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封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66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8
在中间筒(13)的外周面(13os)中自轴向上的两侧夹着液室(15)和通路(16)的各位置分别设有遍及周向上的全长地延伸并压接于外筒(11)的内周面(11is)的主密封突部(23),在中间筒(13)的外周面(13os)中被两个主密封突部(23)在轴向上夹着且自轴向上的两侧夹着液室(15)和通路(16)的各位置分别设有遍及周向上的全长地延伸并压接于外筒(11)的内周面(11is)的外侧密封突部(22),在两个外侧密封突部(22)中的至少一者中在周向上远离了液室(15)的部分形成有朝向径向上的内侧凹陷并沿轴向贯通的凹陷部(24)。轴向贯通的凹陷部(24)。轴向贯通的凹陷部(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封衬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封衬套。
[0002]本申请基于2019年8月27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

154531号、2019年8月27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

154532号、2019年8月27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

154537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0003]以往以来,公知有一种液封衬套,该液封衬套包括:外筒和内筒,该外筒安装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者,该内筒安装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并且设于外筒的内侧;中间筒,其设于外筒与内筒之间;以及弹性体,其将内筒的外周面和中间筒的内周面连结,在外筒的内侧设有两个液室和使这两个液室彼此连通的通路。
[0004]作为这种液封衬套,公知有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在中间筒的外周面,在自沿着该液封衬套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的两侧夹着液室和通路的各位置,沿轴向空开间隔地各设有两个遍及周向上的全长地延伸并压接于外筒的内周面的主密封突部、或者设有压接于外筒的内周面的密封构件。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7

2696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在所述以往的液封衬套中,在向两个液室和通路注入液体时,在轴向上互相相邻的两个主密封突部彼此之间残留空气,而可能导致该空气包含在液体中。
[0010]在所述以往的液封衬套中,在向外筒内嵌合中间筒之前,若不使外筒和中间筒位于同轴,则在该嵌合时,可能导致例如在密封构件的局部作用有过大的负荷等。
[0011]在所述以往的液封衬套中,在振动输入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液体自一个液室泄漏,该液体不通过通路而是进入于另一液室,由此无法发挥预期的防振性能。
[0012]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向两个液室和通路注入液体时空气残留并包含在液体中的液封衬套。
[0013]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向外筒内嵌合中间筒的液封衬套。
[0014]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振动输入时,即使液体自一个液室泄漏,也能够抑制该液体进入另一液室的液封衬套。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封衬套,该液封衬套包括:外筒和内筒,该外筒安装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者,该内筒安装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
一者,并且设于所述外筒的内侧;中间筒,其设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以及弹性体,其将所述内筒的外周面和所述中间筒的内周面连结,在所述外筒的内侧设有两个液室和使这两个液室彼此连通的通路,其中,在所述中间筒的外周面中自沿着该液封衬套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的两侧夹着所述液室和所述通路的各位置分别设有遍及周向上的全长地延伸并压接于所述外筒的内周面的主密封突部,在所述中间筒的外周面中被两个所述主密封突部在轴向上夹着且自轴向上的两侧夹着所述液室和所述通路的各位置分别设有遍及周向上的全长地延伸并压接于所述外筒的内周面的外侧密封突部,在两个所述外侧密封突部中的至少一者中在周向上远离了所述液室的部分形成有朝向径向上的内侧凹陷并沿轴向贯通的凹陷部。
[0017]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在向两个液室和通路注入液体时空气残留并包含在液体中。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中间筒容易地嵌合于外筒内。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振动输入时,即是液体自一个液室泄漏,也能够抑制该液体进入于另一液室。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液封衬套的轴向上的中央部的横剖视图。
[0022]图2是表示图1中第1纵密封突部、第2纵密封突部以及定位突部所位于的部分的II

II线向视剖视图。
[0023]图3是自图1和图2的液封衬套拆除了外筒的状态下从径向上的外侧观察的位于周向上相邻的液室彼此之间的部分的图。
[0024]图4是从径向上的外侧观察的中间筒中位于两个贯通孔彼此之间的中间部分的图。
[0025]图5是表示图3中避开了第1纵密封突部、第2纵密封突部以及定位突部的部分的纵剖视图。
[0026]图6是图3的VI

