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66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涉及床上用品及其相关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吸取组件,吸取组件的一侧方设置有蓬松机外壳,吸取组件包含有吸风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吸风机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横板,横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电子秤,横板靠近吸风机的侧表面前部连接有内螺纹空心块,内螺纹空心块的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吸取组件、电子秤和显示屏结构,使得人们通过操控吸取组件向背靠枕罩的内部填充棉花,实现了背靠枕罩内部填充棉花的机械化,通过电子秤和显示屏的配合工作,便于使用者确定背靠枕罩内部填充的棉花的量是否符合标准。罩内部填充的棉花的量是否符合标准。罩内部填充的棉花的量是否符合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床上用品及其相关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枕头指的是一种睡眠工具。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市面上出现的枕头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背靠枕属于枕头的范畴。背靠枕由枕芯和枕套组成,其中,枕芯为棉花材质。人们在制作背靠枕时,需要操控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向枕套的内部填充棉花,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工作时,需要人们手工的向背靠枕罩的内部填充棉花,进而增加了人们的劳动量,降低了向背靠枕罩的内部填充棉花的工作效率;
[0004]2、现有的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上没有设置称量组件,进而导致人们无法从现有的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了解到背靠枕的重量,进而不便于人们确定背靠枕罩内部填充棉花的量是否符合标准。
[0005]因此,现有的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通过设置吸取组件、电子秤和显示屏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包括吸取组件,吸取组件的一侧方设置有蓬松机外壳,吸取组件包含有吸风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吸风机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蓬松机外壳的一侧表面中部位置上,吸风机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横板,横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电子秤,横板靠近吸风机的侧表面前部连接有内螺纹空心块,内螺纹空心块的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屏。
[0009]进一步地,吸风机的下表面设置有机座组件,机座组件包含有弧形槽座和支撑脚,吸风机的外表面下部和弧形槽座的内部上表面连接,弧形槽座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均连接有支撑脚,具体地,弧形槽座的存在,用来存放和支撑吸风机,支撑脚的存在,用来支撑弧形槽座。
[0010]进一步地,蓬松机外壳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均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含有安装块和万向轮,安装块的上表面连接在蓬松机外壳的下表面四个角落上,安装块的下表面中部连接有万向轮,具体地,万向轮的存在,对蓬松机外壳进行支撑,便于使用者移动蓬松机外壳。
[0011]进一步地,横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含有支脚组件和支架组件,具
体地,支脚组件的存在,用来支撑支架组件,支架组件的存在,用来支撑横板。
[0012]进一步地,支架组件包含有第一杆、下开口轴、回形框和第二杆,回形框的下表面四个角落上均连接有下开口轴,下开口轴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一杆,下开口轴的内表面连接有第二杆,第一杆的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杆,第二杆的外表面前后对称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内表面一端连接在下开口轴的外表面上,连接杆的外表面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具体地,回形框的存在,用来支撑横板,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存在,用来连接下开口轴,连接杆的存在,用来连接第一杆和下开口轴,同时,用来连接第二杆和下开口轴。
[0013]进一步地,支脚组件包含有连接轴和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面中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插接在下开口轴的内部,连接轴的内表面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的一端贯穿下开口轴和连接轴螺纹连接,具体地,下开口轴的存在,便于使用者确定连接轴和回形框之间的位置,进而便于使用者确定支撑柱和回形框之间的位置。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吸取组件结构,吸取组件的一侧方设置有蓬松机外壳,吸取组件包含有吸风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吸风机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蓬松机外壳的一侧表面中部位置上,吸风机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如此设计,使得使用者将第一连接管插入背靠枕罩的内部,接着,使用者启动吸风机,使得棉花依次经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进入背靠枕罩的内部,进而实现了背靠枕罩内部填充棉花的机械化,进而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量,增加了背靠枕罩内部填充棉花的工作效率。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电子秤和显示屏结构,第一连接管的下方设置有横板,横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电子秤,横板靠近吸风机的侧表面前部连接有内螺纹空心块,内螺纹空心块的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屏,如此设计,使得该装置中的电子秤对背靠枕进行称量,重量的数字显示在显示屏上,进而便于使用者了解到背靠枕的重量,进而便于使用者确定背靠枕罩内部填充的棉花的量是否符合标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俯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仰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件和横板的连接爆炸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蓬松机外壳;11、移动组件;111、安装块;112、万向轮;2、吸取组件;21、吸风机;22、第一连接管;23、第二连接管;24、机座组件;241、弧形槽座;242、支撑脚;3、显示屏;4、电子秤;5、支撑组件;51、支脚组件;511、连接轴;512、第一螺栓;513、支撑柱;52、支架组件;521、第二螺栓;522、第一杆;523、下开口轴;524、回形框;525、连接杆;526、第二杆;53、横板;54、内螺纹空心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包括吸取组件2,吸取组件2的一侧方设置有蓬松机外壳1,吸取组件2包含有吸风机21、第一连接管22和第二连接管23,吸风机21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3,第二连接管23的一端连接在蓬松机外壳1的一侧表面中部位置上,吸风机21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2的下方设置有横板53,横板53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电子秤4,横板53靠近吸风机21的侧表面前部连接有内螺纹空心块54,内螺纹空心块54的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屏3,具体地,使用者将第一连接管22的一端沿背靠枕罩的开口端插入背靠枕罩的内部;
[0024]接着,使用者连通吸风机21、电子秤4和显示屏3的外接电源,其中,电子秤4和显示屏3之间电性连接,接着,使用者使用外界控制端打开吸风机21,使得蓬松机外壳1内部的棉花进入第二连接管23的内部,接着,第二连接管23内部的棉花进入第一连接管22的内部,接着,第二连接管23内部的棉花进入背靠枕罩的内部;
[0025]接着,电子秤4对背靠枕进行称量,显示屏3上显示电子秤4所称得的背靠枕的重量,当显示屏3上所显示的数字小于设定值时,使用者继续操作吸风机21向背靠枕罩的内部加入棉花;当显示屏3上所显示的数字大于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包括吸取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组件(2)的一侧方设置有蓬松机外壳(1),所述吸取组件(2)包含有吸风机(21)、第一连接管(22)和第二连接管(23),所述吸风机(21)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3),所述第二连接管(23)的一端连接在蓬松机外壳(1)的一侧表面中部位置上,所述吸风机(21)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2),所述第一连接管(22)的下方设置有横板(53),所述横板(53)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有电子秤(4),所述横板(53)靠近吸风机(21)的侧表面前部连接有内螺纹空心块(54),所述内螺纹空心块(54)的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屏(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21)的下表面设置有机座组件(24),所述机座组件(24)包含有弧形槽座(241)和支撑脚(242),所述吸风机(21)的外表面下部和弧形槽座(241)的内部上表面连接,所述弧形槽座(241)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均连接有支撑脚(2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靠枕生产用内部充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机外壳(1)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均设置有移动组件(11),所述移动组件(11)包含有安装块(111)和万向轮(112),所述安装块(111)的上表面连接在蓬松机外壳(1)的下表面四个角落上,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冠贤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乐雅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