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笼养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及鹅肝酱技术

技术编号:328614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鹅肝酱的制作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以及该鹅肝酱,其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通过提供均衡的营养,促进健康,实现内部湿软外部酥脆的口感,从而能够提升口感和风味。从而能够提升口感和风味。从而能够提升口感和风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非笼养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及鹅肝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鹅肝酱的制作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用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以及该鹅肝酱,其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通过提供均衡的营养,促进健康,实现内部湿软外部酥脆的口感,从而能够提升口感和风味。

技术介绍

[0002]鹅肝酱(foie gras)将鹅肝用作主料,但最近主要使用与鹅肝相比更容易获得且价格更便宜的鸭肝。众所周知,这种鸭肝含多种动物蛋白和维生素A、E等,作为氨基酸和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物质,因此能够增强免疫力。
[0003]为了促使生长,鹅肝或者鸭肝采用填喂法(gavage)方式。填喂法是规定期间内喂饲料和高蛋白高碳水化物来促使生长,在之后的填喂期间,将软管塞入鹅或鸭的颈部内侧(大致5英尺左右)的状态下每天通过软管强制塞入饲料,以强制喂入(force

feeding)饲料。这种饲养方法在动物虐待角度考虑是有争议的。
[0004]另外,与鹅肝相比,鸭肝的口感粗糙,味道和气味强烈。因此摄取时,鸭肝内部的腥味和气味散发,导致不适和不快,且因粗糙的口感导致影响鹅肝酱的风味。其结果,需要一种无不适感且能够老少皆宜的烹饪法的研究开发。
[0005]另一方面,通过食品摄入的蛋白质经消化过程分解为最小构成物质即氨基酸后,被体内吸收,用于体内器官和各组织。氨基酸根据体内合成与否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由于必需氨基酸无法在体内合成或在体内无法合成充分量,因此需摄入含必需氨基酸的食品,以提供均衡的营养。
[0006]通常,考虑到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的比率,已知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比率约为3:7是理想比率。然而,以鸭肝为主料烹制的鹅肝酱富含动物蛋白,但几乎无法提供植物蛋白,因此供给均衡的营养存在局限性。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KR 10

2073456 B1,2020.01.29.
[0010]专利文献2:KR 10

1950903 B1,2019.02.15.
[0011]专利文献3:KR 10

2018

0122823 A,2018.11.14.
[0012]专利文献4:KR 10

2020

0012290 A,2020.02.05.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以及该鹅肝酱,其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提供均衡的营养,实现内部湿软外部酥脆的口感,以提升口感和风味,从而
能够老少皆宜。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6]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其包括如下过程:(a)准备鸭肝、固体化的植物大豆蛋白以及脂油胶囊;(b)去除鸭肝的肝气味;(c)腌制所述鸭肝;(d)将鸭肝、固体化的植物大豆蛋白、黄油、奶油、蜂蜜、添加剂以及鳄梨油投入搅拌机中混合,将混合物磨细粉碎;(e)将粉碎的混合物的一部分投入模具中;(f)在投入到所述模具中的混合物上喷洒脂油胶囊;(g)重复实施上述(e)和(f)过程,形成依次层叠的所述混合物和所述脂油胶囊的层叠混合物,在烤箱中素烧层叠混合物,从而形成混合物团;以及(h)向混合物团的内部强制注入空气来形成空腔,同时使混合物团的外形膨胀,向空腔的内部强行注入未投入到模具中的剩余的混合物来填满内部后,在烤箱中烤制,从而完成鹅肝酱的制作。
[0017]另外,准备所述脂油胶囊的过程可包括如下过程:将完全溶于沸水浴的浴脂油和食用海藻酸钠以2:1的比率混合;在水槽中将水(纯净水)和食用乳酸钙混合;以及利用滴管或注射器,将以2:1的比率与食用海藻酸钠混合的浴脂油滴加到混合有食用乳酸钙的水槽中,从而形成内部填充有浴脂油且表面经水形成薄膜的脂油胶囊。
[0018]另外,(b)过程可包括如下过程:(b

