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68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属于手套生产领域,该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具体步骤为胶液加工处理准备工序,浸胶后提出滴胶操作,烘干工序,脱模工序检测,修剪整理操作和手套分类防混淆贴标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成熟,并增加了检测功能,通过气密性检测,可保证浸胶手套生产效率,避免后续的不合格率,从而保证了用户体验效果,通过该工序的增加,不仅仅提高生产加工效益,而且保证浸胶手套合格率,充分解决现有的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存在着无法检测浸胶手套是否漏气,不具备修剪整理功能和无法进行防混淆区分操作的问题。行防混淆区分操作的问题。行防混淆区分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手套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也有装饰用的。手套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当初它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实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区保温必备之物,或是医疗防菌、工业防护用品。
[0003]手套按照制作方法分为缝制、针织、浸胶等。
[0004]现有技术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应用较为广泛。
[0005]但是,现有的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存在着无法检测浸胶手套是否漏气,不具备修剪整理功能和无法进行防混淆区分操作的问题。
[0006]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其中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胶液加工处理准备工序,将水性PU胶液置于不锈钢桶中,经过搅拌器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后,再对其进行加热处理,控制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再将手套套在手摸上,将手套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倒置,将其手掌部分浸入水性PU胶液中,充分进入后,静置;
[0010]步骤二:浸胶后提出滴胶操作,将手摸提出,悬置半空中,静置,直至胶液滴完,同时再对浸胶的手套进行旋转360度,使得胶液充分布匀手套手掌部位,此时再对其他手套进行逐一浸胶操作,经过逐一浸胶处理后,再浸入凝固剂中进行胶液凝固操作,再进行滴除凝固剂,随后进行水洗操作,准备后续的工序;
[0011]步骤三:烘干工序,将手模和手套置于烘干箱中烘干水分;
[0012]步骤四:脱模工序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第一步:充气密封检测,将手套从手摸上取下,将手套通过充气泵进行充气,使得手套内部布满气体,然后将腕部用扎带捆好,并将充气的手套置于准备好的水箱中,观察水箱中是否有气泡,若有气泡,证明浸胶手套有漏气情况,无气泡时,证明浸胶手套浸胶密封性良好;
[0014]第二步:检测后修复处理,对于浸胶漏气的手套应进行漏气点标记,标记漏气位置超过三处,应该进行重新浸胶工序,对于无漏气,密封性良好的浸胶手套进行二次烘干操作,去除多余水分;
[0015]步骤五:修剪整理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第一步:视检修剪,将完整无漏气的浸胶手套置于灯光下进行照射,观察毛刺情况,并及时修除多余毛刺,修除时,不得损伤手套外表面,再对手套进行内翻,对其内部进行
检查,取出线头以及多余纤维绒线,经过处理后,进行后续的工序;
[0017]第二步:整理操作,经过修剪处理的手套应该及时翻好,并进行二次复检,逐一码好,并通过铅板或者不锈钢板进行压持,使得手套处于平整状态,再进行后续的处理工序;
[0018]步骤六:手套分类防混淆贴标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第一步:手套分类,对不同大小或者不同型号的手套进行逐一成对区分,同时再进行压持,经过铅板或者不锈钢板进行成对压平,经过区分后,通过区分周转箱进行周转,准备贴标操作;
[0020]第二步:防混淆贴标,将每箱手套进行贴标操作,逐对贴标后,再通过订书机对每双手套进行装订,打包入袋,完成最后的处理加工工序。
[0021]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的加热时间设置为10

15分钟,所述的加热温度分为冬季加热和夏季加热,其中冬季加热温度设置为20

25℃,夏季加热温度设置为5

10℃,其中静置时间设置为5

15分钟。
[0022]优选地,在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二步中的漏气点标记方式采用红色水性笔画圈标记操作方式。
[0023]优选地,在步骤五中,所述的第二步中的铅板或者不锈钢板均采用2.5

