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97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具有壳体,接点和安装在壳体中的盖壳体。电线通过盖壳体,电线的尖端部分由线夹保持。当保持有电线的盖壳体被推入壳体的槽中时,接点的凸起舌部刺穿电线的外覆层,并咬入电线的导体中。因为线夹的支撑臂被这样设置,使得这些支撑臂相应于凸起舌部,所以借助于凸起舌部电气相连的电线的绝缘外覆层由线夹的支撑臂从外部向着凸起舌部被弹性地挤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专利技术背景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和具有大量芯线(导体)的电线相连,并被用于例如半导体制造设备、工业机械和汽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刺穿型电连接器,即其中在电线和接点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电线被接点的一部分(即和电线形成连接的连接部分)刺穿来实现。相关技术一般地说,日本未审专利公开61(1986)-133584披露的一种连接器已经成为一种公知的这种类型的电连接器(以后被简称为“连接器”)。这种连接器装备有一个具有向外部打开的槽的底壳体,被设置在所述槽内的接点,以及被安装在所述槽内的盖壳体。在盖壳体中形成多个槽,电线被保持在这些槽中。当保持电线的盖壳体被安装在底壳体的槽中时,电线挤压接点的接触部分(刺穿部分)因为接触部分的尖端被弄尖,这些尖端刺穿电线的绝缘外覆层,并接触电线的导体,结果,在电线和接点之间建立电连接。在接点上和存储部分离开的位置,即在沿接点的轴向和沿和接点相交的方向与刺穿部分离开的位置,形成固定部分。这些固定部分被这样设置,使得当盖壳体被固定于底壳体上时,所述固定部分和盖壳体接合。此外,所述盖壳体具有从侧向支撑电线(和所述电线实现电连接)的部分。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56(1981)-30955中披露了一种连接器,其具有通过柔性平行电缆并和所述平行电缆的导体相连的接点。这种接点具有一个刺穿电缆的绝缘覆层并和电缆的导体(芯线)接触的芯线接触部分,以及一对刺穿绝缘外覆层并通过在电缆的相对侧卷压而被固定在电缆上的卷边(crimping)部分(卷边套筒)。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60(1985)-59709中披露了一种和扁平电缆的导体连接的端子。所述端子具有三角形的齿,这些齿刺穿扁平电缆的绝缘,并通过所述扁平电缆的导体,从而建立电连接。此外,这些齿在电缆的相对侧上被折-->弯,并被固定到电缆上。此外,不接触导体的具有类似形状(卷边套筒)的一对齿刺穿电缆的绝缘,然后在电缆上方弯曲并固定到电缆上。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56(1981)-30954中披露了一种电线连接元件(端子),其具有在一对尖柱之间的槽,即所谓的绝缘位移连接(IDC)型端子。当电线被压入这种端子的槽中时,电线的绝缘外覆层被槽的内边沿割裂,使得电线的芯线和槽的内边沿接触,因而建立电连接。在上述的日本未审专利公开61(1986)-133584中披露的连接器中,从侧面支撑电线的部分是刚性的合成树脂部分,其作为盖壳体的整体部分伸出。因而,当电线的绝缘外覆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弹性时,担心难于使电线在刺穿部分上保持有效的压力支撑。具体地说,担心电线可能相对于刺穿部分运动,使得电连接的可靠性降低。此外,因为被锚固在盖壳体中的紧固部分作为和刺穿部分不同的部分被形成在单独的位置,担心由于在紧固部分和刺穿部分之间的弹性变形而不可能实现在盖壳体和刺穿部分之间的电线的有效的紧固。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56(1981)-30955和60(1985)-59709披露的连接器中,为了把卷边套筒紧固在电缆上,需要专门的工具。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56(1981)-30954披露的端子中,所述端子在被连接的电线的芯线的数量是小的切情况下是有效的。然而,在和大量的芯线相连的情况下,例如60根芯线,所述芯线趋于在槽内运动,使得电连接的可靠性降低。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便是根据上述几点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电连接器,其能够实现具有大量芯线并且通过刺穿被连接的电线的可靠的固定,并保持这些电线的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不需要任何专用工具便能实现所述连接器和电线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向外部敞开的槽的绝缘壳体,被设置在所述槽内部的并具有连接部分的接点,以及被安装在槽中并借助于对着连接部分挤压电线使电线和连接部分相连的绝缘盖部件,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凸出的形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被这样构成,使得其刺穿电线的绝缘外覆层因而和电线的导体相连,其中支撑着所述电线的外覆层部分的弹性支撑部件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侧部-->和所述连接部分相邻地设置,所述电线和所述连接部分相连,使得所述外覆层部分向着所述连接部分被挤压。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向外部敞开的槽的绝缘壳体,被设置在所述槽内部的并具有连接部分的接点,以及被安装在槽中并借助于对着连接部分挤压电线使电线和连接部分相连的绝缘盖部件,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凸出的形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被这样构成,使得其刺穿电线的绝缘外覆层因而和电线的导体相连,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和被安装在所述槽中的盖部件接合的接合部分。