VI线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液封衬套。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液封衬套1具备:外筒11和内筒12,该外筒11被安装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者,该内筒12被安装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并且设于外筒11的内侧;中间筒13,其设于外筒11与内筒12之间;以及弹性体14,其将内筒12的外周面12os和中间筒13的内周面13is连结,在外筒11的内侧设有两个液室15以及使这两个液室15彼此连通的通路16。
[0029]在图示的例子中,设有两个通路16。在液室15以及通路16例如封入有乙二醇、水、或者硅油等液体。此外,通路16也可以是一个。
[0030]例如通过使液室15和通路16在进行了减压的状态下与储存有液体的密封罐连通,从而向液室15和通路16注入液体。
[0031]外筒11、内筒12以及中间筒13与共用轴(中心轴线)O同轴地配设。以下,将沿着共用轴O的方向称作轴向,从轴向观察,将与共用轴O交叉的方向称作径向,将绕共用轴O绕转的方向称作周向。在轴向上,将液封衬套1的中央部侧称作内侧,将远离液封衬套1的中央部的一侧称作外侧。
[0032]外筒11、内筒12、中间筒13、弹性体14、液室15以及通路16各自的轴向上的中央部一致。
[0033]内筒12具备第1筒体12a、自径向上的外侧包围第1筒体12a的第2筒体12b、将第1筒体12a的外周面和第2筒体12b的内周面连结的连结橡胶12c。第1筒体12a和第2筒体12b形成为筒状。从轴向观察,第1筒体12a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以及第2筒体12b的内周面构成圆形状,第2筒体12b的外周面构成四边形状。第2筒体12b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内筒12也可以不具有连结橡胶12c。
[0034]中间筒13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等形成。中间筒13嵌合于外筒11内。在中间筒13沿周向空开间隔地形成有两个贯通孔13a,这两个贯通孔13a在径向上互相相对。贯通孔13a形成于中间筒13中位于比轴向上的两端部靠轴向上的内侧的位置的部分的轴向上的整个区域。在中间筒13的外周面13os设有覆盖橡胶26。覆盖橡胶26与弹性体14一体地形成。在中间筒13中位于周向上互相相邻的贯通孔13a彼此之间的位置的各部分的外周面与外筒11的内周面11is之间分别设有通路16。
[0035]以下,将中间筒13中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液封衬套,其包括:外筒和内筒,该外筒安装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任一者,该内筒安装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并且设于所述外筒的内侧;中间筒,其设于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以及弹性体,其将所述内筒的外周面和所述中间筒的内周面连结,在所述外筒的内侧设有两个液室和使这两个液室彼此连通的通路,其中,在所述中间筒的外周面中自沿着该液封衬套的中心轴线的轴向上的两侧夹着所述液室和所述通路的各位置分别设有遍及周向上的全长地延伸并压接于所述外筒的内周面的主密封突部,在所述中间筒的外周面中被两个所述主密封突部在所述轴向上夹着且自所述轴向上的两侧夹着所述液室和所述通路的各位置分别设有遍及所述周向上的全长地延伸并压接于所述外筒的所述内周面的外侧密封突部,在两个所述外侧密封突部中的至少一者中在所述周向上远离了所述液室的部分形成有朝向径向上的内侧凹陷并沿轴向贯通的凹陷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封衬套,其中,在所述中间筒的所述外周面中与所述液室在周向上相邻且自所述轴向上的两侧夹着所述通路的各位置分别设有内侧密封突部,该内侧密封突部沿所述周向延伸,并压接于所述外筒的内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封衬套,其中,在所述中间筒的所述外周面中与所述液室在所述周向上相邻且自所述轴向上的两侧夹着所述通路的各位置分别设有第1纵密封突部,该第1纵密封突部沿所述轴向延伸,并压接于所述外筒的所述内周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封衬套,其中,在所述轴向上互相相邻的所述主密封突部与所述外侧密封突部之间设有凹部,该凹部朝向径向上的内侧凹陷,且至少局部的所述周向上的位置与所述凹陷部的所述周向上的位置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封衬套,其中,所述主密封突部形成为随着朝向所述径向上的外侧去而朝向沿着所述轴向的、所述外侧密封突部侧延伸的凸缘状。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封衬套,其中,在所述中间筒的所述外周面中位于比所述主密封突部靠沿着所述轴向的、所述外侧密封突部的相反侧的位置的部分设有遍及所述周向上的全长地延伸并压接于所述外筒的所述内周面的端密封突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封衬套,其中,在所述中间筒的所述外周面中位于比所述液室和所述通路靠沿着该液封衬套的中心轴线的所述轴向上的外侧的位置的所述轴向上的两端部沿周向空开间隔地各设有多个定位突部,该定位突部沿所述轴向延伸,并压接于所述外筒的所述内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封衬套,其中,在所述中间筒的所述外周面的所述轴向上的所述两端部沿所述轴向空开间隔地各设
有多个突部列,该突部列通过所述定位突部沿周向空开间隔地设置多个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封衬套,其中,所述主密封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田真树大津一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