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61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与叶片元件配合使用的电气端子,上述电气端子包括: 一个导线连接部分;和 一个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一个与导线连接部分电气连接的内腔,上述主体部分包括: 一个入口端; 与上述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以及 基本上处在上述内腔内部的一个触点弹簧元件,在插入和拔出上述叶片元件时可以拆掉上述触点弹簧元件,上述触点弹簧元件包括: 一个内表面; 与上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 一个主枢轴点; 一个副枢轴点; 与上述出口端相邻的一个弯曲部分;以及 从上述弯曲部分朝着上述入口端延伸的一个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可以绕着上述主枢轴点转动,上述接触部分包括一个外接触面;其中, 当叶片元件被局部插入主体部分时,上述叶片元件可以接触到上述外接触面,从而使上述接触部分绕着上述主枢轴点转动,上述叶片元件的进一步插入会使上述触点弹簧元件绕着上述副枢轴点转动,直到叶片元件的拔出力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叶片元件的插入力时为止。(*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端子本申请涉及到电气端子,特别是涉及到汽车工业中使用的电气端子,它具有比较低的插入力和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这种插入力的拔出力。在汽车工业的各种场合都要用到电连接器。具体地说,在自动车的电气系统中通常需要利用电连接器在一对分离的导线之间实现电连接。已知的用途还有设在分离的导线与一个插头式导电叶片之间或是设在一对插头式导电叶片之间的电连接器。插头式元件上惯用的连接器具有可以接收插头元件的筒形或是盒式的形状。在以下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此类惯用的电连接器:1989年1月17日授予Roy等人的US4798545号,名称为“ElectricalTerminal Receptacle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 Housing Adapted for theSame”;1985年7月30日授予Cairns等人的US4531808号,名称为“BladeCoupling Terminal”;1984年7月17日授予Inoue的US4460239号,名称为“Connector Terminal”;以及1994年5月29日授予Inoue的US4451109号,名称为“Connector Terminal”。在本文中参考了上述各项专利。在汽车工业中已经采用的另一类电连接器是由折叠成盒状形式的四个侧壁构成的,一个导电的尾部元件从盒中向外延伸,导电的尾部能够弯曲到一个分离的导线上。在这种结构中,在盒的内部有一对可弯曲的线束分别从基本上平行的壁上突出。每个线束大体上是扁平的,有一个中心切口基本上沿着线束的整个纵向长度延伸。惯用的电气连接器受到许多限制。惯用结构的叶片形式会在插头叶片内部产生大的插入力。在插入插头叶片时,就会使各个线束的压力超过线束材料的弹力塑性范围,从而使各个线束形成永久的压缩状态。因此,在完成插入时,保持叶片与插头连接器接触的压力是很小的,并且在插头叶片与插头电连接器之间有可能出现脱离的问题。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工业的改进的电气端子,它的插头叶片元件具有比较低的插入力,并且使插头元件的拔出力等于或是大于这种插入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叶片元件配合使用的电气端子,该电气端子包括一个接线部分和一个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一个与接线部分电气连接的内腔。主体部分包括:一个入口端;与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以及基本上处在-->上述内腔内部的一个触点弹簧元件。在插入和拔出叶片元件时可以拆掉触点弹簧元件。触点弹簧元件包括一个内表面;与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一个主枢轴点;一个副枢轴点;与出口端相邻的一个曲面部分;以及从曲面部分朝着入口端延伸的一个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可以绕着主枢轴点转动,接触部分上包括一个外接触面。当叶片元件被局部插入主体部分时,叶片元件可以接触到外接触面,从而使接触部分绕着主枢轴点转动。叶片元件的进一步插入会使触点弹簧元件绕着副枢轴点转动,直到叶片元件的拔出力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叶片元件的插入力时为止。以下将要参照附图来说明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为了清楚而进行了局部的分解。图2表示沿着图1中2-2线提取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图3是图1的触点弹簧元件的一个放大图。图4A,B和C表示了图1的电气端子的主体部分在各个制作阶段中的局部图。图5A,B,C,D和E表示了图1的电气端子的主体部分在各种操作模式下的局部图。图6是用于制作图1的电气端子的一块金属板材的平面图。图7表示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图1的侧剖面图。这些附图是用来解释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范围的。