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84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连接器,第1导块与第2导块(17)的至少有一方装有保持部件(18),及具有从该保持部件向外突起的连接端子(19a)的多个端子(19),该多个端子与软性电缆(3)的每一个端部相连,同时,多个端子至少由第1、第2两端子组(19c)、(19d)组成,并列在互相平行留有规定间隔的第1、第2不同直线(L1)、(L2)上,该第1、第2端子组的各连接端子的前端分别并行设置。以往的旋转连接器,其连接端子笔直设置,当在设置在一条直线上的一个导块上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器时,两个连接器的位置可能回产生颠倒,有时导致连接器误插,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使每一个连接器都能准确插入所定端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等驾驶装置上,并作为加热控制装置及安装在车体上的缓冲气袋系统等电气装置间进行电气连接装置而使用的旋转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下就以往的旋转连接器的图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以往旋转连接器的俯视图。此旋转连接器60被装在汽车等的驾驶装置(未图示)上,作为装在驾驶盘上的加热控制装置电路、缓冲气袋电路、喇叭电路及其他开关电路的电气连接装置来使用,基本由以下部件组成:设计成同心圆形状并且可以相对自如活动地连接在一起的一对固定机壳61;可动机壳62;在这一对固定和可动机壳61、62之间形成的环状电缆收纳部(未图示);空间中收纳的可卷紧,绕回的软性电缆(无图示);及各有一个与软性电缆两端部分别连接的的第1、第2导块63、64。软性电缆(无图示),是将极薄的由带状铜箔等组成的数根(例如6根)导体,相互平行粘在位于带状基础膜的两张绝缘膜间而成。由此大致上构成的旋转连接器60,其固定机壳61固定在车体上(无图示),可动机壳62固定在方向盘构件上(无图未),同时将软性电缆的两端通过固定机壳及可动机壳的第1、第2导块63、64与车体及方向盘的每个电气装置相连,据此,就可以作为控制温度电路装置、车载缓充气袋电路装置系统及喇叭的电路等电气的连接方式来使用。由合成树脂材料做成的固定机壳61,包括圆柱形的外筒部65、设在外筒部65端部的底壁66,以及从底壁66外围端近旁向外侧突起的一个第1收纳部67。-->另一方面,由合成树脂材料做成的可动机壳62,包括圆柱形的内筒部68、设在内筒部68端部的上壁69,以及从上壁外围端近旁向外侧突起的一个第2收纳部70。第1导块63具有用合成树脂材料做成的保持部件63a、在保持部件63a上的通过嵌入成形加工制成并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多个(例如6个)端子63b。此端子63b具有从保持部件63a向外突起的连接端子63c。此连接端子63c从其和保持部件63a的根部向外侧笔直延伸设置,同时,在一条直线S2上形成等距离地设置为一列。第1导块63位于固定机壳61的第1收纳部67内,同时,每个端子63b与一个(一根)软性电缆(无图示)一面的端部形成电气、机械式的连接。第2导块64具有由合成树脂材料做成的保持部件64a、及在保持部件64a上通过嵌入成形加工制成并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多个(例如6个)端子64b。此端子64b具有由保持部件64a向外突起的连接端子64c。此连接端子64c在从其和保持部件64a的根部笔直延伸设置的同时,在一条直线S3上形成等距离地并列设置为一列。第2导块64位于可动机壳62的第2收纳部70内,同时,每个端子64b和连接端子63b的一个(一根)软性电缆(无图示)的另一方向的端部形成电器、机械式的连接。所述第1、第2导块63、64的各端子63b、64b,例如,用于控制加热器电路的第1连接器(无图示),和用于缓冲气袋电路、喇叭电路的第2连接器(无图示)分别插入于第1、第2收纳部67、70,形成电连接。但是,以往的旋转连接器中,在连接端子沿一条直线笔直设置的一个导块要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器,因此存在会造成两个连接器颠倒左右位置而产生误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以解决所述问题,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使在一个导块上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器时,每一个连接器都能准确与所对应的连接端子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具有:装有第1导块的固定机壳,装有第2导-->块与固定机壳相对的可转动的可动机壳,固定机壳与所述可动机壳之间形成的收纳部所收纳的软性电缆。第1导块与第2导块至少有一方装有保持部件,及具有从该保持部件向外突起的连接端子的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与软性电缆的每一个端部相连,同时,所述多个端子至少由第1、第2两端子组组成,在互相平行、留有固定间隔的第1、第2两条不同直线上,该第1、第2端子组的各连接端子的前端分别并排设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使得在一个导块上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器时,让每一个连接器都能准确与所对应的各连接端子相连。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和各连接端子的保持部件的各接触根部在直线上并列设置,第1端子组的各连接端子上设有弯曲部,同时,第2端子组的各连接端子被笔直地设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弯曲部设在第1端子组的各连接端子上,就可以很简单地区别出第1、第2端子组的位置、从而提供一种价格便宜的旋转连接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备有并列装在第2导块的第1、第2两不同直线上的连接端子的第1、第2端子组。