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周旋专利>正文

电子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12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座体、设于座体内的多数排端子及一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该座体内设有多数个不同宽度或高度的卡槽,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多数个卡槽的插入口,该多数个卡槽具有共享空间,该多数个卡槽中最宽的卡槽设成最高且向后倾斜而呈一斜向槽; 该各端子设有接触部及连接部,该接触部具有弹性且位于该座体内; 该触动开关是设于该座体内。(*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卡连接器[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卡有多媒体储存卡或是记忆卡,目前市面上的记忆卡有多种规格如Secure Digital Card(简称SDC)、Muti MediaCard(简称MMC)、Smart Media Card(简称SMC)、Memory Stick Card(简称MSC)、Compact Flash Card(简称CFC)...等等,由于各规格的记忆卡其接点位置皆不同,故不同规格的记忆卡所需配合插接的电连接器则不相同。为了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制造业者皆想尽办法将各种不同型态的电连接器加以整合成一种可适用数种规格的记忆卡使用的电连接器,由于要适用数种规格的记忆卡,故所整合的电连接器则需设计有可连接数种规格的记忆卡的端子,如此端子数量甚多且亦需设计有配合各种记忆卡的触动开关,因此在设计上甚为不易,至今仍尚未有较为完善的产品设计。请参阅图1,是一种习知的四合一记忆卡连接器,其座体是由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盖合而成,其中下座体12设有第一凹陷部13及第二凹陷部14,而上座体11设有第一增高部15及第二增高部16,如此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盖合后即可形成四个不同宽度及高度的卡槽,藉以可撰择放置四种不同的记忆卡,其中最宽的卡槽10,是为放置SMC,而该卡槽10下方设置有一可上下弹动的触动开关20。如图2所示是为插入SMC17,如图3所示是为插入MSC18,如图4所示是为插入SDC19,如图5所示是为插入MMC24。上述的座体由于放置最宽的SMC17的卡槽10位于中间高度位置且与放置SDC19的卡槽有重叠空间,而该触动开关20是为SDC19所触动,故其所能设置的空间甚为有限,其只能设计成上下弹动方式方能为SDC19所触动,如此该触动开关20位置在制造上需非常精准,否则SDC19插入时会造成触动不良的形况,其原因如下,请参阅图6,该SDC19的一侧设有一凹槽21,该凹槽21设有可拨动的滑块22,当滑块22拨到前端,则SDC19插入时会触动该触动开关20,然而,因该凹槽21的凹陷尺寸很小仅约0.3mm,故触动开关20与滑块22可接触的面积就更小了,即若触动开关20太靠近SDC19则恐为SDC19的底面所压到而无法上下弹动,若过离则滑块-->22又触动不到,故触动开关20位置需非常精准,否则即失去功能,此为习知产品难以克服的问题。上述习知产品的问题,主要在于该最宽的卡槽10位于中间高度位置时,使得触动开关20没有足够空间作左右弹动,仅能作上下的弹动,故只要将卡槽10位置设于最高处使与插SDC的卡槽不重叠,即可挪出下方空间令触动开关20设置成左右弹动型式而能确实的为SDC19所触动,但是要将卡槽10设于最上端则又会面临以下问题难以克服,即:请参阅图7,若卡槽10设于座体内的最上端位置时,则要连接SMC17的端子25、26的接触部27、28需凸出甚高,请参阅图8,当插入MSC18与端子31连接时,该MSC18则会压扁该端子25、26,令其产生超出正常的位移量,很容易令该端子25、26造成弹性疲乏,故如此作法实不可行。请参阅图9,将卡槽10设于座体内的最上端位置时,若将连接SMC17的端子25、26改成上接触型式,如此虽在插入MSC18不会压扁该端子25、26,然而却产生另一问题,即:该端子25、26的接脚29、30则必然要向后延伸而与端子31的接脚33排列挤在一起,如此则会造成接脚间距过小,结构过于细小,加工组装的精密度高、难度高、成本高的问题。请参阅图10,将该端子25、26的接脚29、30向后延伸使与端子31的接脚33分开时,虽可错开接脚,然而又产生难以补焊的问题,即内排的接脚33在端子25、26的下方,当要补焊时需穿过端子25、26的间隙,由于端子25、26排列一起后的端子间隙已甚小,要由如此细小间隙穿过作补焊实在甚为困难。