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气缸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盖。
技术介绍
[0002]气缸盖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结构比较复杂,其上布置各种油道,包括VVT油道、凸轮轴孔油道、液压挺柱油道、高压油泵油道等,为各摩擦副或液压零件提供润滑油,为此,当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持续不断的润滑油将通过气缸体油道进入气缸盖的上述相关油道,最后都将流入气缸盖油腔内,如不进行合理的处理,积压在气缸盖的润滑油,因不能及时回流至油底壳,不但影响曲通系统的分离效果,也加大了气门油封的泄漏风险,增加机油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所述发动机气缸盖结构布局合理,回油效果好。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气缸盖,所述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所述气缸盖本体内形成有第一油腔、第二油腔、回油油腔和回油通道,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沿所述气缸盖本体的宽度方向对称地设在所述气缸盖本体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盖本体,所述气缸盖本体内形成有第一油腔、第二油腔、回油油腔和回油通道,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沿所述气缸盖本体的宽度方向对称地设在所述气缸盖本体内,所述第一油腔的最低点和所述第二油腔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处,所述回油油腔位于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的下方,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内的润滑油均适于从各自的最低点流入至所述回油油腔内,所述回油油腔内的润滑油适于从所述回油通道流出,其中,在所述气缸盖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发动机气缸盖包括多个油缸,所述回油油腔和所述回油通道均设于相邻的两个油缸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和回油油腔之间适于通过第一通道联通,且所述第一通道朝向所述第一油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油腔的最低点;所述第二油腔和回油油腔之间适于通过第二通道联通,且所述第二通道朝向所述第二油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油腔的最低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本体内还形成有第三油腔,在所述气缸盖本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油腔位于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之间,所述回油油腔位于所述第三油腔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腔和回油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代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