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60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导入鞘的内径选择制作压缩状态支架的管材,管材的外径与导入鞘的内径相匹配;对管材进行切割加工制成支架;将内芯轴沿支架轴向插入到支架中,对支架进行扩张并热定型;对扩张的支架进行压缩并装入导入鞘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支架收缩状态外径小、加工方式简单、减小输送摩擦力、适用于颅内血管狭窄患者使用等优点。使用等优点。使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指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CVA)会对大脑组织造成突发性损坏,通常发生在向大脑输送氧气和其它营养物的血管爆裂之时,或发生在血管被血凝块或其它颗粒物质阻塞之时,如果神经细胞缺乏足够的氧气供给,几分钟内就会死亡。接着,受这些神经细胞控制的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失去作用。由于死亡的大脑细胞无法替换,因此脑卒中造成的后果通常是永久的。
[0003]颅内动脉的管壁结构与人体其他部位的血管不同,它的动脉壁内膜层厚,有较发达的弹力膜,中层和外层壁较薄,没有弹力膜,且颅腔动脉血管极其弯曲,因此,脑动脉几乎没有搏动,颅内动脉细、长、弯曲度大,又缺乏弹性搏动,所以它不易推动和排除随血液而来的栓子,故易发生脑栓塞。同时,脑血管内膜厚、无搏动,又易导致胆固醇、甘油三脂等脂类物质沉积,使血管硬化,导致颅内血管容易出现管腔狭窄。
[0004]现行的治疗颅内血管狭窄的方式是使用球囊扩张式支架,其设计是将支架预装在球囊上,通过球囊导管将支架输送至血管病变处,球囊扩张到拟定直径后,支架依靠血管壁回缩力贴附于血管壁。
[0005]此种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为:球囊扩张式支架由于同时使用球囊和支架,因此外径大、顺应性差,不容易通过迂曲的颅内血管到达病变处。
[0006]还有一种治疗颅内血管狭窄的方式是采用自膨式支架,自膨式支架是将支架压缩于微导管内并输送到血管病变处,微导管外撤释放自膨式支架,从而贴附血管壁,其优点是柔韧性较好,有利于通过扭曲血管和钙化病变,能顺应血管壁的自然曲度,不易受压变形。
[0007]不论是球囊扩张式支架还是自膨式支架,现有常使用的支架结构为包括单元支撑体和单元连接杆,单元支撑体沿支架轴向间隔设置,单元支撑体为环状正弦波结构,相邻单元支撑体的波峰、波谷相对设置,相邻单元支撑体之间设有沿支架周向间隔设置的单元连接杆,单元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单元支撑体的波峰或波谷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单元支撑体的波谷或波峰固定连接;其中单元支撑体由单元筋杆和单元圆弧头部组成,所述单元筋杆沿着支架周向间隔设置,单元圆弧头部位于相邻的单元筋杆之间并处于正弦波的波峰和波谷,单元圆弧头部的两端分别与单元筋杆相连接。
[0008]现有技术中支架的加工方法为:选择管材,管材的尺寸稍小于支架膨胀状态的尺寸,对管材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雕刻,雕刻完成后再压缩至导入鞘中。
[0009]此种加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一是管材的尺寸选择稍小于支架膨胀状态的尺寸,管材雕刻完后再压缩,压缩的直径与导入鞘的内径尺寸不匹配,压缩后的支架外径过大,在导入鞘和导管中输送时摩擦力过大,不利于在颅内细长且迂曲的血管中推送,支架表面涂覆的药物输送损失也大;二是管材雕刻加工形成镂空网状结构,且雕刻完支架为膨胀
状态,此时支架的相邻单元筋杆之间呈较大的夹角角度,支架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支架进行收缩处理,此种加工方式使得支架在收缩后相邻的筋杆之间会呈一定的角度(如说明书附图1

