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607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球囊,包括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的外表面上涂覆有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光引发剂和第一溶剂,所述第二组分包括细胞增殖抑制药物、药物载体和第二溶剂;所述细胞增殖抑制药物为雷帕霉素、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药物载体为两亲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球囊润滑性好、药物输送损失率低、生物利用率高等优点,较其他同类产品,更适用于颅内血管迂曲程度高,狭窄血管直径较小的颅内粥样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有显著疗效。有显著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药物球囊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可抑制扩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预防血管扩张后再狭窄,药物球囊在介入治疗中应用具有明显的疗效。
[0003]在球囊的表面涂覆药物涂层,通过导管将药物球囊输送至病变位置,球囊在血管内膨胀,球囊膨胀时间短,必须要保证药物涂层在球囊充气期转移至血管壁以及能够有效的将药物释放,提高对不溶于水的治疗剂的吸收;同时要保证药物球囊输送过程中药物涂层的完整性。
[0004]经检索,CN2009101341746公开了一种采用治疗剂液体制剂的局部和/或区域递送,可扩张性部件外表面附着有治疗剂液体制剂,液体制剂包含药学有效剂量的雷帕霉素、残余浓度为约1.57%重量的乙醇、量为约6.55%重量的维生素E TPGS和量为约90.51%重量的水,液体制剂包含4mg/ml至15mg/ml的雷帕霉素终溶液。
[0005]此种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一是使用了重量为90.51%的水,涂完药物的球囊需要进行加热干燥,加热时间长,球囊长时间在高温下会老化,影响球囊质量;二是球囊本体无牢固度持久的亲水性物质,在药物球囊输送过程中,伴随着TPGS和药物的损失,球囊的润滑性迅速下降,很可能无法将球囊输送至病变部位。
[0006]经检索,CN2014104566634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涂在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表面的药物涂层组合物,包括亲水性高聚物、治疗血管内壁再增生的药物、氯化钙和溶剂体系,亲水性高聚物选自聚乙烯吡咯酮(PVP),含有耦合碘的聚乙烯吡咯酮,聚乙烯醇(PVA),聚氧化乙烯(PEO)或聚乙二醇(PEG):治疗血管内壁再增生的药物选自紫杉醇或其衍生物、雷帕霉素或其衍生物、抗血凝药。
[0007]此种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一是仅使用PVP或PEG等单一组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球囊润滑性,但随着球囊在血管内移送,PVP逐渐损失,使得球囊的润滑性有所减弱;二是PVP分子量较大,在进入病变血管位置后,较大的分子量不利于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颅内血管狭窄患者使用、球囊润滑性好、药物输送损失率低、生物利用率高的药物球囊。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物球囊,包括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的外表面上涂覆有药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光引发剂和第一溶剂,所述第二组分包括细胞增殖抑制药物、药物载体和第二溶剂,所述药物载体为两亲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药物球囊根据其临床应用,决定了球囊本体要能在迂曲血管中移送至病变部位,且药物涂层需尽快被组织吸收,提高
生物利用率,但提高生物利用率同时意味着药物在往体内输送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药物损失,有的输送后所剩无几,有的输送过程中形成较大碎片,有血栓风险;第一组分的设置,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光引发剂将自身的羟基枝节到球囊本体的尼龙或者聚醚聚酰胺材料上,使原本无亲水性的球囊本体表面有一定亲水性,从而与PEG的亲水基团形成结合力,PEG分子在球囊本体表面形成类似网状结构,将亲水性更强的PVP锁在PEG网状结构中,在水环境下,PVP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最终在球囊本体表面形成了水凝膜形态,使球囊具备了润滑性,同时PVP在输送过程中损失小,确保了球囊本体在输送过程中一直能保持较高的润滑性直至病变部位,此优势在颅内血管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颅内血管相比冠脉和外周血管,颅内血管脆弱、迂曲、细长,如球囊不够润滑,很可能导致球囊无法输送到位,甚至导致血管夹层、穿孔、血管破裂,危及患者生命,第一组分的设置能够保证球囊本体在颅内可顺畅到达病变部位;第二组分的设置,两亲性高分子化合物本身具备亲水性,亲水性的头部结构PEG,可以在纳米载体表面形成亲水性外壳,亲水性外壳起着稳定纳米颗粒结构的作用,从而减少体内调理素和血浆蛋白对纳米载体的吸附作用,减少药物在体内输送过程中的损失;两亲性高分子化合物也具备亲脂性,在进入人体后,慢慢熔化形成黏性溶液,球囊本体打开后,通过其亲脂性,加上本身的粘性,带着药物,牢牢固定在靶血管中,药物充分利用,减少了血栓发生风险,也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率;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配合,两亲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亲水性基团与PVP分子和PEG的亲水基团结合,疏水基团与疏水性药物结合,使得在复杂迂曲的颅内血管中,既提升了球囊的润滑性,保证了球囊的到位能力,也提高了药物的牢固度,极大减少了药物的递送损失率。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载体可选用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