因为当连接器端子数量众多时,每一端子的水平接脚自然无法确保100%的平整性,故端子排列上需设计成易于补焊,如此当电连接器焊接在主机板后,若发现某一端子的接脚焊接不良仍可再进行补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可适用数种规格的记忆卡使用,其座体前段下方具有足够空间设置一左右弹动的触动开关,以保证被插入的电子卡所触动,且位于该斜向槽的端子可有正常的位移量,同时,该多数排端子非常容易排列,且皆很容易进行补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座体、设于座体内的多数排端子及一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内设有多数个不同宽度或高度的卡槽,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多数个卡槽的插入口,该多数个卡槽具有共享空间,该多数个卡槽中最宽的卡槽设成最高且向后倾斜而呈一斜向槽;-->该各端子设有接触部及连接部,该接触部具有弹性且位于该座体内,以连接电子卡;该触动开关是设于该座体内。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可由一上座体及一下座体盖合而成,该下座体设有一第一凹面,该第一凹面由前端往后端下倾;该第一凹面内设有一第二凹面,该第一凹面比该第二凹面宽;该上座体内面两侧设有由前往后倾斜向下延伸的斜块。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下座体的第二凹面内设有第三凹面,该第二凹面比该第三凹面宽。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触动开关是设于该下座体的第一凹面下方并位于该第二凹面的一侧,该触动开关包括可左右弹动的主端子及与该主端子接触或分离的副端子。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座体的斜块近后端下缘向内设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内近后端设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数排的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及第四端子四排端子,该第一端子的连接部延伸出该座体的一侧呈水平接脚状,该第二端子的连接部和该第三端子的连接部是相互对应方向延伸位于该座体下表面中央并呈水平接脚状,该第四端子的连接部是延伸于该座体下表面后段并呈水平接脚状。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座体可设有贯穿的一第一开孔及一贯穿的第二开孔,该第一开孔对应该第二、三端子的连接部,该第二开孔对应该第四端子的连接部。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最宽的卡槽,其插入口比其他卡槽的插入口高。藉由以上构造,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斜向槽前段下方可挪出足够空间,令该触动开关设计成左右弹动方式,且位于该斜向槽的端子,不致太高而能有正常的位移量。再者,座体设有贯穿的开孔对应排设于座体底面的连接部,如此可使多数排端子非常容易排列,且皆很容易作补焊。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附图当可更加明白,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记忆卡连接器的座体前视示意图。图2是习知记忆卡连接器的座体插入SMC的前视示意图。图3是习知记忆卡连接器的座体插入MSC的前视示意图。-->图4是习知记忆卡连接器的座体插入SDC的前视示意图。图5是习知记忆卡连接器的座体插入MMC的前视示意图。图6是习知记忆卡连接器的触动开关与SDC触动的上视示意图。图7是习知记忆卡连接器的侧视示意图。图8是习知记忆卡连接器于插入MSC的侧视示意图。图9是习知记忆卡连接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座体、设于座体内的多数排端子及一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内设有多数个不同宽度或高度的卡槽,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多数个卡槽的插入口,该多数个卡槽具有共享空间,该多数个卡槽中最宽的卡槽设成最高且向后倾斜而呈一斜向槽;该各端子设有接触部及连接部,该接触部具有弹性且位于该座体内;该触动开关是设于该座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是由一上座体及一下座体盖合而成,该下座体设有一第一凹面,该第一凹面由前端往后端下倾;该第一凹面内设有一第二凹面,该第一凹面比该第二凹面宽;该上座体内面两侧设有由前往后倾斜向下延伸的斜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下座体的第二凹面内设有第三凹面,该第二凹面比该第三凹面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触动开关是设于该下座体的第一凹面下方并位于该第二凹面的一侧,该触动开关包括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周旋
申请(专利权)人:蔡周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