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07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开关,包括有:多个静态电极,每一静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触点;多个动态电极,每一动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能够与第一触点导电接触或断开接触的第二触点;多个电源电极,每一电源电极的第一端与一电源相连接,多个电源电极中部分电源电极对应多个动态电极设置,且部分电源电极中每一电源电极的第二端通过软性导线与对应的动态电极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热变形组件,与多个动态电极连动连接,且能够受热变形至一断开位置并带动多个动态电极移动以使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当载流导体电流过载或电阻过大时能够通过热变形组件的受热变形至断开位置,使得电源开关自动断电,从而起到温控保护的作用。而起到温控保护的作用。而起到温控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开关。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源开关没有温控保护装置,当载流导体电流过载或电阻过大时,会导致电极过热,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0003]另外,现有的电源开关的触点在闭合或打开瞬间容易产生电弧,导致触点容易被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起到温控保护作用的电源开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开关,其特点在于,包括有:多个静态电极,每一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触点;多个动态电极,每一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触点导电接触或断开接触的第二触点;多个电源电极,每一所述电源电极的第一端与一电源相连接,所述多个电源电极中部分电源电极对应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设置,且所述部分电源电极中每一电源电极的第二端通过软性导线与对应的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热变形组件,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连动连接,且所述热变形组件能够受热变形至一断开位置并带动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移动以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热变形组件包括:支架座,其上枢接有一按钮;定位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座上并与所述按钮连动连接;压块,其上具有多个抵压部,分别对应抵压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的上表面之上,所述压块上还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能够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端接触定位或松开接触;触动开关,枢接于所述支架座上,并具有一卡口,与所述定位件的第二端配合接触定位或松开接触;多个电极弹簧,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的下表面之下;多个热变形件,对应于所述部分电源电极设置,且每一所述热变形件的第一端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电源电极,每一所述热变形件的第二端是连接于所述触动开关,且所述多个热变形件能够受热变形至所述断开位置;其中,当所述按钮处于一开启位置时,所述按钮经由所述支架座带动所述压块向下抵压所述动态电极使之向下移动,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导电接触,所述定位件的第一端是与所述压块的所述定位部接触定位,所述定位件的第二端是与所述触动开关的所述卡口配合接触定位,所述电源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按钮处于一断开位置时,经由所述电极弹簧带动所述动态电极向上移动,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所述压块的所述定位部是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端松开接触,所述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热变形件受热变形至所述断开位置时,所述触动开关朝向变形方向移动并使所述定位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卡口松开接触,所述电极弹簧的反弹带动所述动态电极向上移动,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所述电源开关处于
断开状态。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口的下沿还进一步形成有一定位凸台。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开关还包括:多个隔弧罩,对应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的第一端设置,每一所述隔弧罩具有一隔离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的外侧,且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一端能够沿所述隔离槽上下移动。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隔弧罩是由多个金属隔离片间隔堆叠而成;及/或,所述隔离槽包括一圆弧形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圆弧部分中间的长圆形部分。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为银触点。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源电极中的第一电源电极的第二端是连接电源的火线,所述多个电源电极中的第二电源电极的第二端是连接电源的零线,所述多个电源电极中的第三电源电极的第二端是连接电源的接地线。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开关还包括:相对配合组装的下盖和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多个静态电极、所述多个动态电极、所述多个电源电极以及所述热变形组件是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之中,且所述上盖上还具有一按钮开口用以暴露组装后的所述按钮。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开关还包括:一装饰板,覆盖在所述上盖之上,且所述装饰板上具有一装饰开口用以暴露组装后的所述按钮。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开关还包括:一压线板,与设置于所述下盖之上的压线孔配合压紧所述电源的火线、零线和接地线。
[0015]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开关通过热变形组件,当载流导体电流过载或电阻过大时可受热变形至断开位置,使得电源开关自动断电,从而起到温控保护的作用。
[0016]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开关通过设置隔弧罩,可以在触点闭合与打开瞬间起到灭弧的效果,从而避免了触点被烧坏的风险。
[0017]本专利技术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习得。
附图说明
[0018]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19]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开关的正面视图;
[0020]图1B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开关的背面视图;
[0021]图1C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2A为图1C中电源开关的部分组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B为图2A中静态电极与动态电极配合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C为图2A中隔弧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D为静态电极与动态电极以及隔弧罩组装后的俯视图;
[0026]图2E为图2A中触动开关与定位件配合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各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0028]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各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0029]图3C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开关的热变形组件在发生受热变形时触动开关、定位件、按钮与热变形件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31]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0032]如图1A~1C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开关100主要包括多个静态电极10、多个动态电极20、多个电源电极20以及热变形组件40。其中,每一所述静态电极1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触点11,第二端例如可通过接线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静态电极,每一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触点;多个动态电极,每一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触点导电接触或断开接触的第二触点;多个电源电极,每一所述电源电极的第一端与一电源相连接,所述多个电源电极中部分电源电极对应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设置,且所述部分电源电极中每一电源电极的第二端通过软性导线与对应的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热变形组件,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连动连接,且所述热变形组件能够受热变形至一断开位置并带动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移动以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变形组件包括:支架座,其上枢接有一按钮;定位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座上并与所述按钮连动连接;压块,其上具有多个抵压部,分别对应抵压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的上表面之上,所述压块上还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能够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端接触定位或松开接触;触动开关,枢接于所述支架座上,并具有一卡口,与所述定位件的第二端配合接触定位或松开接触;多个电极弹簧,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动态电极的下表面之下;多个热变形件,对应于所述部分电源电极设置,且每一所述热变形件的第一端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电源电极,每一所述热变形件的第二端是连接于所述触动开关,且所述多个热变形件能够受热变形至所述断开位置;其中,当所述按钮处于一开启位置时,所述按钮经由所述支架座带动所述压块向下抵压所述动态电极使之向下移动,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导电接触,所述定位件的第一端是与所述压块的所述定位部接触定位,所述定位件的第二端是与所述触动开关的所述卡口配合接触定位,所述电源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按钮处于一断开位置时,经由所述电极弹簧带动所述动态电极向上移动,使所述动态电极的第二触点与所述静态电极的第一触点断开接触,所述压块的所述定位部是与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晶束美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创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