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43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2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根据同覆盖小区中每个小区的PRB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从同覆盖小区中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根据第一小区中每个终端设备的RSRP,在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处于第一小区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将目标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中。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在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较大且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的终端设备切换至负载较小的小区,能够快速改善该类对速率要求高但未分给足够的PRB的低速率终端设备的使用感知,降低第一小区的负载。降低第一小区的负载。降低第一小区的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网络的日益发展以及部分城区或热门城市中人员密度的不断增大,单一的无线网络较难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同一区域可能会由多个无线网络覆盖,即存在同覆盖小区。保证各同覆盖小区间的负载均衡,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如何实现同覆盖小区间的负载均衡是关键。
[0003]目前,实现同覆盖小区间的负载均衡主要是在同覆盖小区中的各小区间的负载不均衡时,根据每个小区的负载情况,将负载较大的多个小区中占用物理资源模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较多的多个终端设备分别切换至多个负载较小的小区中。
[0004]然而,上述方案中,由于待切换的终端设备在原小区中占用的PRB较多,用户对网络的使用感知较好,在切换至其他同覆盖小区时,无法保证其他同覆盖小区的信道质量,可能存在对网络的使用感知较差,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将终端设备切换至其他同覆盖小区时,可能存在对网络的使用感知较差,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包括:
[0007]根据同覆盖小区中每个小区的物理资源模块PRB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从所述同覆盖小区中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负载大于所述第二小区;
[0008]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中每个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在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处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0009]将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中。
[00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中每个终端设备的RSRP,在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处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0011]将所述第一小区中RSRP大于预设接收功率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一终端设备;
[0012]根据每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0013]可选的,所述根据每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0014]根据每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
率,确定每个第一终端设备所需的数据传输时长;
[0015]将所述数据传输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0016]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根据同覆盖小区中每个小区的PRB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从所述同覆盖小区中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包括:
[0017]将所述同覆盖小区中PRB占用率大于第一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大于第一设备数量的小区确定为所述第一小区;
[0018]将所述同覆盖小区中PRB占用率小于第二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小于第二设备数量的小区确定为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二占用率,所述第一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设备数量。
[0019]可选的,所述根据每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0020]将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大于预设数据量,且,数据传输速率小于预设传输速率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0021]在第一方面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根据同覆盖小区中每个小区的PRB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从所述同覆盖小区中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之前,还包括:
[0022]按照预设频率获取所属覆盖小区中每个小区的PRB占用率。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装置,包括:
[0024]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同覆盖小区中每个小区的物理资源模块PRB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从所述同覆盖小区中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负载大于所述第二小区;
[0025]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中每个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在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处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0026]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中。
[0027]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0028]将所述第一小区中RSRP大于预设接收功率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一终端设备;
[0029]根据每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0030]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0031]根据每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确定每个第一终端设备所需的数据传输时长;
[0032]将所述数据传输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0033]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0034]将所述同覆盖小区中PRB占用率大于第一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大于第一设备数量的小区确定为所述第一小区;
[0035]将所述同覆盖小区中PRB占用率小于第二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小于第二设备数量的小区确定为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二占用率,所述第一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设备数量。
[0036]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大于预设
数据量,且,数据传输速率小于预设传输速率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0037]在第二方面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0038]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频率获取所属覆盖小区中每个小区的PRB占用率。
[0039]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各可能设计提供的方法。
[0040]第四方面,本申请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各可能设计提供的方法。
[0041]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各可能设计提供的方法。
[0042]本申请提供的同覆盖小区的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覆盖小区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同覆盖小区中每个小区的物理资源模块PRB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从所述同覆盖小区中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负载大于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中每个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在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处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将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中每个终端设备的RSRP,在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处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将所述第一小区中RSRP大于预设接收功率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每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包括:根据每个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基站中缓存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确定每个第一终端设备所需的数据传输时长;将所述数据传输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同覆盖小区中每个小区的PRB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从所述同覆盖小区中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包括:将所述同覆盖小区中PRB占用率大于第一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大于第一设备数量的小区确定为所述第一小区;将所述同覆盖小区中PRB占用率小于第二占用率,和/或,终端设备数量小于第二设备数量的小区确定为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二占用率,所述第一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设备数量。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日新石穗赵俊吴鸿斌刘泽楷王志红陈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