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特克公司专利>正文

扁形电缆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37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易小型化、不增加零部件数量就能用高保持力保持扁形电缆的扁形电缆用连接器。以规定的间隔安装在绝缘套10内的多个接触件40有大体呈“J”字形的接触部分44。一旦将外力F沿从连接器1拉拔的方向加到已插入绝缘套10的插入口14的扁形电缆4上,接触部分44弯曲,其背面56与绝缘套10的内壁30接触。由此导致要承受来自内壁30的阻力,使接触部分44与扁形电缆4的摩擦增大,从而使扁形电缆4的保持力增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扁形电缆用连接器,它有多个与挠性扁形电缆(FFC或FPC)端部连接的接触件。FFC高密度地设置多个导体,富有挠性,而且有良好的安装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因为与这样的FFC连接的连接器也同FFC一起广泛地应用于致密盘和摄象机等家电制品、复印机以及传真机等电子事务机器中。作为以往的FFC用连接器,例如在实开昭64-13682号公报中就披露了一种这样的连接器的提案。以往的这种FFC用连接器通常都是将滑块的舌片和FFC的端部叠合插入一条横梁状接触件和绝缘套的内壁间来连接固定的。所以在以往这样的FFC用连接器中,由于使用滑块,必然使体积变大,零部件数目增加,因而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不能达到近来要使电子机器小型化的要求,也难以降低成本。而且因为使用滑块也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FFC可用零插入力或低插入力插入,使FFC仅靠横梁状接触件的弹性来保持,其保持力很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往的FFC用连接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易于小型化、不增加零部件数量就能用高保持力保持FFC的扁形电缆用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扁形电缆用连接器的特征是:在扁形电缆用连接器中沿-->绝缘套的细长扁形电缆插入口设置多个接触件,上述接触件有通过冲切形成的大体呈“J”形的接触部分,当将拉拔力加到已插入上述扁形电缆插入口并与上述大体呈“J”形的接触部分的自由端接触的扁形电缆上时,上述大体呈倒“J”形接触部分的背面与上述绝缘套内壁结合。将拉拔方向的力加到已插入扁形电缆插入口并与接触件接触的扁形电缆上后,接触件的大体呈“J”形的接触部分倾向其背面侧的绝缘套内壁一侧,与此内壁结合即相接触。因为扁形电缆承受来自套内壁的与大体呈“J”形接触部分摩擦而增大的阻力,从而使扁形电缆的保持力大幅度增大。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扁形电缆用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扁形电缆用连接器的一种实施例,其中(A)是正视图,(B)是底视图,(C)是沿(B)中C-C线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将扁形电缆插入图1的连接器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与图1(c)相同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将拉拔力加到已插入图1中的连接器中的扁形电缆上时与图2相同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扁形电缆用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与图2相同的截面图。由图1可见,扁形电缆(下称FFC)用连接器1包括大体为长方体的绝缘套10和沿绝缘套10的纵向配置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10个)接触件40。在绝缘套10的一面12上沿纵向形成扁形电缆插入口14。而且使一面12和另一面16贯通的第一贯通孔18和第二贯-->通孔20以例如1.25mm的间距与此插入口14交错配置。插入口14在其一面12上有锥面22、24、26,使FFC容易插入。在绝缘套10的一端的两角上形成判别极性用的锥面28、28。接触件40包括:由底部42向上伸长的大体呈“J”形的接触部分44及稳定器46,从底部42向下方或侧方伸长的焊尾48(48′)。接触部分44和稳定器46分别装在绝缘套10的第1贯通孔18和第2贯通孔20中,底部42横跨第1和第2贯通孔18、20来安装。在底部42上形成一对突起50、50,与绝缘套10的内壁压入来结合。在稳定器46上形成条形突起52,通过与第2贯通孔20的内壁相接触来决定接触件40的状态即接触部分44的伸出方向。大体呈“J”形的接触部分44的自由端54突进插入口14内构成与FFC接点。此外,接触件40及相邻接触件40′的接触部分自由端54,54′沿FFC的插入方向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交错配置)。从而可使FFC的插入力减少。而且相邻接触件40、40′的焊尾48、48′也交错配置,这就容易形成与焊尾48、48′软钎焊连接的基板焊接区(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克服大体呈“J”形的接触部分44的弹性将FFC4插入插入口14内后,接触部分44弯向内壁30。在插入此FFC时要注意勿使接触部分44的背面56与第一贯通孔18的内壁30相接触。由于背面56与第一贯通孔18的内壁30相接触。由于背面56与内壁30不接触以及接触部分自由端54、54′交错配置,FFC4能用较低插入力插入口14中。还由于在与FFC4的导体6接触的接触部分自由端54、54′上略形成圆弧面,不会损伤FFC4的导体6。在图3中,将使FFC4从连接器1拉拔出的外力F加到FFC4上后,接触件40的接触部分44的自由端54向反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接触部分44向第1贯通孔18的内壁30的一方弯曲,即接触部分44的背面56与内壁30相接触。因为通过此内壁30与背面56的接触使接触部分44承受来自内壁30的阻力,所以FFC4和接触部分自由端54与第一贯通孔18的另一内壁32强烈摩擦结合,FFC4难以从连接器1脱离。从而使FFC4对连接器1的保持力或耐拉拔强度可能大幅度增大。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扁形电缆用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此扁形电缆用连接器1′的接触件60,其自由端64与接触件40的不同,其他部分则与接触件40相同。在下述的说明中与接触件40相同的部分使用与接触件40中相同的符号。自由端64比自由端54向底部42垂下更长。与自由端54相应的部分成为突起65,FFC4插入后此突起65与导体6电接触。图4示出FFC4未插入时接触件60的自由端64与接触部分44所处的状态。此延长了的自由端64是为使FFC4的保持力更强同时又能保护接触件60的接触部分而设置的。上个实施例中接触件40的自由端54只能将FFC4的保持力保持到一定程度,加至FFC4的拉拔力一旦超过限度,自由端54就向拉拔方向变形。也就是说自由端54要向上方反转,从绝缘套10的一面12向外方突出。接触件60因为有自由端64,如上所述不发生变形,从而能持续维持很强的保持力。也就是说,一旦接触件60的背面56与内壁30接触,突起65被向拉拔方向拉至开始向图4中的上方移动,则自由端64的接触面66就顺时针转动与FFC4接触。结果,阻止了突起65向上方移动,同时使FFC4继续保持在绝缘套10内。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扁形电缆用连接器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在上述的实施例,根据需要当然可能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例如,连接器的焊尾既可向下方延伸,也可向相反的侧方延伸。而且焊尾也可用SMT(表面安装)型取代实施例中的DIP型。还可以设置用以给应安装在绝缘套上的基板定位的支柱。还可以将实愿平4-23928号中所公开的键构件添加到绝缘套上。如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扁形电缆用连接器,不需要附加零部件就能得到用高保持力保持扁形电缆的扁形电缆用连接器。而且与以往的扁形电缆用连接器相比,因为不需要滑块,所以可获得部件数量减少而且易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小型化的扁形电缆用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形电缆用连接器,沿绝缘套的细长扁形电缆插入口设置有多个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触件有通过冲切形成的大体呈“J”字形的接触部分;当将拉拔力加到已插入所说的扁形电缆插入孔并与所说的大体呈“J”字形接触部分的自由端接触的扁形电缆 上时,所说的大体呈倒“J”字形的接触部分的背面与所说的绝缘套的内壁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3-10-14 060362/931、一种扁形电缆用连接器,沿绝缘套的细长扁形电缆插入口设置有多个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触件有通过冲切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川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惠特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