4所示),导致支架在收缩状态的外径大,支架递送装置的直径也相应的大,不易通过细且迂曲的颅内动脉,无法顺畅的到达颅内病变部位;同时支架的直径大,支架在输送过程中的摩擦力大,支架表面涂覆的药物输送损失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架收缩状态外径小、加工方式简单、减小输送摩擦力、适用于颅内血管狭窄患者使用的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导入鞘的内径选择制作压缩状态支架的管材,管材的外径与导入鞘的内径相匹配;步骤S2:对管材进行切割加工制成支架;步骤S3:将内芯轴沿支架轴向插入到支架中,对支架进行扩张并热定型;步骤S4:对扩张的支架进行压缩并装入导入鞘中;此种方式选择的管材外径即为支架在导入鞘和微导管中压缩状态的外径,管材切割完成,后续支架扩张后再压缩,支架压缩状态仍能保持外径与导入鞘和微导管内径相匹配,便于支架在导入鞘和微导管中移动,减小输送摩擦力。
[0012]本专利技术步骤S2中,管材切割加工制成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单元筋杆平行设置,切割加工制成的支架单元筋杆平行设置,此状态即为支架压缩的状态,切割加工方便,且保证在相同筋宽的条件下,支架在导入鞘或微导管中整体外径最小,相应的递送装置的外径也能降低到最小,以使支架可以轻松通过细且迂曲的颅内动脉,保证能将支架顺利送达病变部位,同时可以减少支架在输送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少药物涂层的损失,保证药物涂层在迂曲微导管的输送过程中不发生脱落,既保证有足够量的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又避免了因药物涂层脱落而导致的栓塞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保证颅内再狭窄的治疗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步骤S3中,可选用与支架膨胀状态内径尺寸相匹配的内芯轴对支架进行扩张。
[0014]本专利技术步骤S3中,也可选用不同直径的内芯轴对支架进行逐级扩张。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内芯轴的直径为1mm~8mm。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支架采用金属材质时,所述内芯轴选用金属材质,所述支架采用非金属材质时,所述内芯轴选用金属或非金属材质。
[0017]本专利技术步骤S3中,支架进行扩张并热定型后,对支架进行电化学抛光。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单元筋杆的宽度为20μm~150μm。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支架表面涂覆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细胞抑制性药物和药物载体。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细胞抑制性药物可选用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肝素、水蛭素、前列环素、阿昔单抗、地塞米松、糠酸莫米松、双磷酸盐脂质体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药物载体可选用聚乳酸及其衍生物、聚乳酸

羟基乙酸、磷酸胆碱、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共聚物、聚丙烯酸酯、丙交酯与天冬氨酸衍生物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偏二氟乙烯

六氟丙烯、Parylene C、BioLinx聚合物、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此种加工方式选择的管材外径即为支架在导入鞘和微导管中压缩状态的外径,管材切割完成,后续支架扩张后再压缩,支架压缩状态仍能保持外径与导入鞘和微导管内径相匹配,便于支架在导入鞘和微导管中移动,减小输送摩擦力;管材切割时按照预设要求将支架的相邻单元筋杆切割成平行状态,后续支架扩张后再压缩,支架压缩状态仍能保持单元筋杆的平行状态,相同筋宽条件下,以使支架压缩状态整体外径最小,便于在导入鞘和微导管中移动,且切割加工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现有技术支架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导入鞘的内径选择制作压缩状态支架的管材,管材的外径与导入鞘的内径相匹配;步骤S2:对管材进行切割加工制成支架;步骤S3:将内芯轴沿支架轴向插入到支架中,对支架进行扩张并热定型;步骤S4:对扩张的支架进行压缩并装入导入鞘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管材切割加工制成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单元筋杆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可选用与支架膨胀状态内径尺寸相匹配的内芯轴对支架进行扩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也可选用不同直径的内芯轴对支架进行逐级扩张。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轴的直径为1mm~8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颅内血管支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金属材质时,所述内芯轴选用金属材质,所述支架采用非金属材质时,所述内芯轴选用金属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彦廷张新波孔令涛王吉成
申请(专利权)人: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