、启动时间、停止时间,还具有自我诊断功能,锅炉运行当中一旦发生异常现象,自动中断供水和燃烧,并发出声光报警,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经久耐用设计细致、选材严格,采用高新技术精心制作,具有最优秀的防腐性、耐久性和坚固性。
[0003]卧式锅炉在加热时需通过煤炭的燃烧对锅炉进行加热,在锅炉使用完毕后,由于卧式锅炉的炉胆较长,在内部燃烧完毕后煤渣排出较难,而直接采用通透式排渣,通常难以排出所有的煤渣,并且较大的煤渣会造成堵塞,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内腔固定套装有炉胆,所述炉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锅炉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柱,所述炉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内腔活动套装有封堵塞,所述液压伸缩柱输出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0006]可选的,所述锅炉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炉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燃烧机,所述气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07]可选的,所述送气管的内腔固定套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套,所述支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送气管的内腔固定套装有封堵环,所述支撑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封堵片。
[0008]可选的,所述封堵环的前侧与封堵片的后侧贴合。
[0009]可选的,所述封堵塞的长度值与排料管的长度值相同,所述封堵塞的右侧与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排料管的底面开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的长度值与排料管的直径
值相同,所述排料管的内径值与封堵塞的直径值相同。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通过在炉胆左端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送气管,在送气管的后端固定安装气泵,使送气管的内腔固定套装有支板,在支板的左侧通过弹簧套和支撑弹簧连接有封堵片,使封堵环固定套装在送气管的内腔,在使用时方便使气泵向炉胆的内部加气,使炉胆的内腔出与高压状态,能将所有煤渣压碎。
[0013]2、该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通过在炉胆的右侧连接有排料管,使锅炉的右侧连接有液压伸缩柱,在液压伸缩柱输出轴的右端连接有连接板,使连接板的左端连接封堵塞,使封堵塞适配排料管的内径值,在使用时方便通过封堵塞将炉胆的右端封堵,保持炉胆的内腔密闭,同时通过排料管底部的排渣口,方便将煤渣喷出,提高清洁速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刨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送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排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锅炉;2、支架;3、炉胆;4、燃烧机;5、送气管;6、支板; 7、弹簧套;8、支撑弹簧;9、封堵环;10、封堵片;11、气泵;12、支撑块; 13、液压伸缩柱;14、连接板;15、封堵塞;16、排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包括锅炉1,锅炉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2,炉胆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燃烧机4,气泵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通过气泵11的设置,在使用时方便配合送气管5向炉胆3的内腔加气,使炉胆3的内腔气压处于高压状态,方便将炉胆3的内腔较大的煤渣块进行压碎,防止煤渣块造成堵塞,锅炉1的内腔固定套装有炉胆3,炉胆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送气管5,送气管 5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气泵11,通过送气管5的设置,在使用时方便限制送气管5的气流方向为单向气流,使送气管5的内腔仅能由右向左加气,防止炉胆3的内腔气压的泄漏,影响炉胆3的内腔的气压的稳定性,方便装置地使用,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1]请参阅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送气管5的内腔固定套装有支板6,支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套7,支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8,送气管5的内腔固定套装有封堵环9,支撑弹簧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封堵片10,弹簧套7和支撑弹簧8的设置,方便将封堵片10向左推动,防止炉胆3的内腔气压的泄漏,使气泵11向送气管5的内腔加气,气体进入送气管 5的内腔,随后气体会推动封堵片10向前运动,使封堵片10将支撑弹簧8向前压缩,使支撑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使气体通过送气管5进入炉胆3的内腔,方便对炉胆3的内腔加压,封堵环9的前侧与封堵片10的后侧贴合,封堵环9和封堵片10起到封闭送气管5的作
用,防止送气管5的内腔气流的回流,防止炉胆3的内腔气压过大时,送气管5会泄漏气压。
[0022]请参阅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锅炉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柱13,炉胆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管16,排料管16的内腔活动套装有封堵塞15,液压伸缩柱13输出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封堵塞15的长度值与排料管16的长度值相同,封堵塞15的右侧与连接板14的左侧固定连接,控制液压伸缩柱13的输出轴伸出,使液压伸缩柱13推动连接板 14向右运动,使连接板14带动封堵塞15向右运动,使排料管16的底端的排渣口处于打开状态,随后炉胆3的内腔煤渣会通过排料管16的底端喷出,方便将炉胆3的内腔煤渣排出,排料管16的底面开设有排渣口,排渣口的长度值与排料管16的直径值相同,排料管16的内径值与封堵塞15的直径值相同,连接板14和封堵塞15将排料管16封堵,使炉胆3的内腔气压增加,随气压的增加会将炉胆3的内腔煤渣挤压破碎,防止排渣过程中堵塞,能有效增加炉胆3排渣的速度,有效增加了炉胆3内腔的洁净程度,方便装置的使用。
[0023]综上,该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的内腔固定套装有炉胆(3),所述炉胆(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送气管(5),所述送气管(5)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气泵(11),所述锅炉(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柱(13),所述炉胆(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管(16),所述排料管(16)的内腔活动套装有封堵塞(15),所述液压伸缩柱(13)输出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2),所述炉胆(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燃烧机(4),所述气泵(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锅炉的出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管(5)的内腔固定套装有支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素英肖性俊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市怡龙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