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54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母座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内部具有一插槽,插槽的长边方向具有一凸肋,相对于凸肋的绝缘本体一侧具有一缺口,缺口下方设有一卡槽;复数个导电端子,分设于这些插槽内,这些导电端子的一端为凸设并延伸于绝缘本体外;以及一金属外壳,供于绝缘本体套合,金属外壳一侧边具有一接合端;其中,金属外壳的接合端下缘分设有一卡合部,上缘则分设有一向内倒勾的翼片,而卡合部可插入卡槽并与其达到相互套合的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母座连接器
本技术关于一种母座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供具有若干线缆的公座连接器接合的母座连接器。先前技术由于日本平成14年1月18日(2002/1/18)揭露公开特开2002-15816号一种「雌型连接器」。如图1所示,其包含:一绝缘本体(10),其长边方向具有一凹部(19),多个接触端子(17),设置于凹部(19)内,其一端凸出绝缘本体(10)向外延伸。一框状的金属外壳(20),组装于绝缘本体(10)周围并紧密接合,其一边有开口部(23)。其特征在于,于金属外壳(20)的开口部(23)的两侧表面上设有卡合部(29),其利用金属外壳(20)的弹性,达到与绝缘本体(10)的被卡合部(13)相互嵌合的效果。并且,进一步于金属外壳(20)的开口部(23)的两侧设有段部(27),同时在绝缘本体(10)设有段部(27)接合的当接部(15),藉由段部(27)与当接部(15)的接合作用,使金属外壳(20)与绝缘本体(10)达到紧密接合。然而,习知连接器的组装是将已弯制成形的两卡合部(29),挤进被卡合部(13)内,且段部(27)与当接部(15)的接合方式,必须是将段部(27)向内弯折才能使段部(27)进入当接部(15)内。此种制程不仅组装、品管不易,亦十分容易造成连接器产品品质不良,与公端对接所发生的问题则会相对增加。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便利,品质优良,同时具有与公座连接器产生良好的电性连接的母座连接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与公座连接器连接时,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防电磁干扰(EMI)的屏蔽效果。-->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母座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内部具有一插槽,长边方向具有一凸肋,相对于凸肋的一侧具有一缺口,其下方设有一卡槽。若干导电端子分设于插槽内,其一端凸设并延伸于绝缘本体外,以及一金属外壳供与绝缘本体套合,其一侧边具有一接合端。其中,金属外壳的接合端下缘分设有一卡合部,上缘则分设有一向内倒勾的翼片,使卡合部与卡槽相互套合。附图简单说明图1为绘示习知连接器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绝缘本体其中一侧视立体图。图5为图2中的绝缘本体另一侧视立体图。图6为图2中金属壳体翼片成形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上视图。图8为绘示图7的A-A剖视图。图9为绘示本技术后侧轮廓的一角度立体图。图10为绘示本技术底部轮廓的一角度立体图。图11为绘示本技术与公座连接器接合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母座连接器2  公座连接器3  卡点-->10  绝缘本体101 凸缘102 定位部103 段部11  凸柱12  插槽14  凸肋16  缺口18  卡槽17  端子槽19  隆起部20  金属外壳21  焊接片22  接合端23  开口24  卡合部26  弯折片27  翼片29  凸点30  导电端子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详细揭露并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2~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母座连接器(1),其包含:一绝缘本体(10)内部具有一插槽(12),插槽(12)长边方向具有一凸肋(14),使插槽(12)呈现一凹字形。相对于凸肋(14)的一侧具有一缺口(16),缺口(16)下方设有一卡槽(18)。其中,卡槽(18)的前缘,亦即缺口(16)的正下方设有一隆起部(19)。多数根导电端子(30),分设于插槽(12)的相应端子槽(17)内,这些导电端子(30)的一端为凸设并延伸于绝缘本体(10)外,而这些凸设的导电端-->子(30)为与印刷电路板(图未绘示)焊接之用。一呈矩形框体的金属外壳(20),供与前述的绝缘本体(10)套合,金属外壳(20)其中一侧具有一接合端(22),其略具有缝隙。其中,金属外壳(20)的接合端(22)下缘分设有一卡合部(24),上缘则分设有一向内倒勾的翼片(27),本技术藉由两卡合部(24)与卡槽(18)的设计,达到相互套合的目的。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组装方式是将金属外壳(20)自然的插接在绝缘本体(10)中,不需改变或迫使任何构件形状。在整体制程上,连接器的生产较能获得一致的品质。其中,两卡合部与卡槽(18)嵌合后,需进一步将卡合部(24)予以弯折成一弯折片(26),得与卡槽(18)相互扣合。除此之外,两弯折片(26)藏在隆起部(19)中,意即,其弯折后的厚度并不会妨碍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焊接。本技术为达接合的目的,绝缘本体(10)的另一侧设置有两凸柱(11),与金属外壳(20)的开口(23)扣接。其它设置则是与电路板焊接用,诸如金属外壳(20)的下缘四周设有焊接片(21),绝缘本体(10)则相应设置有段部(103)。而且绝缘本体(20)的底部具有两定位部(102),供与电路板(图未绘示)定位。其中,在绝缘本体(20)的下缘四周更具有一凸缘(101),供导电端子(30)的一端凸设,其主要功用是防止导电端子(30)与金属外壳(20)产生接触而短路(图9、10)。又如图11并参见图7、图8所示,在与公座连接器(2)连接时,特别是在金属外壳(20)的接合端(22)的上缘进一步分设有两向内倒勾的翼片(27)。此两翼片(27)更具有一界定的凸点(29),供与公座连接器(2)的卡点(3)扣接。因此,本技术的母端连接器(1)与公座连接器(2)连接时,因翼片(27)的本身具有弹性设计,易使公座连接器(2)具有干涉与夹紧的效果。其公、母座(1)、(2)在连接上更具有较大的裕度,使组装更为便利,并且连接后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防电磁干扰(EMI)的屏蔽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的实质
技术实现思路
的范围,若任何他人所完成的技术实体或方法与本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为完全相同或是为一种等效的变更,均将被视为涵盖于此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座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绝缘本体(10),内部具有一插槽(12),插槽(12)长边方向具有一凸肋(14),相对于凸肋(14)的一侧具有一缺口(16),缺口(16)下方设有一卡槽(18);    若干导电端子(30),分设于插槽(12)内,导电端子(30)的一端为凸设并延伸于绝缘本体(10)外;以及    一金属外壳(20),供与绝缘本体(10)套合,金属外壳(20)一侧边具有一接合端(22);    其中,金属外壳(20)的接合端(22)下缘分设有一卡合部(24),上缘则分设有一向内倒勾的翼片(27),卡合部(24)与卡槽(18)相互套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座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本体(10),内部具有一插槽(12),插槽(12)长边方向具有一凸肋(14),相对于凸肋(14)的一侧具有一缺口(16),缺口(16)下方设有一卡槽(18);若干导电端子(30),分设于插槽(12)内,导电端子(30)的一端为凸设并延伸于绝缘本体(10)外;以及一金属外壳(20),供与绝缘本体(10)套合,金属外壳(20)一侧边具有一接合端(22);其中,金属外壳(20)的接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添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金龙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