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预压″是指这样一种电气端子,它包括了一个在受力状态下安装的触点弹簧元件。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整形″指的是这样一种弹簧触点元件,在制作过程中已经使用整形叶片对弹簧元件进行了特意的过载整形,以便克服最初插入时出现的有可能超过要求的冲击。在图1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端子10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为了清楚而进行了局部的分解,并且采用了预压和整形的状态来表示这种电气端子10。电气端子10可以操作连接到一个插头叶片元件74(图5A-5F),并且包括一个导线连接部分12和一个主体部分14。导线连接部分12包括一个基座16和在基座中延伸的至少一个导线接头。在本实施例中,导线连接部分12包括一套邻接的导线接头18a,b和一套末端的导线接头19a,b。在基座16上延伸的导线接头18a,b和19a,b最初处在图1所示的开放状态,通过操-->作可以使导线20与基座16保持电气接触。导线20上包括牢固地围住至少一部分导电芯线24的一个外绝缘套22。首先使导线20接触到基座16,然后将导线接头18a,b围绕着导电芯线24卷曲到闭合位置,并且将导线接头19a,b围绕着绝缘套22卷曲到闭合位置。这样就能用导线接头18a,b和19a,b使导电芯线24与基座16保持电气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导线接头18a,b和19a,b大体上是U形的;然而,只要是能够维持基座16与导电芯线24之间的电气接触,导线接头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的导线进行适应性的修改。图1中的主体部分14最好采用盒式的形状,它包括一个入口端26,与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28,以及设置在入口端26和出口端28之间的一个内舱30。第一壁32,第二壁34,第三壁36和第四壁38进一步限定了这一内舱30。第一壁32和第二壁34是相对的壁,它们基本上是相互平行的,并且彼此分开一个预定的距离。第一壁32延伸形成一个入口挡板40,入口挡板40上邻接第一壁32的一角上最好包括一个切入的凹槽4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壁34邻接着导线连接部分12的基座16,与其形成整体,并且包括升高的接触面44和底面46。如图6中所示,升高的接触面44是一个单独的脊形元件,其位置高于第二壁上其余的底面46。接触面44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基本平行的脊形元件构成。参见图1,第三和第四壁36和38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壁32和34邻接。第三壁36和第四壁38是相对的壁,它们基本上是相互平行的,并且彼此分开一个预定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壁36邻接且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壁32和第二壁34,并且包括一个设在其内的开口48。第三壁36上进一步包括一个伸入内舱30的凸缘50。如下文所述,在通过一个插入的整形叶片(未示出)对触点弹簧元件52进行整形时,凸缘50的下面可以为触点弹簧元件52提供过载保护。如图2中所示,凸缘50处在升高的接触面44上方的预定高度HL上。HL是由触点弹簧元件52在形成过载之前可以移动的距离来确定的。HL是由以下的公式确定的:所需叶片的最大厚度+所需的触点弹簧材料的最大厚度+叶片元件与触点弹簧之间所需的公差+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确定的任何允许的制造公差。第四壁38邻接且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壁32和第二壁34。如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壁构成一个整体。或者是通过焊接等公知的方式将这些壁连接到一起。如图1所示,主体部分14进一步包括设在内舱30内部的触点弹簧元件-->52。触点弹簧元件52包括预压的接头53和互锁的接头54。如下文中所述,预压的接头53在预压和整形的状态下通过开口48延伸。互锁的接头54通过凹槽43延伸,构成一个与端子一体化的配合锁定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叶片元件配合使用的电气端子,上述电气端子包括:一个导线连接部分;和一个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一个与导线连接部分电气连接的内腔,上述主体部分包括: 一个入口端;与上述入口端相对的出口端;以及基本上处在上述内腔内部的一个触点弹簧元件,在插入和拔出上述叶片元件时可以拆掉上述触点弹簧元件,上述触点弹簧元件包括:一个内表面;与上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一个主枢轴点;一个副枢轴点;与上述出口端相邻的一个弯曲部分;以及从上述弯曲部分朝着上述入口端延伸的一个接触部分,该接触部分可以绕着上述主枢轴点转动,上述接触部分包括一个外接触面;其中,当叶片元件被局部插入主体部分时,上述叶片元件可以接触到上述外接触面,从而使上述接触部分绕着上述主枢轴点转动,上述叶片元件的进一步插入会使上述触点弹簧元件绕着上述副枢轴点转动,直到叶片元件的拔出力基本上等于或是大于叶片元件的插入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E·霍尔J·J·麦唐纳德K·鲁普利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工艺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