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载的无人机无人值守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746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的无人机无人值守站系统,包括设置在车厢上部的无人机装放箱和控制单元;无人机装放箱包括箱体和箱体内部自上而下设置的舱门开合单元、回中定位单元和垂直升降单元;舱门开合单元在推杆电机驱动下实现右舱门和左舱门之间的开合;回中定位单元实现X向推杆和Y向推杆在对应滑台上往复运动;垂直升降单元实现升降平台的上升和下降;控制单元控制舱门开合单元、回中定位单元、垂直升降单元和机械手按照设定的模式运动,供配电单元为舱门开合单元、回中定位单元、垂直升降单元和机械手提供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了无人机停放、安全防护及长途运输的需求,极大提升了警用无人机的管理能力、部署效率等。部署效率等。部署效率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载的无人机无人值守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警用无人机应用领域中,一种基于车载的警用无人机无人值守站系统,实现城市重点区域或大型活动场景下,警用无人机机动部署与空地协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民用无人机事业的发展,大量无人机进入社会,并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大量应用。
[0003][0004]警用无人机当前应用模式还是以警航人工起降为主,难管理、部署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载的警用无人机无人值守站系统,可实现通过车载移动方式,实现无人机的机动部署要求。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07]一种基于车载的无人机无人值守站系统,包括设置在运输载车的车厢上部的无人机装放箱、控制单元和供配电单元;
[0008]所述的无人机装放箱包括箱体和箱体内部自上而下设置的舱门开合单元、回中定位单元和垂直升降单元;
[0009]所述的舱门开合单元包括右舱门、左舱门和每只舱门下方的两只滑轨,所述的滑轨与推杆电机相联,在推杆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载的无人机无人值守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运输载车的车厢上部的无人机装放箱(1)、控制单元和供配电单元;所述的无人机装放箱(1)包括箱体(5)和箱体(5)内部自上而下设置的舱门开合单元(11)、回中定位单元(12)和垂直升降单元(13);所述的舱门开合单元(11)包括右舱门(111)、左舱门(112)和每只舱门下方的两只滑轨(113),所述的滑轨(113)与推杆电机(114)相联,在推杆电机(114)驱动下实现右舱门(111)和左舱门(112)之间的开合;所述的回中定位单元(12)包括两只X向推杆(121)、两只Y向推杆(122)和驱动机构,X向推杆(121)和Y向推杆(122)固定在独立的滑块(124)上,所述的滑块(124)在回中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X向推杆(121)和Y向推杆(122)在对应滑台(123)上往复运动;所述的垂直升降单元(13)包括升降平台(130)、四只升降丝杠(131)和对应的升降螺母(132),升降平台(130)固定在升降螺母(132)上,并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上升和下降;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舱门开合单元(11)、回中定位单元(12)和垂直升降单元(13)按照设定的模式运动,供配电单元为舱门开合单元(11)、回中定位单元(12)、垂直升降单元(13)和机械手(14)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的无人机无人值守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平台(130)下方设置有四只机械手(14),每只机械手(14)包括舵机(140)、第一齿轮手(141),第二齿轮手(142),所述的第一齿轮手(141)和第二齿轮手(142)的下部为相互啮合传动的齿轮副(146),上部为指端(144);舵机(140)正反转带动第一齿轮手(141)和第二齿轮手(142)的指端(144)开合,将物件夹持或松开;升降平台(130)上对应位置开有长条形通孔(148),使得第一齿轮手(141)和第二齿轮手(142)的指端(144)外露在长条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玮琦宋新刚郑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