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目标检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目标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雷达目标金策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高度依赖人工设计的特征,主要利用色度对比、背景比较和边界点先验等直观感觉或启发式先验知识检测目标,处理特征较为单一,难以处理复杂电磁环境下多目标检测,耗时费力导致适用性不强。
[0003]目前国内外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较多,学习算法丰富,但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算法不具有自学习自更新能力,网络模型泛化性能不强,难以适应不同复杂场景下目标检测。第二,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区域检测算法训练样本数据量大,网络算法复杂,计算量大和候选框选择数量过多导致检测效率过低,难以达到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0004]公开号为CN113486961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低信噪比下雷达RD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基于雷达波的RD图像进行人工标注,利用深度学习网络进行学习,得到检测神经网络,实现对目标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目标检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原始雷达波数据,人工标注目标的距离信息,得到训练数据;S2:对训练数据进行杂波抑制;S3:对杂波抑制后的数据进行图像化操作得到二维距离多普勒图;S4:基于GoogLeNet网络对二维距离多普勒图进行特征增强和多尺度特征融合,完成目标提取;S5:记录目标边界框的尺寸参数,计算网络模型的损失参数;S6:基于损失参数计算模型的判决分数,判决分数大于预设阈值时,返回S2进行迭代更新,判决分数不大于预设阈值时,输出目标检测模型;其中,迭代更新时将GoogLeNet网络的局部响应归一化层替换为批归一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目标检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原始雷达波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步骤,所述预处理包括通过脉冲压缩提取一维原始距离向,和基于动目标显示进行初步杂波抑制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目标检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波抑制的方法为,将原始雷达回波的一维距离向z0输入复值卷积神经网络,输出得到杂波抑制后的数据;所述复值卷积神经网络具有L层,其中第0层为输入层,第l层的输出为第l+1层的输入,所述复值卷积神经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全连接层、至少一组特征提取模块、卷积层和全连接层,其中所述特征提取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卷积层、激活层和池化层;所述复值卷积神经网络的第l层中的第m个神经元的输出z
l
(m),其中,F
l
(*)为第l层的激活函数,(W
l
,b
l
)分别为第l层和第l
‑
1层之间的连接权重与偏置,W
l
(m,n)为第l层中第m个神经元与第l
‑
1层第n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b
l
(m)为第l层中第m个神经元上所加的阈值,N
l
为第l层的神经元个数;只考虑复数神经元输出与权重相乘、不考虑激活函数时,将公式(1)分解为,将公式(1)分解为,其中,上标r和i分别表示为取该值的实部和虚部;分解上式得到实数神经元的输出与实数权重相乘的表达式,
实值均方误差损失函数为J=E[(t
‑
Z
L
)
H
(t
‑
Z
L
)](3)其中,E表示期望,J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昆,李川,刘军伟,谢锦生,林盛,许伟,尤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