5千克的长方形铅板或者不锈钢板,并且下表面胶接有海绵垫。
[0024]优选地,在步骤六中,所述的第二步中贴标内容主要包括材质情况,生产日期,名称以及型号。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广泛应用于手套生产
本专利技术工艺成熟,并增加了检测功能,通过气密性检测,可保证浸胶手套生产效率,避免后续的不合格率,从而保证了用户体验效果,通过该工序的增加,不仅仅提高生产加工效益,而且保证浸胶手套合格率,充分解决现有的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存在着无法检测浸胶手套是否漏气,不具备修剪整理功能和无法进行防混淆区分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浸胶手套生产工艺流程图。
[0027]图2是脱模工序检测流程图。
[0028]图3是修剪整理操作流程图。
[0029]图4是手套分类防混淆贴标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1]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01:胶液加工处理准备工序,将水性PU胶液置于不锈钢桶中,经过搅拌器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后,再对其进行加热处理,控制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再将手套套在手摸上,将手套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倒置,将其手掌部分浸入水性PU胶液中,充分进入后,静置;
[0033]S102:浸胶后提出滴胶操作,将手摸提出,悬置半空中,静置,直至胶液滴完,同时再对浸胶的手套进行旋转360度,使得胶液充分布匀手套手掌部位,此时再对其他手套进行
逐一浸胶操作,经过逐一浸胶处理后,再浸入凝固剂中进行胶液凝固操作,再进行滴除凝固剂,随后进行水洗操作,准备后续的工序;
[0034]S103:烘干工序,将手模和手套置于烘干箱中烘干水分;
[0035]S104:脱模工序检测,结合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6]S401:充气密封检测,将手套从手摸上取下,将手套通过充气泵进行充气,使得手套内部布满气体,然后将腕部用扎带捆好,并将充气的手套置于准备好的水箱中,观察水箱中是否有气泡,若有气泡,证明浸胶手套有漏气情况,无气泡时,证明浸胶手套浸胶密封性良好;
[0037]S402:检测后修复处理,对于浸胶漏气的手套应进行漏气点标记,标记漏气位置超过三处,应该进行重新浸胶工序,对于无漏气,密封性良好的浸胶手套进行二次烘干操作,去除多余水分;
[0038]S105:修剪整理操作,结合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9]S501:视检修剪,将完整无漏气的浸胶手套置于灯光下进行照射,观察毛刺情况,并及时修除多余毛刺,修除时,不得损伤手套外表面,再对手套进行内翻,对其内部进行检查,取出线头以及多余纤维绒线,经过处理后,进行后续的工序;
[0040]S502:整理操作,经过修剪处理的手套应该及时翻好,并进行二次复检,逐一码好,并通过铅板或者不锈钢板进行压持,使得手套处于平整状态,再进行后续的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种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胶液加工处理准备工序,将水性PU胶液置于不锈钢桶中,经过搅拌器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后,再对其进行加热处理,控制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再将手套套在手摸上,将手套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倒置,将其手掌部分浸入水性PU胶液中,充分进入后,静置;步骤二:浸胶后提出滴胶操作,将手摸提出,悬置半空中,静置,直至胶液滴完,同时再对浸胶的手套进行旋转360度,使得胶液充分布匀手套手掌部位,此时再对其他手套进行逐一浸胶操作,经过逐一浸胶处理后,再浸入凝固剂中进行胶液凝固操作,再进行滴除凝固剂,随后进行水洗操作,准备后续的工序;步骤三:烘干工序,将手模和手套置于烘干箱中烘干水分;步骤四:脱模工序检测;步骤五:修剪整理操作;步骤六:手套分类防混淆贴标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的脱模工序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充气密封检测,将手套从手摸上取下,将手套通过充气泵进行充气,使得手套内部布满气体,然后将腕部用扎带捆好,并将充气的手套置于准备好的水箱中,观察水箱中是否有气泡,若有气泡,证明浸胶手套有漏气情况,无气泡时,证明浸胶手套浸胶密封性良好;第二步:检测后修复处理,对于浸胶漏气的手套应进行漏气点标记,标记漏气位置超过三处,应该进行重新浸胶工序,对于无漏气,密封性良好的浸胶手套进行二次烘干操作,去除多余水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手套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所述的修剪整理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视检修剪,将完整无漏气的浸胶手套置于灯光下进行照射,观察毛刺情况,并及时修除多余毛刺,修除时,不得损伤手套外表面,再对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邓晔胡兵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思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