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85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座连接器是用于中央处理单元与电路板间电性连接,其包括基座、盖板及驱动装置单其中基座上设有若干贯穿基座的端子收容槽,及一对接面单盖板覆盖于基座的对接面上,且可借外力的驱动作用于对接面上滑动,其上对应基座的端子收容槽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以贯穿中央处理单元的插脚单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齿条及限位圈单其中齿条可装设于基座或盖板上,齿轮贯穿基座及盖板并借一限位圈将其装设于基座及盖板上单于插座连接器的驱动过程中,借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以驱动盖板于基座的对接面上滑动,以提供方便、准确控制盖板于基座的对接面上滑动的效果。(*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连接器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插座连接器,尤指一种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单元与电路板的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相关的现有技术如图9和图10所示,现有用于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单元与电路板(未图标)的插座连接器6包括:基座7、具有若干通孔的盖板8及用于驱动盖板8于基座7上滑动的驱动装置9。其中驱动装置9包括一凸轮91及一垫圈92。凸轮91上设有一铆接部93,以用于与设于垫圈92上的干涉孔921相配合。凸轮91借外力而旋转以驱动盖板8于基座7上滑动,从而实现中央处理单元与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但是,由于插座连接器1的驱动装置9借一旋转不规则的凸轮91结构驱动,且该凸轮91的旋转角度不易控制,从而导致盖板8于基座7上的滑移量难以控制,难以避免因盖板8于基座7上滑动的位移量不准而导致中央处理单元与电路板间不良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可提供中央处理单元与电路板间较佳电性连接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基座、盖板及驱动装置。其中基座上设有若干贯穿基座的端子收容槽,及一对接面。盖板覆盖于基座的对接面上,且可借外力的驱动作用于该对接面上滑动,其上对应基座的端子收容槽的位置设有若干通孔以贯穿中央处理单元的插脚。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齿条及限位圈。其中齿条可装设于基座或盖板上,齿轮贯穿基座及盖板并借一限位圈将其装设于基座及盖板上。于插座连接器的驱动过程中,借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以驱动盖板于基座的对接面上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于插座连接器的驱动过程中,借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以驱动盖板于基座上滑动,以提供中央处理单元与电路板间较佳电性连接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齿轮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齿条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图4沿V-V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图7沿VIII-VIII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与本技术相关的一种现有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10是图9沿X-X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插座连接器1包括基座2、可于基座2上滑动的盖板3及驱动盖板3于基座2上滑动的驱动装置4。其中基座2上设有用于收容导电端子(未图标)的若干端子收容槽21,及一对接面22与组接面223。对接面22上开设有一通孔221,该通孔221的上端镶嵌一垫圈222。组接面223上凸设一凸台224。盖板3上对应基座2的端子收容槽21位置设有贯孔31以贯穿中央处理单元的插脚(未图标),及一台面32。该台面32对应基座2上的通孔221位置设有一开孔321。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一齿轮41、齿条42及一限位圈43。其中齿轮41于其一端设有第一齿部411,另一端设有铆接部414,于第一齿部411及铆接部414间且靠近第一齿部414设有一支撑部412,连接部413设于支撑部412与铆接部414间,且于铆接部414的末端凸设一头部415。齿条42呈一“U”形,其包括第二齿部422及设于第二齿部422纵长向两端的臂部421。限位圈43上设有一干涉孔431。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于该插座连接器1的组装过程中,盖板3可动地装设于基座2的对接面22上。齿条42的两臂部421与第二齿部422镶嵌于盖板3的开孔321中。齿轮41贯穿基座2的通孔221及盖板3的开孔321设置,此时,齿轮41的第一齿部411及支撑部412收容于盖板3的开孔321中,且第一齿部411与齿条42的第二齿部422相啮合,支撑部412抵持于装设于基座2通孔221中的垫圈222上以减小齿轮41与基座2的摩擦;连接部413与铆接部414收容于基座2的通孔221中;头部415贯穿限位圈43的干涉孔431并与其相铆接于一起,以提供将-->基座2、盖板3及驱动装置4组装于一起。当驱动装置1进行驱动盖板3于基座2的对接面22上滑动时,齿轮41的第一齿部411借外力而旋转,以带动与其相啮合的齿条42移动,从而驱动盖板3于基座2的对接面22上滑动。由于齿轮41与齿条4 2间啮合的旋转角度易于控制且较为准确,从而提供盖板3于基座2对接面22上滑动便于准确控制的效果。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1’的第二实施例,齿条42’的臂部421’及第二齿部422’镶嵌于基座2’的通孔221’中。齿轮41’的支撑部412’及连接部413’收容于盖板3’的开孔321’中;第一齿部411’及铆接部414’收容于基座2’的通孔221’中。限位圈43’上设有一干涉孔431’以与齿轮41’的头部415’相铆合,以提供将齿轮41’、齿条42’及限位圈43’组装于一起。且盖板3’的开孔321’中装设有一垫片222’,以减小齿轮41’与基座2’间的摩擦。于插座电连接器1’的驱动过程中,齿条42’的第二齿部422’与齿轮41’的第一齿部411’相啮合。上述的结构也可达到方便、准确控制盖板3’于基座2’上滑动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基座、盖板、齿条、齿轮,其中基座上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盖板可动地与基座相配合,其特征在于:齿条装设于基座或盖板上,齿轮安装于盖板及基座上,且设于齿条附近位置,借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以驱动盖板于基座上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基座、盖板、齿条、齿轮,其中基座上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盖板可动地与基座相配合,其特征在于:齿条装设于基座或盖板上,齿轮安装于盖板及基座上,且设于齿条附近位置,借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以驱动盖板于基座上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齿轮于其一端设有第一齿部,另一端设有铆接部,于第一齿部及铆接部间设有一支撑部,连接部是设于支撑部与铆接部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齿条设有可与第一齿部相啮合的第二齿部,且于第二齿部的纵长向两端设有臂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有一通孔,且于盖板对应基座的通孔位置设有一开孔。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韶飞李仁志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