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03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藏茶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本藏茶组合物的
,具体涉及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藏茶是藏族民族的主要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茶属于典型的黑茶,其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后发酵茶。现有的藏茶加工工艺:鲜叶采摘—漂洗分选—杀青后选梗—烘干—熏蒸揉捻—发酵(发酵时间通常需要30天以上)—翻拣检查—压制烘焙晾干—包装入库。藏茶具有降脂、减肥、抗氧化、改善代谢等良好的保健功效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养生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会用热水冲泡或直接煎煮适量草本植物进行饮用,以获得相应的功效。有时还会将多种草本植物组合成一体进行冲泡,从而增强或者获得相应的养生保健功效。
[0003]总所周知,中医的本质理论是阴阳调和,即中药主要用于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认为阴阳失去平衡,平衡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调整。同时,中药通常会使用中药调理或者穴位通气(如针灸、按摩等)的方式调节身体,其中中药调理常常需要使用到相应的草本植物,而对应草本植物中的有效成份大部分需要经过煎煮的方式来获得,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出现有效成份提取较少或者较久的情况,故而也会出现见效慢的问题。
[0004]而现有技术中尚未以藏茶养身为基础,同时混合多种草本植物,在实现养身的同时,还能获得对应功效的技术。同时也尚未出现将金露梅和藏茶混合从而增强草本植物功效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将藏茶和金露梅混合后加入对应功效草本植物,在获得藏茶及金露梅功效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并获得其与草本植物功效的作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制备过程中缩短藏茶发酵时间,以加快加工效率,同时可以根据口感需要特定选择不同的草本组合物使用,以增强使用目的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藏茶100

125份、南芪3

5份、化橘红片4

6份、北芪2

3份、黄精3

4份、金露梅10

15份、珊瑚姜3

5份和粉末组合物7.5

12份,所述粉末组合物包括艾片粉末、沉香粉末、藤茶素粉末、缬草素粉末和灵芝破壁孢子粉。
[0009]进一步得,所述粉末组合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艾片粉末0.5

0.8份、沉香粉末0.4

0.7份、藤茶素粉末2

3份、缬草素粉末1.6

2.5份、灵芝破壁孢子粉3

5份。
[0010]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1]步骤一:按比例称取上述组分,后进行原料初处理:对漂洗分选出来的藏茶鲜叶后,放入红锅内杀青,将杀青后的藏茶烘干1小时;将南芪、黄精和珊瑚姜洗净后,切成碎末颗粒,将呈碎末颗粒状的南芪、黄精和珊瑚姜放入沙袋中进行烘干0.5小时;将化橘红片和北芪洗净后,切成薄片并烘干0.5小时;采摘金露梅鲜叶进行清洗后,同样的将该金露梅放入红锅内杀青,然后将该杀青的金露梅进行揉捻20分钟;分别将艾片、沉香研磨成粉末,将沉香粉末、艾片粉末和灵芝破壁孢子粉三者放入器皿中混合均匀,接着将藤茶素粉末和缬草素粉末二者放入另一器皿中混合均匀;
[0012]步骤二:藏茶发酵处理:将烘干的藏茶和上述揉捻的金露梅混合后进行第一揉捻,揉捻时间为5分钟,然后再将上述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同时放入熏蒸桶内,调节熏蒸时间为15分钟,接着将该熏蒸后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进行下一次揉捻,该揉捻时间为25分钟,进而将熏蒸揉捻完成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进行堆积发酵,发酵时间为15

20天,发酵期间每5天翻茶一次;
[0013]步骤三:将发酵好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等量分成四组,将一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与烘干好的南芪、黄精、珊瑚姜混合揉捻形成第一组分;再将一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与烘干好的化橘红片和北芪混合揉捻形成第二组分;将一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水1.5

2.5份、以及混合的沉香粉末、艾片粉末和灵芝破壁孢子粉的混合物相互混合揉捻形成第三组分;将一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水 1.5

2.5份、以及混合的藤茶素和缬草素的混合物相互混合揉捻形成第四组分;
[0014]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通过压制形成草本藏茶组合物。
[0015]进一步得,在步骤一中,藏茶在杀青后,将其中脱叶后的光梗和大梗挑出;南芪、黄精和珊瑚姜切成的碎末颗粒大小在3

