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76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连接器,第1、第2引线块(16)、(17)的至少一个由第1、第2基体构件(18)、(19)构成,第1基体构件具有第1基体部(18a)和N根端子,端子具有N根第1、第2端子部(18c)、(18e),第2基体构件具有第2基体部(19a)和N根以下的端子,端子具有N根以下的第1、第2外部端子部(19c)、(19d),在第2端子部上,连接着挠性电缆3的N根导体部(3b),并且在第1端子部的任意位置连接着第2外部端子部。目的为提供一种配置有具有通用性的挠性电缆和价格便宜的引线块的旋转连接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等的转向装置上、作为配置在转向加热装置以及车身上的安全气囊系统等的电气装置之间的电气连接手段而使用的旋转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下面说明以前的旋转连接器的附图,图15为表示以前的旋转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6为图15中的16-16线处的主要部的剖面图,图17为以前的旋转连接器、表示引线块和挠性电缆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图18为以前的旋转连接器、表示引线块和挠性电缆的连接状态的分解立体图。该旋转连接器80被装在汽车等的转向装置(未图示)中,作为安装在方向盘上的转向加热电路、气囊电路、喇叭电路和其它开关电路的电气连接手段而使用,基本上由呈同心圆形状配置、并且相对自由旋转地连结在一起的一对固定侧外壳61以及可动侧外壳62,和在作为这一对固定侧、可动侧外壳61、62之间形成的环状的电缆收容部(未图示)的空间内卷绕以及可以回绕地收容的挠性电缆71(参照图12),和连接在挠性电缆71的两端部的各一个第1、第2引线块63、64构成。挠性电缆71如图17、图18所示,具有由带状的基片构成的2片绝缘片71a,和由贴在2片绝缘片71a之间的带状的尺寸极薄的铜箔等构成的多根(例如10根)导体部71b,各导体部71b以相互平行的状态贴在一起。这样基本构成的旋转连接器80,将固定侧外壳61固定在车体(未图示)上、另外将可动侧外壳62固定在驾驶盘构件(未图示)上,同时通过由固定侧以及可动侧的各第1、第2引线块63、64将挠性电缆7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车体和驾驶盘侧的各个电气装置上,作为转向加热电-->路装置、车用安全气囊系统和喇叭电路等的电气连接手段使用。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固定侧外壳61如图15所示,具有圆筒形的外筒部65,设置在外筒部65的端部的底壁66,和从底壁66的外周端附近向外突出的一个第1收容体67。另一方面,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可动侧外壳62,具有圆筒形的内筒部68,设置在内筒部68的端部的上壁69,和从上壁69的外周端附近向外突出的一个第2收容体70。第2引线块64如图17、图18所示,具有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一个基体部,在基体部上通过镶嵌成型加工而形成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多根(例如10根)端子64b,和端子64b从中穿过并露出的孔部64c。另外,该端子64b具有从基体构件64a向外突出的第1端子部64d,和与第1端子部64d分别构成一体、穿过孔部64c露出的第2端子部64e。该第1端子部64d从基体构件64a的根部向外侧笔直地延伸设置,同时以一列配置在同一直线上,第2端子部64e延伸设置在与第1端子部64d垂直相交的方向上。而且,基体构件64a具有形成孔部64c的长方体的第1基体部64f,和从第1基体部64f的一边的端面在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2基体部64g,和从第2基体部64g的一边的端面向与第1基体部64f平行的上方延伸设置的第3基体部64h。即基体构件64a通过第1基体部64f、第2基体部64g、第3基体部64h一体形成为阶梯形状的整体。在这种状态下,第1端子部64d从第3基体部64h的上面板向外突出。另外,在穿过形成于该第1基体部64f上的孔部64c的各第2端子部64e上,通过例如超声波连接等适当的手段连接着挠性电缆71的各个导体部71b。该第2引线块64,被保持在可动侧外壳62的第2收容体70内,同时在各个端子64b上电气连接·机械连接着一个(1根)挠性电缆71的一边的端部。第1引线块63具有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一个基体部63a,在基体部63a上通过镶嵌成型加工而形成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多根(例如10-->根)端子63b,和端子63b的一部分从中穿过、该一部端子63b露出的孔部(未图示)。另外,该端子63b具有从基体部63a向外突出的第1端子部63c,和与第1端子部63c分别构成一体、穿过孔部(未图示)露出的第2端子部(未图示)。该第1端子部63c从基体部63a的根部笔直地延伸设置,同时以一列配置在同一直线上,第2端子部(未图示)延伸设置在与第1端子部63c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即,该第1引线块63与上述的第2引线块64被形成为近似相同的结构。该第1引线块63,被保持在固定侧外壳61的第1收容体67内,同时在各个端子63b上电气连接·机械连接着连接在端子63b上的一个(1根)挠性电缆71的另一边的端部。这样,在上述第1、第2引线块63、64的各端子63b、64b上,例如转向加热电路用的第1外部凹型连接器(未图示)和气囊电路以及喇叭电路用的第2外部凹型连接器(未图示)这样2个连接器就分别插入第1、第2收容体67、70中,构成电气连接。下面,在这里利用图16说明涉及上述的以前的旋转连接器80的第2引线块64在可动侧外壳62上的安装结构。