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其设置在连接器拔出插入的频率高的可动机壳上,就能提供和连接器的第1、第2端子组的连接的确实可靠的旋转连接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装有与第1、第2端子组分别相连的两个连接器,在所述可动机壳上,设有引导所述连接器插入的引导部。根据这样的结构,被插入的各连接器通过引导部及其准确指导,就能提供一种没有误插的旋转连接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中设有各连接端子的第1、第2直线的位置从与第1、第2直线平行的引导部的中心线开始为不同尺寸。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一种使各连接器不会误插、保证准确连接的旋转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具有装在固定机壳上的两个第1导块、装在可动机壳上的一个第2导块;连接第2导块的第1端子组的软性电缆的端-->部和两个第1导块中的一个的端子相连,而与第2端子组相连的软性电缆的端部与两个第1导块中的另一个的端子相连。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固定机壳上装有两个第1导块,这样,就可以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它使连接不同电气装置的另一个连接器与每一个第1导块都能准确相连。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旋转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为表示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有关,固定机壳与可动机壳的俯视图。图3为表示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有关的导块和软性电缆的立体图。图4为说明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有关的导块和收纳部的说明图。图5为图4中5-5线的剖视图。图6为表示以往的旋转连接器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固定机壳,2-可动机壳,3-软性电缆,3b-导体部,9-第1收纳部,13-第2收纳部,13a-引导部,16-第1导块,17-第2导块,18-保持部件,18c-根部,19-端子,19a-连接端子,19b-连接部,19c-第1端子组,19d-第2端子组,19e-弯曲部,L1-第1直线,L2-第2直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旋转连接器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旋转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是与本专利技术旋转连接器有关的固定机壳和移动体的俯视图,图3是与本专利技术旋转连接器有关的导块和软性电缆的立体图,图4是与本专利技术旋转连接器有关的导块和收纳部的说明图,图5是沿图4之5-5线的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50基本上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固定机壳1、与固定机壳1相对的可旋转的可动机壳2、固定机壳1与可动机壳2之间形成的收纳部10中所收纳的可绕电揽3,在固定机壳与可动机壳1、2-->之间能自如旋转的移动体4,分别与该软性电缆3的每一个端部相连的第1、第2导块16、17。由合成树脂材料做成的固定机壳1具备圆柱体外筒部7、在外筒部7的端部设计的底壁8、从底壁8周围附近向外突出的两个筒状的第1收纳部9三部分。此外,在第1收纳部9上,由筒状内面形成了引导部(无图示)。另一方面,由合成树脂材料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有第1导块的固定机壳;装有第2导块并相对于所述固定机壳可转动的可动机壳;可收纳在所述固定机壳与所述可动机壳之间形成的收纳部中的软性电缆; 所述第1导块与第2导块的至少有一方具有保持部件、及有从该保持部件向外突起的连接端子的多个端子; 该多个端子与所述软性电缆的每一个端部相连,同时,所述多个端子最少由第1、第2两个端子组组成,在互相平行并保持规定距离的第1、第2两条不同的直线上,该第1、第2端子组的所述各连接端子的前端部分别并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1-5-8 2001-1368131.一种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有第1导块的固定机壳;装有第2导块并相对于所述固定机壳可转动的可动机壳;可收纳在所述固定机壳与所述可动机壳之间形成的收纳部中的软性电缆;所述第1导块与第2导块的至少有一方具有保持部件、及有从该保持部件向外突起的连接端子的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与所述软性电缆的每一个端部相连,同时,所述多个端子最少由第1、第2两个端子组组成,在互相平行并保持规定距离的第1、第2两条不同的直线上,该第1、第2端子组的所述各连接端子的前端部分别并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接端子的所述保持部件的各根部在直线上并列配置;在所述第1端子组的所述各连接端子上设有弯曲部,同时,所述第2端子组的所述各连接端子被垂直设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木俊二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