5毫米的范围内;化橘红片和北芪的片状厚度大小在0.5

1.2毫米的范围内。
[0016]进一步得,在步骤二中,在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进行堆积发酵之前,需要对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连续进行3

5次熏蒸15分钟和揉捻25分钟的操作。
[0017]进一步得,在揉捻形成第三组分的过程中,将1.5

2.5份水泼洒在该组待混合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表面,再将相互混合的沉香粉末、艾片粉末、灵芝破壁孢子粉的混合物同时洒在该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表面,进而同时进行混合揉捻;同样的,在揉捻形成第四组分的过程中,将1.2

2.5份水泼洒在该组待混合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表面,再将相互混合的藤茶素和缬草素混合物同时洒在该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表面,进而同时进行混合揉捻。
[0018]进一步得,在进行步骤四之前,需要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放置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0.5小时。
[0019]进一步得,在步骤四中,分别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别放置在成型模具的模座上的圆形模腔的四个隔槽内,然后利用成型模具的压力模向下进行初步挤压后,抽出隔槽之间的隔板后,继续利用压力模向下挤压形成整体的草本藏茶组合物,同时压力模上的若干交错设置的压力条将该草本藏茶组合物表面压制形成若干交错设置的压痕。
[0020]进一步得,通过压制形成该草本藏茶组合物所采用的成型模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相互正对的模座和压力模,所述模座与固定平台连接,所述压力模与动力缸
的驱动端连接,动力缸的驱动端朝向所述模座设置,所述模座的顶面开设有圆形模腔,所述动力模朝向所述模座的端面贯通有四条条形槽,四条所述条形槽关于所述圆形模腔的圆心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设置,所述条形槽插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呈条形状设置,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所述隔板的底端与所述圆形模腔的内底面抵接,相邻所述隔板与所述圆形模腔之间形成隔槽;所述压力模朝向所述模座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交错设置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藏茶100

125份、南芪3

5份、化橘红片4

6份、北芪2

3份、黄精3

4份、金露梅10

15份、珊瑚姜3

5份和粉末组合物7.5

12份,所述粉末组合物包括艾片粉末、沉香粉末、藤茶素粉末、缬草素粉末和灵芝破壁孢子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组合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艾片粉末0.5

0.8份、沉香粉末0.4

0.7份、藤茶素粉末2

3份、缬草素粉末1.6

2.5份、灵芝破壁孢子粉3

5份。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草本藏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按比例称取上述组分,后进行原料初处理:对漂洗分选出来的藏茶鲜叶后,放入红锅内杀青,将杀青后的藏茶烘干1小时;将南芪、黄精和珊瑚姜洗净后,切成碎末颗粒,将呈碎末颗粒状的南芪、黄精和珊瑚姜放入沙袋中进行烘干0.5小时;将化橘红片和北芪洗净后,切成薄片并烘干0.5小时;采摘金露梅鲜叶进行清洗后,同样的将该金露梅放入红锅内杀青,然后将该杀青的金露梅进行揉捻20分钟;分别将艾片、沉香研磨成粉末,将沉香粉末、艾片粉末和灵芝破壁孢子粉三者放入器皿中混合均匀,接着将藤茶素粉末和缬草素粉末二者放入另一器皿中混合均匀;步骤二:藏茶发酵处理:将烘干的藏茶和上述揉捻的金露梅混合后进行第一揉捻,揉捻时间为5分钟,然后再将上述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同时放入熏蒸桶内,调节熏蒸时间为15分钟,接着将该熏蒸后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进行下一次揉捻,该揉捻时间为25分钟,进而将熏蒸揉捻完成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进行堆积发酵,发酵时间为15

20天,发酵期间每5天翻茶一次;步骤三:将发酵好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等量分成四组,将一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与烘干好的南芪、黄精、珊瑚姜混合揉捻形成第一组分;再将一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与烘干好的化橘红片和北芪混合揉捻形成第二组分;将一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水1.5

2.5份、以及混合的沉香粉末、艾片粉末和灵芝破壁孢子粉的混合物相互混合揉捻形成第三组分;将一组藏茶和金露梅混合物、水1.5

2.5份、以及混合的藤茶素和缬草素的混合物相互混合揉捻形成第四组分;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通过压制形成草本藏茶组合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藏茶在杀青后,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波
申请(专利权)人:通福汉方广州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