磷脂缀合物或聚氧化乙烯

磷脂缀合物等两亲性高分子化合物。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细胞增殖抑制药物为雷帕霉素、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或多种。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溶剂为无水乙醇、异丙醇、甲醇、四氢呋喃、丙酮的一种或多种,第二溶剂不加水,无需加热,自然晾干即可,且药物干燥速度快。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光引发剂三者的重量比为(2~6):(2~6):(0.5~1),此比例配方下,PVP与PEG的配合,使PVP在球囊移送过程中不会损失,球囊的润滑性好,能够满足颅内迂曲血管狭窄的治疗。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细胞增殖抑制药物与药物载体的重量比为(0.5~1):(1~6),此比例配方下,TPGS有明显的药物增溶效果,大大提高细胞增殖抑制药物的水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率。
[0015]一种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药物涂层,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光引发剂按照(2~6):(2~6):(0.5~1)的比例放入第一溶剂中,制备第一组份溶液;将细胞增殖抑制药物、药物载体按照(0.5~1):(1~6)的比例放入第二溶剂中制备第二组分溶液;步骤S2:对球囊本体充气,使球囊本体膨胀,打开球囊本体,对球囊本体的表面先涂覆第一组分,涂覆方式可采用气压喷涂、超声喷涂或者浸涂等方式,打开紫外线照射灯,
第一组分在紫外线照射下固化;步骤S3:涂覆第二组分,涂覆方式可采用气压喷涂、超声喷涂或者浸涂等方式,第二组分涂覆结束后,将带有药物涂层的球囊本体放置到真空干燥箱中固化;步骤S4:对球囊本体抽真空;步骤S5:球囊本体套入套管中;步骤S6:对涂覆有药物涂层的球囊本体、套管整体进行灭菌处理。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球囊本体涂覆药物前,先通过高压电流对高纯氧的氧分子进行离子场处理,并轰击球囊本体表面,使球囊疏水性材料嵌段聚醚

聚酰胺共聚物的高分子链上接枝O离子,使其具备一定亲水特性,以便于提高药物涂层在球囊本体表面的牢固度,减少输送过程的损失。
[0017]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球囊,包括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的外表面上涂覆有药物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光引发剂和第一溶剂,所述第二组分包括细胞增殖抑制药物、药物载体和第二溶剂,所述药物载体为两亲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载体可选用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

磷脂缀合物或聚氧化乙烯

磷脂缀合物等两亲性高分子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增殖抑制药物为雷帕霉素、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剂为无水乙醇、异丙醇、甲醇、四氢呋喃、丙酮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光引发剂三者的重量比为(2~6):(2~6):(0.5~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增殖抑制药物与药物载体的重量比为(0.5~1):(1~6)。7.一种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药物涂层,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光引发剂按照(2~6):(2~6):(0.5~1)的比例放入第一溶剂中,制备第一组份溶液;将细胞增殖抑制药物、药物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得水张新波孔令涛宋冬辉林彦廷李波王吉成
申请(专利权)人: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