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51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信号采集系统:用以实时采集轨道车辆车体的实时振动加速度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对应的指标数值;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且安装在车体底部的作动器,控制器根据指标数值计算所需施加的主动力,并控制作动器进而改变减振系统输出的横向阻尼力和垂向阻尼力;减振系统:包括分别与作动器和转向架构架分别铰接的横向阻尼器和垂向阻尼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作用力方向更加灵活、控制效果更佳、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减振效果明显等优点。减振效果明显等优点。减振效果明显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装备减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建设是国家交通战略的重要一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也是国家的重大发展策略。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日趋严重,地面交通已经无法适应现有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产生的日益增长的运量需求,而高速铁路已逐渐作为新型经济产业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
[0003]然而随着速度的不断提高,轨道车辆车体的横垂向振动现象更加明显,导致运行平稳性及乘坐舒适性有所降低。但是对轨道车辆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要求车辆在满足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运行平稳性。同时,由于被动控制的减振器阻尼力不可调节,半主动控制减振器控制效果有限,无法满足轨道车辆复杂的运行工况,为此主动控制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及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信号采集系统:用以实时采集轨道车辆车体的实时振动加速度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对应的指标数值;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控制器(3)以及与控制器(3)连接且安装在车体底部的作动器(7),控制器(3)根据指标数值计算所需施加的主动力,并控制作动器(7)进而改变减振系统输出的横向阻尼力和垂向阻尼力;减振系统:包括分别与作动器(7)和转向架构架(5)分别铰接的横向阻尼器(10)和垂向阻尼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动器(7)设有两个,分别对称布置在车体底部横向中心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作动器(7)分别对应铰接有一个横向阻尼器(10)和一个垂向阻尼器(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阻尼器(10)两端均设有圆形通孔,一端与对应的作动器(7)铰接,另一端通过横向阻尼器固定杆销座(6)与转向架构架(5)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向阻尼器(8)两端均设有圆形通孔,上端与对应的作动器(7)铰接,下端通过垂向阻尼器固定销座(9)与转向架构架(5)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采集系统包括设置在车体地板上的第一三向传感器(1)、第二三向传感器(2)以及分别与第一三向传感器(1)和第二三向传感器(2)连接的信号处理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的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三向传感器(2)设置在车体的横向中心位置处,所述的第一三向传感器(1)横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岛刘广宇周劲松任利惠沈有红赵阔李洪威李坤王泽根张俊泽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