这时,第2引线块64由一个基体构件64a构成,并且在基体构件64a上连接着挠性电缆71(参照图12)。在这种状态下,首先在配置在可动侧外壳62的圆筒形的内筒部68的规定位置的凹部68a内插入、配置第2引线块64的基体构件64a的第1基体部64f。然后,以将第3基体部64h安装在第2收容体70内的方式配置设置有第2收容体70的上壁69,然后以适当的手段将内筒部68和上壁69固定。而且,以前的旋转连接器80,根据所安装的汽车种类、或同一车型的等级等,可连接在上述第1、第2引线块63、64的各端子63b(第1端子部63c)、64b(第1端子部64d)上的外部凹型连接器的各连接器形-->状以及各端子的根数不同。因此,需要使上述第1、第2引线块63、64的上述第1端子部63c、64d的形状和根数分别与外部凹型连接器的各连接器形状、以及各端子的根数相对应而不同。另外,挠性电缆71的各导体部71b的根数也根据用途使用导体部71b的根数不同的挠性电缆71。但是,最近出现了挠性电缆71的各导体部71b的根数,不论汽车的种类、同一车型的等级等,都配置各电气装置之间的电气连接手段中所使用的最大数量(例如10根),使该挠性电缆71通用,仅使引线块63、64不同的装置。也就是说,这些各自不同的引线块63、64的第2端子部64e的数目,与挠性电缆71的各导体部71b的根数同样地以最大数量配置,各导体部71b分别连接在各第2端子部64e上,仅第1端子部64d的形状和根数,分别与上述外部凹型连接器的形状和根数相对应地形成。虽然在上述以前的例子中,说明了第1端子部64d的根数和第2端子部64e的根数相同的结构,但是也有该第1端子部64d的根数被形成为少于第2端子部64e的根数的结构。因此,结果导致引线块63、64的种类很多。换言之,在以前的旋转连接器80的引线块63、64中,对于每个可连接在各第1端子部64d上的外部凹型连接器,引线块63、64的整体形状需要形成能够分别与之对应的结构。因此,引线块63、64的种类很多,并且该引线块63、64的由阶梯状的一个基体构件64a和被镶嵌成型加工、根数不同的各第1端子部64d以及第2端子部64e构成的各端子64b的结构复杂,需要有分别形成该复杂的结造的引线块63、64的模具,所以有旋转连接器80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引线块的简化和通用化、并且价格便宜的旋转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连接器,设置有: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安装有第1引线块的固定侧外壳,和安装有第2引线块、可转动地装在所述固定侧外壳上的可动侧外壳,和被收容在所述固定侧外壳和所述可动侧外壳之间所形成的收容部内、并具有N根导体部、该N根导体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以及第2引线块上的挠性电缆;所述第1以及第2引线块的至少一个,由第1基体构件和第2基体构件构成,所述第1基体构件具有第1基体部和与该第1基体部构成一体的N根端子,该N根端子具有从所述第1基体部向外突出的N根第1端子部和从所述第1基体部露出的N根第2端子部,所述第2基体构件具有第2基体部和与该第2基体部构成一体的N根以下的端子,该N根以下的端子具有从所述第2基体部向外突出的N根以下的第1、第2外部端子部,在所述第1基体构件的所述N根第2端子部上,连接着所述挠性电缆的所述N根导体部的各端部,并且在所述第1基体构件的所述N根第1端子部的任意位置连接着所述第2基体构件的所述N根以下的各个第2外部端子部,所述第1外部端子部能够和外部凹型连接器端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7-27 2001-227811;JP 2001-7-5 2001-2048571.一种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安装有第1引线块的固定侧外壳,和安装有第2引线块、可转动地装在所述固定侧外壳上的可动侧外壳,和被收容在所述固定侧外壳和所述可动侧外壳之间所形成的收容部内、并具有N根导体部、该N根导体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以及第2引线块上的挠性电缆;所述第1以及第2引线块的至少一个,由第1基体构件和第2基体构件构成,所述第1基体构件具有第1基体部和与该第1基体部构成一体的N根端子,该N根端子具有从所述第1基体部向外突出的N根第1端子部和从所述第1基体部露出的N根第2端子部,所述第2基体构件具有第2基体部和与该第2基体部构成一体的N根以下的端子,该N根以下的端子具有从所述第2基体部向外突出的N根以下的第1、第2外部端子部,在所述第1基体构件的所述N根第2端子部上,连接着所述挠性电缆的所述N根导体部的各端部,并且在所述第1基体构件的所述N根第1端子部的任意位置连接着所述第2基体构件的所述N根以下的各个第2外部端子部,所述第1外部端子部能够和外部凹型连接器端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基体构件的所述N根第1端子部,在与所述挠性电缆的导体部的导出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上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将第2基体构件的第2外部端子部的前端配置在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基体构件的所述第1端子部以等间距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基体构件的所述第1基体部设有孔部,使所述第2端子部从所述孔部露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基体-->构件的所述第1外部端子部,由端子形状不同的至少2个端子组、即第1端子组以及第2端子组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基体构件的所述第1外部端子部由引线形成。7.一种旋转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熊贵志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