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向外部敞开的槽的绝缘壳体,被设置在所述槽内部的并具有连接部分的接点,以及被安装在槽中并借助于对着连接部分挤压电线使电线和连接部分相连的绝缘盖部件,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凸出的形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被这样构成,使得其刺穿电线的绝缘外覆层因而和电线的导体相连,其中支撑着所述电线的外覆层部分的弹性支撑部件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侧部和所述连接部分相邻地设置,所述电线和所述连接部分相连,使得所述外覆层部分向着所述连接部分被挤压,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和被安装在所述槽中的盖部件接合的接合部分。此外,所述弹性支撑部件可以被制成和接点分开的并和所述盖部件相连的金属部件或绝缘部件。此外,所述弹性支撑部件还可以作为接点的整体部分被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向外部敞开的槽的绝缘壳体,被设置在所述槽内部的并具有连接部分的接点,以及被安装在槽中并借助于对着连接部分挤压电线使电线和连接部分相连的绝缘盖部件,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凸出的形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被这样构成,使得其刺穿电线的绝缘外覆层因而和电线的导体相连,其中支撑着所述电线的外覆层部分的弹性支撑部件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侧部和所述连接部分相邻地设置,所述电线和所述连接部分相连,使得所述外覆层部分向着所述连接部分被挤压。因而,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效果:具体地说,因为弹性支撑部件对着连接部分弹性地挤压被连接的电线的外覆层部分,所以即使在电线具有大量的导体的情况下,也总能维持和接点的连接部分的电连接。即使在电线的绝缘外覆层硬化或变形,弹性支撑部件的弹性总能补偿所述的变形,从而具有持久的效果。因而,可以获得具有高可靠性的电-->连接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还是一种这样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向外部敞开的槽的绝缘壳体,被设置在所述槽内部的并具有连接部分的接点,以及被安装在槽中并借助于对着连接部分挤压电线使电线和连接部分相连的绝缘盖部件,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凸出的形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被这样构成,使得其刺穿电线的绝缘外覆层因而和电线的导体相连,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和被安装在所述槽中的盖部件接合的接合部分。因而,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效果:具体地说,因为电线可以被直接地保持在连接部分和盖部件之间,使得电线总能被牢固地保持在盖部件和连接部分之间,从而保持电连接。因而可以获得具有高可靠的电连接的连接器。此外,因为不需要通过对接点实行压力连接来保持和电线的电连接,因而不需要专用工具用于在现场进行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还是一种这样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向外部敞开的槽的绝缘壳体,被设置在所述槽内部的并具有连接部分的接点,以及被安装在槽中并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具有向外部敞开的槽的绝缘壳体; 被设置在所述槽内部的并具有连接部分的接点;以及 被安装在所述槽中并借助于对着所述连接部分挤压所述电线使所述电线和所述连接部分相连的绝缘盖部件; 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凸出的形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被这样构成,使得所述连接部分刺穿所述电线的绝缘外覆层因而和所述电线的导体相连;其中 支撑着所述电线的外覆层部分的弹性支撑部件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侧部和所述连接部分相邻地设置,所述电线和所述连接部分相连,使得所述外覆层部分向着所述连接部分被挤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12-8 374560/00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向外部敞开的槽的绝缘壳体;被设置在所述槽内部的并具有连接部分的接点;以及被安装在所述槽中并借助于对着所述连接部分挤压所述电线使所述电线和所述连接部分相连的绝缘盖部件;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凸出的形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被这样构成,使得所述连接部分刺穿所述电线的绝缘外覆层因而和所述电线的导体相连;其中支撑着所述电线的外覆层部分的弹性支撑部件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侧部和所述连接部分相邻地设置,所述电线和所述连接部分相连,使得所述外覆层部分向着所述连接部分被挤压。2.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向外部敞开的槽的绝缘壳体;被设置在所述槽内部的并具有连接部分的接点;以及被安装在槽中并借助于对着所述连接部分挤压电线使所述电线和所述连接部分相连的绝缘盖部件;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凸出的形状,并且所述连接部分被这样构成,使得其刺穿所述电线的绝缘外覆层因而和所述电线的导体相连;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和被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光木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