1)第一肝气味去除:将鸭肝浸渍于装有腌泡汁的容器中2小时左右,所述腌泡汁由在烧酒中混合作为香料的肉豆蔻(nutmeg)和豆蔻(cardamome)而制成;(b

2)肝气味去除:清洗在第一肝气味去除过程中沾在鸭肝上的腌泡汁后,向鸭肝的内部注入肝气味去除液;(b

3)切割:将注入肝气味去除液的鸭肝切割成规定大小;以及(b

4)第三肝气味去除:将切割的鸭肝投入到装有肝气味去除液的搅拌机后,使搅拌机旋转1~2分钟,使肝气味去除液扩散到鸭肝的内部,并加入白兰地和肉豆蔻,在以60℃连续加热的热浴黄油中装入切割成规定大小的鸭肝后,在80℃的温度下缓慢煮熟,其中,(b

2)过程包括如下过程:利用第一管体贯通插入第一肝气味去除的鸭肝的内部;通过第一管体的另一端部向第一管体的内部注入肝气味去除液;以及向第一管体的另一端部注入空气,使注入到第一管体内部的肝气味去除液注入并扩散到鸭肝的内部,第一管体的一端部呈尖锐的锥子形状,且形成多个排出孔,用于使注入到第一管体的内部的肝气味去除液排出并扩散至鸭肝的内部。
[0019]另外,(h)过程可包括如下过程:(h

1)以贯通混合物团的方式插入第二管体后,通过第二管体的另一端部向第二管体的内部强行注入空气,以在混合物团的内部形成多个空腔,同时使混合物团的外形膨胀;(h

2)向第二管体的内部强行注入未投入到模具的剩余的混合物后,向第二管体的内部强行灌入空气,以便用混合物填满空腔的内部;以及(h

3)在烤箱烤制混合物团,从而完成鹅肝酱的制作,第二管体的一端部呈尖锐的锥子形状,且形成多个排出孔,用于使注入到第二管体的内部的粉碎的混合物向空腔排出。
[0020]另外,用于实现上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鹅肝酱,其通过上述的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来制作。
[0021]专利技术效果
[0022]如上所示,本专利技术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鹅肝酱,通过提供均衡的营养,促进健康,实现内部湿软外部酥脆的口感,从而能够提升口感和风味。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总共三次的肝气味去除过程,根本上去除鸭肝的特有腥味和气
味,从而能够老少皆宜,且在鹅肝酱内部均匀分布脂油胶囊,摄入时脂油胶囊在口中接连破裂而醇香的脂肪扩散,从而能够提升醇香的口味和柔和的口感。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鹅肝酱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2是依次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肝气味去除过程的图。
[0026]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素烧的混合物的外形膨胀的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包括如下过程:(a)准备鸭肝、固体化的植物大豆蛋白以及脂油胶囊;(b)去除所述鸭肝的肝气味;(c)腌制所述鸭肝;(d)将所述鸭肝、所述固体化的植物大豆蛋白、黄油、奶油、蜂蜜、添加剂以及鳄梨油投入搅拌机中混合,将混合物磨细粉碎;(e)将粉碎的混合物的一部分投入模具中;(f)在投入到所述模具中的混合物上喷洒所述脂油胶囊;(g)重复实施上述e和f过程,形成依次层叠的所述混合物和所述脂油胶囊的层叠混合物,在烤箱中素烧所述层叠混合物,从而形成混合物团;以及(h)向所述混合物团的内部强制注入空气来形成空腔,同时使所述混合物团的外形膨胀,向所述空腔的内部强行注入未投入到所述模具中的剩余的混合物来填满内部后,在烤箱中烤制,从而完成鹅肝酱的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其中,准备所述脂油胶囊的过程包括如下过程:将完全溶于沸水浴的浴脂油和食用海藻酸钠以2:1的比率混合;在水槽中将水(纯净水)和食用乳酸钙混合;以及利用滴管或注射器,将以2:1的比率与所述食用海藻酸钠混合的浴脂油滴加到混合有所述食用乳酸钙的水槽中,从而形成内部填充有浴脂油且表面经水形成薄膜的脂油胶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非强制喂食养殖方式生产的鸭肝制作鹅肝酱的方法,其中,所述(b)过程包括如下过程:(b

1)第一肝气味去除:将所述鸭肝浸渍于装有腌泡汁的容器中2小时左右,所述腌泡汁由在烧酒中混合作为香料的肉豆蔻和豆蔻而制成;(b

2)肝气味去除:清洗在第一肝气味去除过程中沾在鸭肝上的腌泡汁后,向鸭肝的内部注入肝气味去除液;(b

3)切割:将注入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東郁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一五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