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422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包括油箱、冷轧机的各个润滑系统,油箱连接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油箱通过进油管路依次连接润滑系统的接入口,油箱通过回油管路依次连接润滑系统的排出口,润滑系统的回油管路上均安装有获取润滑油运行参数的多功能检测仪,多功能检测仪均通过控制器连接计算机控制模型,计算机控制模型通过内部安装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机控制模型将分析的结果通过网络模块传输至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可以随时监视轧机的润滑情况,实时自动地进行润滑油品老化修复、保养和无热油水分离,从而达到改善轧辊轴承润滑环境。善轧辊轴承润滑环境。善轧辊轴承润滑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冷轧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冷轧机是一种新型的钢筋冷轧加工设备,冷轧机采用电动机拖拽钢筋,利用冷轧机的承重辊、工作辊共同将力施加到钢筋的两个面上。通过改变两个轧辊间隙的大小实现轧制出不同直径冷轧带肋钢筋的目的。
[0003]而润滑系统是保证冷轧机能够正常运行的核心设备,良好的轧制工艺润滑可以有效的降低和控制轧制过程中的摩擦磨损,对提高轧制能力,实现高速轧制,延长轧辊使用寿命,提高轧制作业率,提高产品质量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在轧机润滑系统不能获取润滑油的运行参数,只能通过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进行定期修复,但是,如果润滑油品老化,又不能及时发现,往往不能够满足其润滑要求,容易产生热划伤,影响了轧制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4]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结构简单,通过采集润滑油的运行参数,自动进行润滑油品老化修复,实用性能优,利于生产加工。
[0006]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包括油箱、冷轧机的各个润滑系统,润滑系统之间为并联结构,油箱连接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油箱通过进油管路依次连接润滑系统的接入口,油箱通过回油管路依次连接润滑系统的排出口,润滑系统的回油管路上均安装有获取润滑油运行参数的多功能检测仪,多功能检测仪均通过控制器连接计算机控制模型,计算机控制模型通过内部安装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机控制模型将分析的结果通过网络模块传输至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
[0008]进一步,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型连接有警报蜂鸣器。
[0009]进一步,所述多功能检测仪的型号为WVSP

100XL。
[0010]进一步,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型通过路由器连接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将润滑油参数信息传输至移动端。
[0011]进一步,所述控制器采用的型号为S71200。
[0012]进一步,所述网络模块采用局域网或以太网或无线网。
[001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多功能检测仪采集润滑油的运行参数,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控制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可以随时监视轧机的润滑情况,实时自动地进行润滑油品老化修复、保养和无热油水分离,从而达到改善轧辊轴承润
滑环境,确保轧机正常运行,利于生产加工,实用性能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100

润滑系统,110

多功能检测仪,120

油箱,130

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140

控制器,150

计算机控制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包括油箱120、冷轧机的各个润滑系统100,润滑系统100之间为并联结构,油箱120连接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130,油箱120通过进油管路依次连接润滑系统100的接入口,油箱120通过回油管路依次连接润滑系统100的排出口,润滑系统100的回油管路上均安装有获取润滑油运行参数的多功能检测仪110,多功能检测仪110的型号为WVSP

100XL,多功能检测仪110均通过控制器140连接计算机控制模型150,控制器140采用的型号为S71200,计算机控制模型150通过内部安装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机控制模型150将分析的结果通过网络模块传输至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130,网络模块采用局域网或以太网或无线网。
[0019]另外,计算机控制模型150连接有警报蜂鸣器,计算机控制模型150通过路由器连接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将润滑油参数信息传输至移动端。
[0020]本技术通过在润滑系统部位安装多功能检测仪,能够及时检测轧机润滑系统中的摩擦副及润滑油的运行参数,通过现场控制器传送到计算机控制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机控制模型内部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电路是基于单片机C8051F310的系统,采用界面是采用的Visual Basic 6.0软件开发的可视化界面,经过计算机控制模型内的软件分析后的结果会自动反馈到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控制油品修复指令,实时自动地进行润滑油品老化修复、保养和无热油水分离,从而达到改善轧辊轴承润滑环境,确保轧机正常运行,在此过程中,计算机控制模型会将包含正常运行结果、预警、故障在内的运行状态数据推送到界面显示,方便工作人员监控。
[002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多功能检测仪采集润滑油的运行参数,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控制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可以随时监视轧机的润滑情况,实时自动地进行润滑油品老化修复、保养和无热油水分离,从而达到改善轧辊轴承润滑环境,确保轧机正常运行,利于生产加工,实用性能优。
[0023]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冷轧机的各个润滑系统,润滑系统之间为并联结构,油箱连接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油箱通过进油管路依次连接润滑系统的接入口,油箱通过回油管路依次连接润滑系统的排出口,润滑系统的回油管路上均安装有获取润滑油运行参数的多功能检测仪,多功能检测仪均通过控制器连接计算机控制模型,计算机控制模型通过内部安装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机控制模型将分析的结果通过网络模块传输至高粘度润滑油品质控制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轧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控制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军刘华陈叶根王中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朝冶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